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故事 :刘胡兰 雷锋 严师出高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师出高徒
我认为在严师的教导下,学生才能成才。

古往今来,许多伟人不都是严师教出来的?严师不会是徒有虚名的。

严而有方,再顽劣的学生也会象孙猴子一样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严师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很严格。

在严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也一定懂得怎样管好自己,最终成为一名"高徒"。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对于这句名言,我有深刻的体会。

我在读初一时,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要求十分严格的人。

上课时,他从未跟我们谈笑,我也从未看见他笑过。

每一次测验,不过关的同学要找他补习。

我有一次测验就不过关,放学按例去找他补习。

等到我把所有题目弄懂,天已经黑透了,我一边哭着回家,一边埋怨老师。

但期终考的一道难题正是要运用老师教我的原理来解答的题目。

那时,我真的很感激老师,如果不是老师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我90多分的成绩!有人会认为,老师这么严格对我,是否失去了爱呢?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老师的严格中包含了爱,正因为爱我们才要严格教导我们,你说呢?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导致许多学生性格固执,脾气急躁。

如果没有严格的老师,又怎能把这些同学培养成才呢?当今社会,"严师出高徒"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了。

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有时老师不严格要求我,我也好像不想去做。

虽然老师有时是"残忍"了一点,但我们又是否想过我们的老师呢?他们为了我们能学得更好,经常备课
到深夜,为了教育学生呕心沥血无私付出。

没有老师的严格管理和教导我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乱撞、乱飞。

因此我认为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有根据.
综合以上的观点,本人认为:严师是出高徒的.因为好老师必能感染差学生,让他们学好习,令好学生好上加好,否则就不是严师了.
例子1:一次,孟子的学生乐正子到齐国,因为没有马上安顿好,未能当天去看孟子。

第二天乐正子去见孟子时,孟子很不高兴,劈头就说:“你也想到来看我吗?”乐正子感到语气不对,也不知怎么回事,忙问:“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孟子并不直接回答,转而问道:“你到齐国几天了?”乐正子老老实实地答道:“昨天已到。

”孟子听后便极为不快地说:“既如此,那么我刚才说那样的话又有什么可怪?”乐正子这才明白孟子生气的原因是自己抵达齐国后没有立即去看望他,于是赶紧解释,昨天没有及时到老师那里,是因为住所尚未落实好。

孟子一点也没有放松,继续责问:“你难道听说过,一定要住所找好了才来求见长辈吗?”乐正子只好向孟子认错。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的态度始终咄咄逼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师道尊严的维护,显然压倒了对学生的宽厚和关心。

确实,就人格形象而言,孟子可敬的一面似乎超过了可亲的一面。

孟子在对待不同观点时,常常火药味很浓,其论战的态度往往妨
碍了彼此的理解与沟通;好辩表现在政治生活中,很容易变成强词夺理。

在燕国是否可伐这一问题上,孟子之辩,便有这种意味。

齐国大臣沈同曾私下问孟子:“燕国内乱,是否可以讨伐?”孟子回答:“可以。

”原因是燕国之君子哙不该随便把君位让给燕国之相子之。

后来齐国果真讨伐燕国。

当时有人问孟子:“先生曾劝齐国伐燕国,是否有这回事?”孟子答道:“并无此事,当初沈同问我:‘燕国可以征讨齐国吗?’我回答:‘可以。

’如果他再问我:‘谁可以伐燕国?’我就将回答:‘只有代表天意的人才可以伐燕国。

’既如此,怎么能说我劝齐伐燕?”这种辩解在逻辑上固然无懈可击,但却很难使人心悦诚服,它使孟子的哲学家形象同时又带上了某种辩士的风格。

例子2:甘蝇是古时候的一位射箭能手。

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飞翔着的飞鸟,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

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他的老师甘蝇,真是名师出高徒。

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

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可真叫严啦!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纪昌表示: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

于是,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他妻子织布时不停地踩动着的踏脚板。

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着飞卫老师对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飞卫表示过的决心。

要想学到真功夫,成为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就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

这样坚持练了两年,从不间断;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

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去了。

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哩。

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

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选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

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

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

纪昌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

他继续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

三年过去了,眼中看着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渐渐地变大了,大得彷佛像车轮一样大小了。

纪昌再看其它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

于是,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彷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

这时,纪昌才深深体会到要学到真实本领非下苦功夫不可。

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很为纪昌高兴,
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并还用手拍着胸脯,走过去向纪昌表示祝贺说:「你成功了。

对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
论点:真正的严师,对学生“严而有格”。

也就是在思想品质培养方面要有明确的标准;在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端正,学习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中不良习惯的纠正;是非善恶、美丑好坏之间,老师的判断应该具有鲜明性。

因此,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能为摧残学生身心健康而严。

这种原则就是成就高徒的前提条件。

真正的严师,对学生是“严而有方”。

众所周知,处于学生时代的教育对象心理结构尚不健全,认识事物还不是很周密。

这就需要教师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

它要求教师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当,符合学生的实际,避免简单和粗暴,也避免简单地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学生的健康。

只要方法得当,高徒定能造就。

真正的严师,对学生必须“严而有恒”。

“恒”,首先就是要求老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仔细批改每一本作业,精心辅导好每一节自习。

其次教师在学校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一般来说,教师自身正与不正,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恪守学校纪律,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和高尚情操,为学生做出表率。

有这样的严师,学生的素质也不会低。

教育部部长周济前不久强调说,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严格管理,严师出高徒,这件事情一点都不能含糊。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严而有度、有恒地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徒”。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

”古语也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

师者的人格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位严师,师者严矣,该惩戒的必须惩戒,才有高徒可出。

虞世南是初唐时的大书法家,唐太宗夸奖他说:“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精通其中一种,就可以成为名臣,而虞世南却兼备五者之长。

”褚遂良拜虞世南为师学书法。

有名师指点,再加上个人的努力,褚遂良进步很快。

有不少人吹捧他,他自己也沾沾自喜。

有一天,他问虞世南:“我的字能否与智永前辈相比?”虞世南说:“智永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退笔成冢(zhǒng),只有他的祖先王羲之才能与他相比。

”褚遂良又去问魏征,魏征写给他十六个大字:“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扬己之长,克己之短。

”褚遂良深受教益,回去后埋头苦练书法,终于成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

纪昌学射箭
严师出高徒,严酷的竞争出强悍的狼群、战马和民族。

严师出高徒,重道得真谛。

我方认为,“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赋予它新的内涵。

我们可不能拿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发展变化的事物。

如果对方辩友还把严师定位在板着面孔、独断专行、有错不改、简单粗暴这
一类上面,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我们所说的严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严中有宽,宽中有乐,乐而不乱。

严中有慈,慈中有爱,爱而不宠。

审势度量,严的有理,严中有道,道有道规。

它不仅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更包含有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肃的教学态度。

它要求教师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中有爱、严中有己。

这才是我们所说的严师。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

对学生真正的爱,很大程度体现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上。

严格,不同于严厉。

严厉,动辄板着脸孔训斥,这种简单的做法不会带来良好的效果。

严而有格。

此“格”,就是一定的原则,既要给学生指出方向,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严师的出现与疏导会转变学生中的不良习气,终使“浪子回头”步入正轨。

而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严格的教风酿就优良的学风,端正的学风又感化了有差错的学生,使他们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严师以其“规矩”之严格,方法之得当,一定能造就高徒。

教师对学生的严,无论是优生还是劣生,对他们学习中的问题,严格而不是轻易而过,对他们性格中的问题严肃而不纵容,那么,学生也必定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形成严谨的作风,严密的思维,严肃的人格。

这样的严师当然能够造就全面进步的高徒。

蔡振华严格治军,成就了刘国梁、孔令辉、马林、王励勤等一批世界冠军;徐沛东的严格要求科学的引导,锤炼出了汪正正那荡气回肠的《超越梦想》;苏步青等老师的严格训练,造就了数学家谷超豪;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使莫泊桑为我们留下了不朽名著《羊脂球》。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题目叫《刘胡兰》。

刘胡兰小小年纪,就当了共产党员。

有一次,敌人把她的村子包围起来了,刘胡兰被抓了起来,可她一点也不惊慌,而是很镇定。

当她被讯问的时候,她一个字也不说,于是讯问的人沉不住气了,便一直说共产党的坏话,就是想让刘胡兰不再为共产党做事,想让她把共产党机密的事情都说出来。

可刘胡兰却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为共产党干到底。

”敌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这么厉害,被激怒了。

便用枪先杀了几个人,让刘胡兰害怕,以为这样刘胡兰就会自白了。

可刘胡兰见了,一点也不怕,还说“怕死不是共产党。

”当她死前还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就这样,她从容地走向铡刀,被敌人杀害了。

1947年春天,毛泽东主席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虽然死了,她的灵魂感动了中国。

把每个中国人民心中的一把火给点燃了,而且永远不会被扑灭。

因为这把火是用烈士的鲜血烧起来的。

是烈士的年轻生命换来的。

同学们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不能让那些战士的鲜血白流。

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强盛而努力把!
雷锋叔叔的小故事
难忘的伤痕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

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

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

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立志参军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

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

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学生时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

一九五六年夏天,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的一致好评。

他帮助落后的同学,爱护集体的粮食,并与坏份子做斗争,受到学校老师、同学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走上工作岗位
一九五六年九月,雷锋在乡政府做通信员,十一月,年满十六岁的雷锋被推荐到
望成县委做公务员。

一九五七年,雷锋光荣地年经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锋来到困山湖农场当了一个拖拉机手。

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锋来到鞍钢做了一名C-80推土机手。

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锋来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辽阳日报>>报道了雷锋抢救水泥的事,赞扬他舍己为人的事迹.
雷锋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参加人民解放军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 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雷锋所在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开饭时,他主动给大伙读报,宣传党的政策:休息时,他教大家唱歌,雷锋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无此的温暖,由于他身小臂力弱,开始练投手榴弹时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练习,十几天后,他终于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实弹学习中得到了优秀
雷锋事迹
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善于挤和钻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

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

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

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

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

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雷锋语录
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③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④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⑤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老师总结:同学们,雷锋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雷锋其实哪儿也没去,就在我们的身边。

时代的改变或许会令雷锋精神的表现形式有了改变,实际上,雷锋精神的内涵—)—奉献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被千千万万的人所学习与继承,以美而纯洁的心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与美,通过这次队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希望同学们也像雷锋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