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专题五三“蒸汽”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三“蒸汽”的力量
1.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额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解析:材料说明市场需求与生产手段的关系,市场需求的扩大要求技术的更新。
而非“殖民掠夺”“资本流动”“经济发展”引发、带动或要求工业革命。
答案:C
2.导致下图(英国城市化过程曲线)中B—C段数量激增的历史因素包括()
①农村的“圈地运动”②新型工厂制度的确立③新兴城市涌现④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从图中可知,题目是考查1800—1850年英国城市化过程加快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②③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条件,故④不正确。
答案:B
3.“1750年到1850年英国在人口增加的同时,人口中心发生移动。
总的流向是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中心的转移B.三角贸易的发展
C.殖民霸权的确立D.工业革命的推动
解析:材料信息“1750年到1850年”“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表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作为新动力打破了原先城市发展依赖河流等地域的限制,故选D。
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D
4.“自由放任主义”的原意是“让我们自己干”。
下列关于这一经济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B.它的提出与工业革命有密切的关系
C.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原则
D.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使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解析:由“自由放任主义”的原意及所学知识可知,其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故D项错误,
符合题意。
答案:D
5.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③冲击了旧思想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A.①②③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使广大亚非拉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西方的附庸;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传入这些地区,冲击了当地落后的制度、思想及习惯。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故选D。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
……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军在英国登陆。
……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材料二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
……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
……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曼彻斯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材料三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一步步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则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帝国的中心——印
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近代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分析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从制度的角度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权利法案》等信息很容易判断出是君主立宪制。
第(2)问根据材料二进行归纳,但要注意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直接概括提炼。
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第(4)问为探究题,注意从制度的角度分析。
答案:(1)君主立宪制。
(2)技术:发明水力纺纱机;管理:建立近代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3)变化:从实施贸易垄断制度转变为实施自由贸易制度。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
(4)经验: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
说明:英国正是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自由贸易制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基础巩固
1.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出现D.海外市场的扩大
解析:题干材料“种种有利力量”是指工业革命的条件,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选C。
A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制度保障;B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D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市场条件。
答案:C
2.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织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解析: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提供了便捷的动力,打破了以水力等传统动力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工厂设置集中成为可能,故选D。
答案:D
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B.机器大生产代替工场手工劳动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生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分工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市场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
由此判断,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能力提升
4.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最早推行自由贸易,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是()
A.葡萄牙B.荷兰
C.英国D.美国
解析:英国于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力倡自由主义理论。
故本题应选C项。
答案:C
5.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
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解析:注意时间是18世纪末,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马路”与交通有关,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6.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中处于最优势地位的货币是()
A.美元B.马克
A.英镑B.法郎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由“19世纪中期”这一时间可知,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因此英镑处于最优势地位。
答案:C
7.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A.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得到了传播
B.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C.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D.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D项不属于社会变革的范畴。
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B
8.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过于奢靡烦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②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③工人阶级日益贫困④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伴随着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的推广,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封建贵族逐渐衰落,体现等级的贵族服装被舍弃,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服饰流行,故②④正确;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表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故①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工人的生活状况,故排除③。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现代社会,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之凑合。
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
材料二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
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
14 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英国史实,“商业革命、政治革命”分别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工业革命前”“英国”,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回答;第二小问则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作答。
第(2)问可结合1851年英国举办世博会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回答。
答案:(1)“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取得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政治革命”是指1688年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关系: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
科技上: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科技发明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