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
为突破制约饲草料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饲草料产业转型升级,现就推进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饲草料产业及良种繁育现状
饲草料产业是保障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推进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粮改饲等政策推动下,我市饲草料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X年,我市优质饲草料留床面积X万亩,其中,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X万亩,一年生牧草X万亩,青贮玉米X万亩。

可产出青干草X万吨,其中苜蓿干草X万吨;加工调制青贮饲料X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X万吨,苜蓿青贮X万吨。

随着饲草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工饲草种植对优良草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市饲草料生产年用种量超过X吨,其中,从国外进口X吨以上,约占牧草用种量的X%。

现有牧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X家,其中,X家企业具备牧草种子生产能力,年生产销售苜蓿、小黑麦、燕麦等饲草种子X吨左右,其他企业以经销区外和国外草种为主。

目前,我市饲草料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一是饲草料品种资源不足,尤其缺乏自主研发的本土饲草料新品种;二是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较弱,良种扩繁技术体系不健全;三
是良种繁育企业较少,设施设备简陋,良种生产能力低,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

四是优质饲草料标准化生产滞后,产品总量供给不足,质量不稳定,制约了品牌培育,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及技术路线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聚焦我市饲草料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组建研发专家团队,培育饲草料繁育示范企业,优化草种生产经营模式,建设高标准、可持续的现代饲草料种业基地,完善饲草料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技术体系,推动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目标
到X年,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饲草料良种繁育新机制,建设X-X个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培育X-X 个良种繁育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推广网络健全的饲草料“育繁推一体化”示范企业,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X亩以上,自主繁育优质饲草料原种X吨/年以上,有效提高我市饲草料良种自主繁育能力和覆盖面,打造优质饲草料良种区域公用品牌,初步建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性现代饲草料良种繁育体系。

(三)技术路线
选择适合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市场前景好的紫花苜蓿和小黑麦、黑麦草、燕麦草等一年生饲草品种,在适宜饲草种质特性和基本性状的制种优势区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依托实力较强、技术成熟配套的示范企业,开展良种纯种扩繁和新品种培育。

三、建设内容
(一)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根据我市不同生态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结构特品种筛选 原种引进
饲草料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苜蓿新品种培育
饲草良种扩繁 纯种扩繁 试验示范
品种审定
良种推广 建立种质资源圃
和基础选育圃 建立多元杂交圃
雄性不育系杂交
圃轮回选择
杂交组合鉴定 品系鉴定
规范栽培
点,结合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建设X个良种繁育基地(,总面积X亩。

一是确定主导品种。

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选择紫花苜蓿和一年生禾草两类饲草品种。

开展优质高产紫花苜蓿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小黑麦、燕麦、冬牧黑麦、饲用高粱等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料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

二是开展基地建设。

依托示范企业,建立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配套完善机械化作业、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开展优新品种研发,示范应用优化播种、水肥一体化、辅助授粉、生长调节剂应用等技术,提高牧草种子品质和产量。

三是加强良种推广。

依托良种繁育基地和示范企业服务网络,大力推广饲草料良种,提高我市饲草料良种覆盖面和优质饲草料生产能力。

(二)编制基地建设规划
围绕优质饲草料品种筛选、良种引进、纯种扩繁(新品种培育)、规范栽培、机械生产、种子加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编制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各基地近期和中长期良种繁育目标,分基地制定建设规划,确定重点建设内容和推进措施,确保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提升我市饲草料良种生产加工水平和装备能力。

(三)培育壮大示范企业
选择自有饲草料种植基地、前期工作基础较好、饲草料生产技术先进、推广网络健全的X家企业,开展饲草料良种机械化生产、检验检测、信息化管理等设施装备建设,集成示范优质饲草料良种引进、纯种扩繁、规范栽培、机械生产、种子加工
等标准化生产技术。

建立以示范企业为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机制,把饲草料良种研发、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和推广服务各环节紧密衔接起来,形成较完善的饲草良种商业化生产体系,增强示范企业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实力,示范带动我市饲草料良种生产加工水平和能力提升。

(四)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制定饲草料良种繁育技术标准规范,建立涵盖饲草料种子田间生产检查、收获加工监督、质量检验、标签等环节的标准化体系及优质优价体系,实行饲草料种子审定认证制度,确保饲草料种子质量、信誉和规范化。

依托现有“六盘山牧草大计算服务平台”研发基础,整合我市饲草料产业信息数据资源,研发饲草料良种及饲草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饲草料种子及草产品生产、加工、质量监测、销售全过程信息数据库,推动饲草料及其种子生产质量追溯。

(五)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依托草业协会,按照“区域公用地标品牌+示范企业商标品牌+优质饲草料基地”模式,统筹优化饲草料良种繁育、生产加工、产品营销及技术研发等产业链各环节,制定和应用统一的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工技术标准规范,加快地理标志商标、特色区域公用集体商标的申报注册,整体打造“苜蓿”或“饲草”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优质饲草料产加销融合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领导
小组,负责工作总体协调、实施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负责项目工作协调、督导检查、绩效考核等。

组建专家团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专家团队,负责制定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编制饲草料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联合攻关示范,推动落实基地建设、指导服务等。

(二)加大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粮改饲、优质高产苜蓿基地建设等政策项目,持续加大对饲草料良种繁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不断提升草种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

优化农业产业化、财政支农等扶持政策,加大对饲草料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示范、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建设、种子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积极主动争取良种选育、科技支撑、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等项目,为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配套专项工作经费。

引导有关县(区)加大对饲草料良种繁育的投入,夯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基础。

(三)创新投资和金融保险机制。

积极协调示范企业、实施县(区)与农业投资公司等企业合作,组建由金融、保险、担保等部门和机构组织的投资团队,指导实施县域投资合作团队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结合饲草料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任务要求,积极协调金融保险机构,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保险品种,研究制定金融支撑办法,采取参股入股、贷款贴息、产业基金等形式,为饲草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撑,提高示范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强化绩效考核。

围绕建设目标任务,每年X月总结梳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工作经验成效、存在问题等,形成书面材料,向汇报。

制定绩效目标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每年年底组织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及相关行业专家组成考核组,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确保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