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2课件 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第六页,共17页。
本课小结 思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为什么思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克终概寡
引出警告 反面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7
第七页,共17页。
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怎么
第二段

凡能百够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深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
殷忧,必重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通物“震;”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监督,傲物则 骨肉为威吓行路。虽董之苟以且免法严于刑 刑,振之以威
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应该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
宜深慎。
哪儿 疑问代词 养生的东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
8
第八页,共17页。
积累词语
•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载舟覆舟
9
第九页,共17页。
第二课时
• 赏析第三自然段 • 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 • 文言知识积累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15
第十五页,共17页。
读准字音
求木之长( zhǎng )者 必浚( jùn )其泉源 虑壅( yōng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 xié ),则思正身以黜( chù )恶 文武并用,垂拱( góng )而治
16
第十六页,共17页。
谢谢大家
2023/5/15
10
第十页,共17页。
第三段
引起喜好的
兴建
诚能见适可可 止而欲,东则西思知足以自戒;将有虚 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居危于…,…之则下思谦冲而自牧; 养
惧以满为堵蒙蔽塞盈度,;则忧思懈江怠海,则下思百慎川始;而乐敬盘游终,;则虑思壅慎终三蔽,驱端正
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奖赏身不以当 黜恶; 恩所加斥退,奸人恶则小思无因喜以谬赏刑;罚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选而拔 滥刑。总因为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
生产计划部
第十七页,共17页。
13
第十三页,共17页。
思 本课小结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什么思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克终概寡
引出警告 反面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正面
思些什么 提出十思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14
第十四页,共17页。
整体思路 思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2 做到“十思”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12
第十二页,共17页。
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思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考 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 知人善任。
题 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 治。
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恩勇惠 者竭其力, 撒播
仁者播其惠,信职者责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11
第十一页,共17页。
简析:
•1 提出“十思”的内容: 戒奢侈 (第1、2条)
戒骄傲(第3、4条)
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4
第四页,共17页。
思考题: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
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
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5
第五页,共17页。
a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______善__始_者__实__繁__,克__终_者__盖__寡_______ b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
志”的不同心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能_否__恭__俭_下__人__是_事__业__成_败__的__关键
c 用古人的论述以_水__和__舟__ 的关系比作 _民__和_君_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高中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2课件 苏教版必 修3
15.05.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17页。
第一段
动词,
使……稳固
臣闻求木之长者疏通,必固其根本;欲流
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
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
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 下愚,动持知词 ,,掌其主 握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
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
流长也。
2
第二页,共17页。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 比 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排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3
第三页,共1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