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时教案教授孩子如何使用比较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时教案教授孩子如何使
用比较符号!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时的教案,这是一节关于使用比较符号的课程。
我将教授孩子如何使用比较符号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概念。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比较符号大于、小于和等于的含义。
2.能够正确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数字比较。
3.利用比较符号描述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引发问题)
1)老师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小。
2)老师用两个牙膏分别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思考牙膏的大小与数字关系。
2、呈现新课
1)让学生看一组数字9和6。
2)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使用比较符号来描述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3)老师出示大于、小于、等于标志,让学生猜测它们代表什么意思。
4)老师分别对比较符号的含义进行解释,带有多组数字供学生理解和运用。
5)老师出示几组数字,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比较它们的大小。
3、练习
1)老师出示一个数字9,然后询问学生比9大的数字有哪些。
2)老师出示一组数字3和6,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老师出示两组数字,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4、拓展
1)让学生自己编几个数字,进行大小比较。
2)让学生将一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3)提供一些复杂的比较符号问题,例如:数学课上有30个学生,英语课上有26个学生,数学课比英语课多几个学生?
三、操作规范
1、只有数字才能进行比较。
2、当两个数字相等时,使用“=” 来表示。
3、当一个数字比另一个大时,使用“>” 来表示。
4、当一个数字比另一个小时,使用“<” 来表示。
四、结语
在本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使用比较符号的概念和技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这些知识。
使用比较符号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在数学中更是重要的概念。
希望大家能够练习和应用这些知识,让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