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七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第七章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七章
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方法
识记:
1、说理法: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恶善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
2、仿效法: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仿效,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
3、应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
4、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惩罚对改变行为有一定作用。
领会:
1、为什么惩罚应少用、慎用?
(1)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
(2)惩罚会削弱甚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2、运用惩罚时应注意的几点:
(1)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以便使儿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从而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2)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