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在
儿童从自然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
迈进”。
家庭教育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走向和素质的高低。
在儿童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窄、教育方法偏颇、教育内容片面、教育行为偏差等现象。
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家庭教育的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
家庭教育的引导,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
同时,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
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
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
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下面我
将从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提高家庭教育
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可行策略来探讨的这个重要的话题。
首先,我认为家庭教育有以下特点:
(1)启蒙性: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起初的幼儿处在一个探索的感知阶段,对
任何事情都感到很好奇,都想一探究竟,而且凡事都爱问一个问什么。
此时的父母,就必
须把孩子好奇的、感兴趣的事物给孩子讲清楚、说明白,切勿敷衍孩子、不懂装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引导。
(2)生活性:寓教育于生活之中,生活各
种小细节都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这时候父母就必须特别重视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对
孩子的影响,及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自
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一丝不苟:孩子的行为似乎是一些具体的小事,但任何小事都与孩子的发展有关。
家长应该更多地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加理论知识,对孩子进行精心的照顾和
教育。
他们不能粗心大意。
(4)亲密性: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长,父母应该时刻注意孩子安全依恋的建立,这
对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父母应该多对孩子表示关心、体贴,多和
孩子在一起,增强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5)权威:亲子关系、孩子在生活中对父母的依赖,以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
地位,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但父母不能依赖自己对孩子的权威,任意操纵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孩子。
他们应该遵循孩子内在发展的规律。
(6)复杂性:复杂性首先是指家长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任务,还要通过教育,使幼
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其次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
在成长变化中,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并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以上家庭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负
有重大责任。
此外,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做新时代的家长。
其次,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期待孩子的成功和女人的成功”的迫切希望下,尽管中国大多数家庭非常重视子
女的教育,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他们的教育价值却很狭隘。
他们只关注
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名和能否上学,而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导致教
育方法的缺失单一教育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在儿童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对家庭教育的误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的开发,在
外面不惜重金疯狂的为孩子报各种智力开发班,完全不顾孩子身心的发展以及是否符合孩
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孩子“苦不堪言”,不但孩子的智力得不到正常而充足的发展,而
且使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没养成,导致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各种能力过不了关,阻碍了孩子的
全面发展。
(2)教育方法的偏差和不准确:
1、用自己补偿心代替平常心,有些父母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或对孩子没进行过多的照顾,导致他们对孩子有一种补偿的心理,对于孩子的要求各种满足,一呼百应。
导致孩子
养成专横跋扈的性格,且面对挫折不知怎么应对,甚至不敢面
是的,心理非常脆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保持
一颗平凡的心,这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2、用自己的反常心代替孩子的正常心,比如父母平时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
比较,总挑孩子的缺点和短处,让孩子抬不起头,总感觉低人一等,不管干什么事都没信心,缺乏自信。
其实父母应该多看看孩子的长处,多对孩子进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
孩子,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和肯定。
这样,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事就会有信心,敢于做事,敢于尝试。
3.用虚荣取代责任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总是为孩子的优秀表现感到高兴,孩子一
失败就批评孩子,这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
此外,在长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会变得顺从、不果断,并且缺乏明确的目标。
同时,父母有时会吹嘘孩子的“优点”,这会慢慢让孩子
在父母的影响下变得非常冲动、傲慢,无法正确理解自己。
因此,作为一名家长,我认为
我们应该有责任感,而不是虚荣和比较的心态。
4、用惧怕心代替我们的保护心,许多父母把自我保护的能力给孩子,往往养成一种“捧在手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理,从来不让孩子得到应有的锻炼,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孩子的独立性差,适应能力不强,而且让孩子缺乏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父母应该保持一颗正常的保护心,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得到应有的锻炼,不要替孩子包办所有事情,使孩子在锻炼中拥有强壮的羽翼,翱翔蓝天。
(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如今,许多家庭教育中都存在教育单薄的现象。
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孩子独立能力和勤俭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一些家长不重视向孩子灌输更高的社会道德和行为准则,如关爱他人和社会、关爱环境和自然、关爱集体和服务,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爱和团队精神,这对孩子的社会发展极为不利。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最后,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可行策略
(1)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养育观念,树立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社会发展。
思想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父母不同的教育观念主导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家长必须有发展的教育观念,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和欣赏孩子,促进孩子的社会发展。
同时,家长应加强个人沟通,以民主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孩子们不仅应该服从父母的命令。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
家长的社会化的程度也会影响孩子社会化的发展,父母必须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榜样模范作用,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注意日常行为,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的家庭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培养出德育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孩子。
(3)扩大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
在儿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突破传统重视智力教育的局限性,把身体、美、劳动和技术的训练纳入家庭教育的范畴。
尽可能提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需的家庭物质条件。
同时,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不断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完善的,那么这对于孩子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一大遗憾。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只要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亲子观,才会充分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