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o理论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so理论的发展历程
Coso理论是指由美国国家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望远镜》(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所提出的一套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框架。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

1985年,AICPA成立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开始研究并制定企
业内部控制标准。

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审计、会计、企业和学术界的专家。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后,他们于1992年发
布了第一版的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第一版的Coso框架主要强调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基本组
成要素。

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种由机构内部建立和维持的
过程,旨在提供合理保证,确保日常活动达到企业的目标”。

同时,该框架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划分为操作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信息目标四个方面。

然而,第一版的Coso框架主要强调了理论层面和概念层面的
内容,而没有提供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指引和方法。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Coso继续研究,并于2013年发布了更新
版的Coso框架。

这一版的框架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更全面和细
致的阐述,划分为17个内部控制原则和五个组织性效能标准。

与第一版相比,更新版的Coso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为“由整体过程,包含战略性以及运营性的目标、组织结构和表现以及人员和系统的一组活动所组成的过程”。

此外,更新版还强
调了企业文化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Coso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1985年至1992年期间,Coso委员会制定了第一版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强调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基本要素。

第二个阶段是在2013年,他们发布了更新版的框架,更新了内部控制原则和组织性效能标准,并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和风险评估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