历史解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时究竟看到了什么?才不进去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解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时究竟看到了什么?才不进去
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大禹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去看看(在古汉语中,三泛指多次),而是忙着治水,现在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积极发扬!
但是在积极发扬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大禹治水时为什么多次治水路过家门却不进去?
因为这和当时的历史社会情况息息相关!
当时的社会情况
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末期,虽然已经是父系氏族社会,但还保留着大量原始部落习俗,其中关于婚配的就是从妇居。

大禹当时的时代就是从妇居,为了避免近亲结婚,两个不同部落的异性之间进行通婚,男女结为配偶后,并不一起居住,而分别居住在自己的部落里,一般是男子主动去找女子恩爱,女子很少去拜访男子。

而且,这种婚姻关系很不牢固,是一女对多男,女的挑男的呢,虽然你俩成了,但是有了比你好的,人家还可以要的!而且男的也可以再找别的部落的女的!
怎么样,很乱吧?不过那个时候就是那样!
大禹到底有没有被带绿帽?
根据上述从妇居解释,被戴了!而且当时被戴绿帽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也就是涂山部落里的一名女子,但是这只是他的主妻!还有次妻的,根据从妇居,他肯定还有别的妻子,不过有主次之分罢了!
咱们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哈,大禹辛辛苦苦带领大家治水,累了一天了,正好经过妻子家门口,然后看见里面有两个人影在“打架”,
这进去吗傻子才会进去!
走吧,去找次妻去。

可能大禹运气有点背哈,在次妻这里也看见人影在“打架”。

激动的心,颤抖得手,迈开大腿就赶快走!闹心啊!
大禹治水那么多年,肯定有运气差的时候,主妻+次妻,还不碰个好几次?三次都算少的了!
史料依据
①《尚书.益稷》:“禹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
从辛日到甲日,共四天。

后比喻不顾个人利益、一心为公的精神。

大致翻译下:大禹娶涂山氏后,过了四个月(四天的话绿的太明显,而且好夸张)后,启生下来了,呱呱而泣!
②《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

大致翻译:当时大禹躲避舜的儿子,跑到了阳城!(大禹治水时慢慢有了自己的势力,可能大本营就在阳城)
舜的儿子没有舜的支持能干过大禹?没有舜的支持大禹会跑?有人说当时是禅让制,是大同社会,记得曹丕说过啥吗?他在禅让仪式上就说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汉献帝禅让给曹丕的历史,其中的猫腻我想各位都知道吧,那是禅让吗?显然不说,曹丕的这句话也是把禅让这一潜规则给曝光了!
③《史记·夏本纪》快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

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

大致翻译:大禹东巡,到了会稽就驾崩了。

把天下交给了益!三年的守丧结束后,就让位给了大禹的儿子启,益一个人隐居了。

逗呢?②中的禅让曹丕都说明白了!人都是有私心的!大禹不把大位给了自己儿子,却给了自己的身边的辅臣益!因为这个儿子不是他亲生的!
当时舜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即位,没想到被大禹给反杀了,自己最
后也被流放了!
晋国史官与分晋后魏国史官所作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此书避过秦火,至西晋时被盗墓者发掘而出)载尧舜禹故事云:舜囚尧于平阳,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又云:舜年且百岁,体衰不能行,禹强之之南方,以为巡查,实为放逐,遂死于苍梧,不得北归。

说到这里,大家有一定了解了吧?
在上古尧舜禹时期,是从妇居,戴绿帽是普遍现象。

所谓禅让,就是如同曹丕说的那样。

面对历史。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篇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