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一战争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情况
● 五代十国割据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十分残暴贪婪,政治黑暗,而且各政权之间也不时出现战争。
● 南唐虽然是南方政权里较为强大的,但是李璟即位后,改变父亲李昪保守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对 外用兵,消灭皆因继承人争位而内乱的马楚及闽国。李璟生活奢侈无度,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 生,怨声载道。李璟秉性庸懦,爱好文学,比较喜欢阿谀奉承。“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其子李煜即位后,南唐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 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 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
● 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 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 南汉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残暴。南汉历代君主都好大喜功,营建的宫殿建筑穷极奢华,金银耗费 数难计,即可见其产量的惊人。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 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南汉赋税之重,非常令人吃惊。各州皆有专门 的收税机构一制置务,“江湖及池潭破塘聚鱼之处,皆纳官钱,猪、羊、鹅、鹿、鱼、果并外场 镇课利,岁收铜钱一千七十贯”。不但税种名目繁多,各地收税标准亦不同。南汉后期,旧将先 前多因谗言而被杀,宗室亦遭翦除殆尽,掌兵权的只有宦官而已;楼船战舰、武器盔甲全部腐朽。
战争起因
●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北宋王朝。为实现统一, 太祖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 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 造统一局面。遂于建隆三年(962年)九月,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选 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战争
● 北汉地瘠民贫、国小财乏,大多数官吏贪污公款、勒索百姓,国内很少有廉洁奉公的官员。再加 上北汉建立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统治者强征十七岁以上男子为兵;又滥征赋税以输贡辽, 人民被迫逃亡以避战乱和苛敛。 河东十二州在盛唐时有二十七万九千一百余户,到北汉灭亡时在 籍仅三万五千二百余户,为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时南北各地仍由五代残余割据政权所控制:荆南高保勖据有江汉三州;周行逢占据湖南 十四州;后蜀孟昶据有两川、汉中四十五州;南汉刘鋹据有岭南六十州;南唐李璟据有江南十九州;吴越钱 俶占据两浙十三州;北汉刘钧占据河东十二州。此外,尚有契丹(辽)、与宋并立。分裂割据的局面,阻碍 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使北宋王朝的安全受到威胁。
● 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常愤广明(唐僖宗年号)以来中国日蹙”,“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因 此,在条件成熟时,就开始统一活动。 [30] 他采取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的“先易后难”的主 张,即:先攻下江南(南唐)、岭南(南汉),再取巴蜀(后蜀),其后是辽国的燕云之地,最 后是河东(北汉),并以此制定统一大计。 [6] 后来赵匡胤“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 与周世宗的统一策略就是一脉相承的。
● 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军乘胜进攻西县,击溃蜀军,擒韩保正、李进等,继越三泉(今宁强西北阳平关),直趋嘉川 (今四川旺苍嘉川镇),俘杀甚众。韩、李余部为阻宋军南进,烧断栈道,退保葭萌(今剑阁东北)。时王昭远、赵崇韬 率军据守利州城及其以北的大、小漫天寨诸要点,阻击宋军。利州在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地形险峻,是入蜀的咽喉要 地。王全斌鉴于栈道断绝,难以直进。 [48] 命崔彦进率兵一部抢修栈道,进克小漫天寨;自率主力由嘉川东南的罗川狭径 迂回南进。两路军于深度(小漫天寨南嘉陵江渡口)会师,并夺占桥梁。旋又分兵三路夹攻大漫天寨,大败蜀军精锐,俘 义州刺史王审超等。王昭远、赵崇韬率兵出战,三战皆败,遂于桔柏津(今广元西南嘉陵江渡口)渡江,焚浮桥,退保剑 门。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宋军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 普安,四川剑阁)。
●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从此,到960年宋朝建立 的53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为 五代。 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南方和北方的 山西也形成很多割据政权,其中统治时间较长的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 汉,作为这一时期地方割据政权的代表,称为十国,并与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个小皇朝,连称为五代十国。 [5] 该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 唐末农民起义摧毁了唐王朝的统治,藩镇们展开了兼并战争,导致地区性的统一,为大统一创造 了条件。其次,割据者为了巩固统治,在其辖区进行恢复与发展生产,因此各地的经济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最后,割据者的长期兼并战争削弱了各自的力量,有利于 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加以契丹贵族的经常南下骚扰,民心思定,要求统一,故出现了统一趋势。
● 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当时处于传统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中原地区,已由出身低微 的郭威代汉建立后周王朝。郭威及其继承者为了巩固统治,接受前朝尤其是后汉用人不当实施暴 政而速亡的教训,搜罗人才对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 [30] 这些改革,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和 统治,又使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还提高了军队的素质与战斗力,即“士卒精强, 近代,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韶关东南)下, 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
●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 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灭亡南汉
●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宋太 祖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
● 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 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临贺,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广州),以 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 占领贺州。
北宋统一战争简介
北宋统一战争
● 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 一战争。
●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 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 定后蜀孟昶(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970年);曹 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975年);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投降归顺 (978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刘继元(979年)。
● 吴越钱氏一直实行封中原为正朔的政策,在十国中,吴越国是比较安定的地区。但人性怯弱, “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钱)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卵榖,必家至而日取”,人 不胜其苦。
● 后蜀利用中原动乱割据一方为君,君臣竞相奢侈。以至于所用溺器(夜壶),皆以七宝装饰。由 于身体逐渐发胖,孟昶外出时不能骑马,而是乘坐步辇,垂以重帘,环结香囊,香闻数里,人不 能识其面。由于蜀中久安,宗室贵戚,达官子弟,宴乐成风,以至于有人长到三十岁,竟不识稻 麦之苗。加以“增置军旅,用度不足”; 又委政于不学无术和素不知兵的“世禄之子”,王昭远、 韩保正等,上下离心。
● 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柴荣派兵西征后蜀,接连收复前朝丢失的秦(今甘肃秦安北)、阶 (今甘肃武都东南)、成(今甘肃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北)四州之地。 [39] 显德二年 (955年)至显德五年(958年)间,三度亲征南唐,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就参加过对南唐的作战, 将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尽皆夺取,并迫使南唐臣服。 [40] 至柴荣在位晚期,后周的疆域已扩展到 长江沿线,统一趋势已渐成。
● 东路宋军方面,乾德二年(964年)十二月下旬,刘光义率东路军,入三峡,连破三会(今四川巫山东北)、 巫山等寨,杀蜀将南光海等,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歼水、步军1.2万余人,夺战舰 200余艘,乘胜向夔 州急进。夔州为巴东之咽吭,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炮,防御甚严。刘光义军进至 浮桥东30里处,为避实击虚,舍舟登陆,夺取浮桥,水陆配合,一举攻破蜀军防线。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 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固守。监军武守谦不从,率所部千余人贸然出战,大败而归。宋马军都指 挥使张廷翰率军追击,突入城内。高彦俦力战失败自焚。宋军占领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遂 (今四川万县市、开县、忠县、遂宁)等州,直逼成都。
● 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古代中国,但也基本统一古代中国。二次讨伐辽国失败,幽云十六州和辽西、 辽东还在契丹手中。党项李继迁及其后代后来控制了夏州、灵州、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夏。交州 建立的交趾国,也只是成为宋朝的藩属国,即越南的独立。
中原割据
●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 无复烟火”的局面。 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 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
● 荆南(南平)最小,只占三州,民贫国弱,“控弦之士不过三万”,即使“年谷虽登夕民困于暴 敛,其势日不暇给。”高保勖又极恣淫,“好营造台榭,穷土木之功,军民咸怨。”
● 由此可见,割据者的政权都已腐朽,上下离心,而中原政权已在改革中国势日强,统一的条件已 经成熟,所以出现了周世宗的统一活动。
统一趋势
战争经过
● 袭占荆湖
●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 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
●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 潭州(治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武陵,湖南常德)。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北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 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南,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 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
●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孟昶闻王昭远等败,惊惧之余,遂命素不习武的太子孟玄喆为元帅,率甲兵万 余,增援后蜀的重要屏障剑门。时宋北路军已占剑州(今剑阁)以北的益光(今广元西南昭化镇)。王全斌 知剑门天险,不易强攻,命史延德率兵一部,经城东南来苏小径迂回至剑门南,自率主力从正面进攻。王昭 远闻宋军将至,仅以偏将守剑门,自率主力退保汉源坡(今剑门东南)。宋军前后夹击,速克剑门,并趋汉 源坡。王昭远惊惧,战守无方。赵崇韬布阵迎战,战败被俘,损兵万余。王昭远亦被宋追兵俘获。正月十九 日,后主孟昶见大势已去,举城降,后蜀亡。
攻灭后蜀
●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宋太祖获后蜀 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 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梁泉,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 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 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 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绵谷,四川广元)、剑门(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