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乌石镇桃源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6,22(11)黄山区乌石镇桃源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探讨
肖琼
(安徽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该文介绍了黄山区乌石镇桃源现代林业示范区的建设条件、总体规划与布局、建设标准和要求。

关键词:示范区;功能分区;建设标准;黄山区乌石镇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11-0110-03
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消耗,单靠资源数量增长已不能满足林业产值的提升需要,必须依靠科技发展现代林业,通过提质增效来提高林业产值。

而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对保护和开发林业生态价值、产业价值,合理开发区内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示范区建设条件
1.1基础条件
1.1.1项目建设所在区(县)的条件
1.1.1.1自然地理条件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位于东经117°50′~118°21′,北纬30°00′~30°32′,东接旌德、绩溪,东南与徽州区毗邻,西连石台、青阳,西南与休宁、黟县交界,东北同泾县相依,东西宽约51.75km,南北长达57.83km。

全区土地总面积16.41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
2.85万hm2,有林地面积11.78万hm2,其中太平湖水域面积0.88万hm2,茶叶面积0.41万hm2,森林覆盖率75.4%,闻名世界的黄山坐落境内。

黄山区生态体系良好,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区,是安徽省重点林区和中国名茶之乡,是全国十大名茶“太平猴魁”的唯一产地和“黄山毛峰”的主产地。

1.1.1.2资源条件黄山区属常绿阔叶林区,天然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较为明显,自下而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局部地区有山地草甸分布。

原生自然植被大部分被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所代替,仅南部的陡悬式中山区尚存一些原始阔叶林或高山草甸。

境内地形复杂,物种资源丰富,有乔、灌树种112科900余种,野生花卉6类183种,中药材1476种,以及众多的野生动物。

黄山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太平猴魁、黄山毛峰、新明魁尖”等名优特茶。

境内青山碧水、密林俏树、茶香飘溢。

1.1.1.3土壤条件黄山区土壤有8个土类,11个亚类,41个土属,67个土种,南部及东部的中山山地,以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粗骨土、石质土为主;山区北部、西部低山丘陵及甘棠至仙源盆地的盆缘丘陵、盆内岗地以黄红
壤、石灰土以及部分粗骨土为主;甘棠盆地以及零星分布
面积不等的山间盆地,河谷盆地以潮土、新积土为主。

1.1.1.4气候条件黄山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等特点。

夏季酷热,冬季较为严寒,年平均气温
在15.5℃,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3.5℃。

年均日照时数1700h,年均降雨量1564mm,年蒸发量1200mm,平均相对湿度78%,全年无霜期226d左右。

1.1.1.5社会经济条件黄山区下辖14个乡镇、1个街道社区,84个行政村(居),9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5万户,总人口16.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万人。

2010年,茶业总产值
2.7亿元,全区茶农人均收入5000元。

黄山区从事茶业的林农数6.2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数的47.0%。

1.1.2项目建设所在乡镇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1.1.
2.1乌石镇示范项目区主要所在地乌石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位于黄山区西部,太平湖上游,东与太平湖镇、焦村镇接壤,南邻黟县宏潭乡,西、北接石台县七都镇、六都乡。

乌石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
和,雨量充沛。

年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9.6℃,气温
年际变化稳定,年平均气温为17.5℃,全年无霜期在225d
以上。

年降水量1567.7mm,春季低温阴雨天较多,降水
多在3—4月份,一季降水占全年的32%;夏季高温多雨,
尤其是梅雨季节,降水集中,易发洪涝。

镇境风向多为偏
北风,春、秋、冬季多刮干冷偏北风;夏季常受太平洋台风
影响,多刮东南风。

2014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7元,比上年增长1055元;实现财政收入1804.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招商引资1.382亿元。

1.1.
2.2黄山公益林场黄山公益林场位于安徽黄山市
作者简介:肖琼(1982—),女,湖南新化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等工作。

收稿日期:2016-05-18 110
22卷11期
黄山区东南部。

地理位置为东径118°14′~118°21′,北纬32°4′~32°10′。

东与安徽绩溪县、旌德县毗邻,南与歙县、徽州区接壤,与汤口、谭家桥二镇相连,西望黄山诸峰。

林场东西长11.5km,南北宽11km。

经营面积0.35万hm2。

黄山公益林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1500mm 左右,雨量集中,以春夏多,秋冬少,年蒸发量1120mm,相对湿度80%以上,无霜期220d,年日照时数1752.7h,占天然时数40%。

1.2有利条件
1.2.1自然生态环境乌石镇是黄山区西部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集田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有林山场20000hm2,农田和茶园分别为660余hm2。

境内既有重峦叠嶂、茂林竹海、飞瀑流泉、云蒸霞蔚之神秀,又有阡陌纵横、牛羊相逐、湖帆点点、渔歌唱晚之恬适,一派世外桃源般田园风光。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空气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是安徽省名优茶出口基地和黄山市的有机茶之镇,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名优茶出口基地”、“黄山市有机茶之乡”等称号。

大坪基地(事权归黄山公益林场)所在地谭家桥镇生态绝佳、环境优美。

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达76%,镇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年稳定在15000~ 20000个/cm3,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数十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谭家桥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

盛产木竹、粮油、茶叶、中药材,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的原产地。

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四不象”和珍稀树种银杏、红豆杉。

主要矿产有石煤、石灰石、纳长石及金、银、钨矿等。

1.2.2基础设施示范区所在区政府驻地甘棠镇距省城合肥市254km,距市府屯溪110km,距黄山北大门19km,距太平湖18km,距九华山南门40km。

乌石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有汤高路、船杨环湖公路、乌夏环湖公路、乌长路、茶六路、桃宏路等。

距铜黄高速太平湖站5km,2000年实施的县乡公路(桃和油路),形成了太平湖—宏村—西递黄金旅游线要道,2007年,完成了乌夏公路长2.6km和徐村路宽3.5m的道路硬化工程。

2014年4月开工建设西外环路,总投资100万元,道路长800m、宽7m。

黄山公益林场距黄山区城区33km,距黄山南大门25km。

205国道穿场而过。

场内林区公路3条共35km,分别是留东道、118道和南山道,均与国道相连。

其中118道已于2014年初实现全路段硬化改造。

已经建成的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在谭家桥设有出口,距场部仅5km;计划建设的扬州—绩溪—黄山高速穿场而过,交通十分方便。

1.2.3政策环境目前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十分重视林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

我省正处于创建生态强省的热潮中,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强省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为园区的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另外,2006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基础上,要求各地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1.2.4技术资源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进行研究合作,并通过前期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储备。

公司桃源基地(乌石镇)是目前太平猴魁唯一一个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拥有黄山太平猴魁首家高山茶叶物联网应用系统、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茶树重要虫害智能诊断和预测系统。

公司建立了柿大茶新品种母穗园,拥有柿大茶最核心的基因密码,掌握了无性系繁育等系列茶苗繁育技术,并培育出一批优良的柿大茶品系。

2总体规划与布局
2.1指导思想按照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总体要求,运用现代林业理念,以改善生态、增加优质林产品有效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兼顾和充分发挥林业多种效益,形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具有现代林业基本特征和社会示范效应的生产经营基地。

2.2规划原则规划原则:遵循资源禀赋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2.3功能定位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赋予林业五大功能,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

根据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立本示范区三大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产业发展功能、示范推广功能。

(1)生态保护功能:现代林业示范区,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履行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2)产业发展功能:现代林业示范区的本质是经济实体,林产品生产是其基本功能。

充分开发本示范区优势林地资源、特色珍贵树种资源,生产特色生态产品和有机绿色产品,以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提高的消费需要。

显著提升区域林产品竞争力。

(3)示
肖琼黄山区乌石镇桃源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探讨111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6,22(11)
范推广功能:引进示范现代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
并加以推广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林业新
技术、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技术新、产出
高、效益好的现代林业示范的好样板,为林农对现代林业
的认识和当地区域林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
范作用。

2.4总体布局(1)功能分区:规划根据用地现状条件与规划建设目标及空间结构,将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乌石
镇桃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分为四大分区:林茶复合经
营示范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示范区、杉木用材林经营示范
区、优质茶叶经营示范区。

(2)分区建设规划①林茶复合
经营示范区:本功能区位于朱家垅基地,面积165.6hm2。

该基地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以林茶复合经营为主要功
能。

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现有林分资源,保护了当地生态
环境,又发展了茶叶产业。

②水源涵养林保护示范区:本
功能区位于黄连坑基地和佘溪河两岸基地,面积363.7hm2,主要功能是通过封山育林,提高水源涵养林在水土保持、水源调节、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的能力,
实现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

③杉木用材林经营示范区:
本区位于国林坑基地,面积148.4hm2。

主要功能是培育
优质的杉木大径材。

④优质茶叶经营示范区:本区位于
黄山茶林场大坪基地,面积15.33hm2。

充分利用基地优
越的自然资源和公司独特的制茶工艺,生产优质的太平
猴魁茶。

3建设标准和要求
水源涵养林保护示范区主要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
使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使森林生态得到保护。

杉木用材林经营示范区通过抚育、间伐的方式,培育优质的大径阶杉木材。

林分成熟前进行2~3次抚育间伐,使林木成熟时每hm2蓄积量达225m3以上。

优质茶叶经营示范区按照现代林业经济林的建设标准,通过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使茶叶产值高于全省同类产品均值的20%以上。

林茶复合经营示范区综合利用林间资源,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林下种植茶叶。

依托“六百里”品牌和公司现有市场,通过对茶叶深加工,使得单位面积产值高于全省同类平均水平的30%以上。

4展望
黄山区乌石镇桃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以林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与服务为手段,以产业效益提升为重点,通过示范区的成功建设,不仅可促进黄山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优化现代林业产业结构,而且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科技意识和水平,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认定标准.林计[2015]38号.[EB/OL].[2015-06-25].http:///zfgw/ AHSLYTWJ//116792.shtml.
(责编:张长青)
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开展文明礼貌服务、旅游知识竞赛活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创造最佳的旅游环境。

2.5加强生态环境和旅游风景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景区自然景观、森林景观、历史遗迹,对各类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重点在林相、季相、林分层次、林缘、林冠线等森林整体结构的景观效果上作文章。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管理,防止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禁止游客进入未开发区域,确保生态环境资源不受破坏。

对未开发区域,抓紧编制项目开发规划,充分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待相关评估结果出来后,再进行开工建设。

3结语
本文采用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四个方面对公园旅游开发可行性进行剖析,并据此建立SWOT矩阵图,提出发展建议。

因此开发者应抓住当前机遇,克服自身劣势,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和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在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严格执行开发保护规划,减少不当建设对自然生态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公园后续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实现公园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SWOT分析模型[EB/OL].2015-05-12. http:///link?url=FTMpCGN3XhfkoEK9SQDnRy_ B121WD1tzODQf8XOgCv3z8o4tNyZprZRFqRSgqgsa2T1FavBcv UnqoQRTC8_U-a.
[2]陈基泗.建宁县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福建).2015(2):46-49.
[3]张盼盼,李云.云南省峨山县生态民俗旅游发展的SW OT分析与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3):59-62.
[4]彭后生.万罗山森林公园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森林资源管理,2013(6):35-39.
[5]杜娟.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营销策略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商管理,2010(8).
[6]程燕,牟新利,骆永菊.“一村一品”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以三峡库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7):655-657.
(责编:吴祚云)
(上接109页)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