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研究(Ⅰ)编者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存在根本缺陷的中国古代 , 天灾不 敌人祸 , 天灾 的背后 往
往隐藏着 巨大的人祸. 没有制 约 的权 力一定导致腐败 , 腐 败
到极 致一 定 是 天 下大 乱 , 天 下 大乱 常 常导 致 淮 河 流 域 兵 连 祸
结, 而战火最容易摧毁 城镇 . 这是简单 明确 的因果链. 可见, 人类作孽才是淮河流域城镇体系不够发育的根本原因.
泛淮 , 人 工 运 河 多被 破 坏 . 如上所 述 , 黄 河 泛 淮 的 原 因 之 一 也是战争.
轴线 南北 “ 拉锯” , 城镇很 容易在战火 中破坏. 第三 , 中国历 史的太平 时期 既短且少. 战乱一旦发生 , 常常在淮河流域作
战. 由于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分分合合 的循环往复 , 淮河流域
[ 3 ] 陈彦光. 中国历史 的地理枢纽 : 中国地缘政治格局成因和影 响的历史分析[ J ] . 信 阳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1 , 2 4( 1 ) : 8 5 - 9 5 . [ 4 ] 陈彦光 , 刘继生. 中心地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 的相似性分析 : 关于人一地对称关系 的一个理论探 讨 [ J ] . 地理科 学进 展 , 2 0 0 1 , 2 0 ( 1 ) :
B: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 2 0 0 6, 3 3 ( 3 ) : 3 4 5 - 3 6 4 .
[ 6] 陈彦光. 分形城市系统 : 标度 、 对称和空间复杂性 [ M]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2 0 0 8 . [ 7] C h e n Y G.A n a l o g i e s b e t w e e n u r b a n h i e r a r c h i e s a n d r i v e r n e t w o r s: k ra f c t a l s , s y mm e t r y , a n d s e f l - o r g a n z i e d c r i t i c a l i t y [ J ] .C h a o s ,S o l i t o n s&
F r a c t a l s , 2 0 0 9, 4 0 ( 4 ) :1 7 6 6 — 1 7 7 8 .
[ 8 ] 刘继生 , 陈彦光.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 系分布 的关系探讨 [ J ] . 地理科学 , 2 0 0 3, 2 3 ( 6 ): 7 1 3 - 7 2 0 . [ 9] 周一 星, 张莉.改革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 区[ J ] . 地理学报 , 2 0 0 3 , 5 8 ( 2 ) : 2 7 1 - 2 8 4 . [ 1 0] 叶大年. 地理与对称[ M] . 上海 : 上海科技教育 出版社 , 2 0 0 0 . [ 1 1 ] 叶大年 , 赫伟 , 李哲 , 等. 城市对称分布与中国城市化趋势[ M] . 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2 0 1 1 . [ 1 2 ] 竺可桢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 的初步研究[ J ] . 考古学报, 1 9 7 2, 1 ( 1 ) : 1 5 — 3 8 . [ 1 3 ] 郭沫若 . 中国史稿地图集 [ M] . 北京 : 地图出版社 , 1 9 8 5 .
参考 文献 :
[ 1 ] 王义民 , 李文田, 尹航. 流域与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J ] . 信 阳师范学院学报 : 自 然科学版 , 2 0 1 3 , 2 6 ( 2 ) : 2 5 0 - 2 5 3 . [ 2 ] 王义 民, 高军波 , 颜俊. 论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 [ J ] . 信阳师范学 院学报 : 自 然科学版 , 2 0 1 3 , 2 6 ( 2 ) : 2 5 4 - 2 5 8 .
第2 6卷
第2 期
信 阳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h t t p : / / j o u ma 1 . x y t c . e d u . c n
2 0 1 3年 4月
民族凝聚起来了. 淮河水系 曾经出现过很多运河 , 这表明人 类一直在试 图开发 、 利 用淮河 流域. 然而 , 成 果分 为两 个 方 面 : 一是 发现 , 二 是
解 释. 他们的发现很有趣 、 很有学术 价值 . 但是 , 他们 的解释 本 文作者不尽赞 同. 如果说 王义 民等 对淮河 流域城镇 发育 滞缓 的解释是天灾论 , 则本文坚持可谓是人祸论 . 现在将本 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 第一 , 淮河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 线. 由于淮河南北差 异较 大 , 古代常常将其作 为行政 区划 的 边界 , 而不是区域开发 的腹 地. 第二 , 淮河 水系在 中 国军事 上具有 重要 的战略地位 . 无论 古代 的东西 之争还 是南北 之 争, 都可能扫荡淮河流域. 特别 是南北 之争 , 常常 以淮河 为
8 1 - 8 8.
[ 5] C h e nYG, Z h o uYX. R e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c e n t r a l p l a c e n e t w o r k s u s i n gi d e a s f r o mf ra c t a l s a n d s e l f - o r g a n i z e d c r i t i c a l i t y [ J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P l a n n i n g
的城镇体系就如同古希腊神话 中 的西 西弗斯 ( S i s y p h u s ) 的 石头 , 还没有推到 山顶就 轰然滚下 . 第四, 黄 河泛淮 引发 的 天灾对城镇发 育有负面影响. 但是 , 黄河 人淮的灾难不少与 战争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黄河夺 淮与城 镇败坏 之间 与 其说是因果关系 , 毋宁说 是共 同反 应—— 它们共 同的潜伏 变量 ( 1 u r k i n g v a i r a b l e ) 之一 是战争 . 如 果没有 战乱 , 即便 黄 河泛淮, 人类也有能力进行治理和开发利用. 总之 , 在制度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