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速度的加快,文言文的学习逐渐成为现在学生的学习难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欣赏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同时强调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

关键词:欣赏传承积累
(一)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
引导学生对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一是要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美。

文言典籍里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元曲的婉转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

同时许多文言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仗、押韵、排比、对偶等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让本来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洋洋洒洒,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充满了音律美;文言世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能让人心旷神怡,徜徉于文言世界,我们可以欣赏小石潭的清冷、幽静,可以留恋滕王阁的明丽、旷远,可以感受芙蕖的脱俗、清新。

二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

传统文化广博浩繁,文学有《诗经》,思想有《论语》、《孟子》,军事有《孙子兵法》,医学有《本草纲目》,地理有《梦溪笔谈》,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文言文可以说是通向古代世界的一把钥匙,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掌握了它,就可以进
入另一个融合各种丰富知识的世界,大大开阔视野,提高素质。

三是要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思想的厚重,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其教育作用和美学价值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豪迈等等,这些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也正是通过文言文这个载体代代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至今依然激励和感染着我们。

这些文化精髓弘扬了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我们得以顺利发展的保障,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

(二)教师要注意现代生活的语言环境对文言文学习的影响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至今已近百年,国际形势、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信息来源大众化和全球化,社会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在此背景下,文言文这种古代通用的书面语,仿佛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已很少能被完整的掌握。

由于文言文文体结构和现代文有较大区别,文言文简约,一些字词晦涩难懂,以及文言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离我们很遥远等原因,使得现代人学习、阅读、理解文言文较为困难。

特别是喧嚣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也严重地影响了当今的语言文字,广大青少年学习文言文的环境越来越不利。

一方面,青少年深受各种语言的影响,诸如“洋语言”、“网络语言”、“商业语言”;另一方面,还受各种外来文化包括“快餐文
化”、“肥皂剧”等的冲击和影响,青少年学习并传承文言文化正经历严峻考验。

(三)强调学习过程中,归纳和积累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典型句式及重点词类,在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文言文教学中古汉语知识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言文知识比较多且比较琐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比较容易遗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其阅读分析能力也越强。

凡是在写作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强,文字优美,行文流畅,结构严谨的学生,都很重视文言文的积累。

掌握典型句式的特点,掌握了重点字词义项及活动情况,并通过课内课外的阅读积累,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和提高。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扩大阅读的范围,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文言文着作,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文言和文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文言文的心理
学生之所以会有畏难心理,一是古代的语言、生活、思想等与现代社会有较大差距,时代隔阂令学生难以用惯常思维理解;二是现代汉语基础薄弱,缺乏参考信息;三是怕苦易躁,学习意志力差,用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推卸责任;四是学习方法呆板机械,不懂得化难为易;五是教师教学脱离实际,流于形式。

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尽心,学生用心,文言文就不难学。

调整的重
心应该放在教学内容的化难为易上,教师可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如巩固基础、联系古今法、对比古今法、歌谣口诀法等来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开心。

(一)调整应付心理。

学生之所以会有应付心理,一是有些学生本来就是被动学习,被逼上“梁山”,各科功课都不愿意学,更何况“艰涩”的文言文呢;二是认为文言文脱离现实,没有实际意义,学习难度太大,但慑于老师的权威,于是消极对抗;三是教师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文言文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应付心理的形成在于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强,所以调整的重心应该放在目标教育和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过程的监控上,教师应该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使用图片、视频来加强感性认识;使用讲故事、辩论赛等活跃课堂气氛。

作者简介:王玲玲,1974年7月15日,本科,中教一级,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