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的目标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中学的历史教学目标,多是强调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受到教育。也就是说,比较重视的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在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学者不断深入思考学校历史教学的任务,探讨如何全面地编订历史教学的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历史学科的任务与功能,特别是要考虑到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述,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与理解;历史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发展地看待人类社会的过去与现在,掌握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方法。
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出学科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也反映出学科教育在学校的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体现学科的教育功能和特点,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亦是如此。
因而现在的历史教学目标在编制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习历史,其真正的意义并不是在于使他们只是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不应该只是让他们学会重复老师或课本对历史的叙述,而是要透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而且逐步学会怎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如何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探究和思考的经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即使是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也应该是在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方法。
2.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学校历史教育的目标中,无疑是要含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因素的,这方面的教育必然要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使教育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的目标中,不仅是要强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等,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有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我们既然很强调历史学科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就应该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非常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就是要求教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在新编订的历史教学大纲中,就特别提出了历史学科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3.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近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己经取得了共识的。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在历史教学大纲的编订。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历史考试的试题编制等各个方面上,现在都很注重培养能力的问题,近年来还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目标的研究上,也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1)在研究教育者的目标与学习者的目标方面,还是比较侧重在前者上,即从教育的角度上研究教学目标,要多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的研究,而针对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的,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制定。(2)目标编制的理性上的思考要多于实践上的思考,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该细化一些。此外,对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没有列入目标编制的视野,这都是需要加强研究的。(3)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系统、结构、层次上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于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也还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所要达到的标准,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科能力,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去深入进行研究。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往往是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科书为中心”,即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多是侧重在教师教书本知识的方法。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则较为忽视,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进行学习。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学者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倡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历史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透过对人类过去的了解,生成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对历史的解释,发展历史的思维能力,掌握认识历史和认识社会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考的展开、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目前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注重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究,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注重在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和对历史的理解。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提倡使学生感受、认识和探究历史,而不是被动地去记诵历史。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模拟、角色扮演等。运用以史料研习为主的方法,也受到学生的欢迎。此外,教学参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模拟考古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虽然传统的讲授方法仍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也要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僵化和遏制学生的思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师在努力探索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组织开展学生的研习活动。这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选定与历史内容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搜集和整理材料、讨论、调查等各种活动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研究课题。
当然,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是马上就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落后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