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
在描绘自然美中揭示社会美,创造生活美。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赏鉴jiàn靸鞋sǎ发怵chù
B.应和hè云汀tīng冰碴chá秫秸shú
C.黄晕yùn掺杂chān冰砚yàn潮汕shàn
D.撑伞zhǎng恍惚hū老窖jiào模子mú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
(2分)
繁花嫩叶草长鹰飞飞沙走石无所不在
有名无实抖擞精神呼朋认伴月光朦胧
千里冰封清风流水蒙眬欲睡力大无穷
花支招展乍暖还寒歌声嘹亮海水汹涌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
(杨柳风指的是春风)
B.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
(溺爱:十分喜爱)
D.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
(不行:这里“不行”表示程度极深,有“不得了”的意思。
)
5.下列搭配不当的一组是()(2分)
A.《春》——朱自清——散文家——《背影》
B.《听潮》——王鲁彦——现代作家——《梦之谷》
C.《春风》——林斤澜——作家——《山里红》
D.《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作家——《落日》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2分)
A.《春》是以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来抒发对春的赞美之情。
B.《听潮》中表现了作者喜欢怒潮的壮美,不喜欢退潮时的平静。
C.《春风》中作者虽然写了北国春风的种种不好但表达的却是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
D.萧乾在《老北京的小胡同》中以怀念北京的小胡同为情感线索,描绘了北京小胡同的风物人情。
7.2006午5月,北京市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4分)
(l)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不超过20字)(2分)(2)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3分)
8.阅读下面材料,参照示例,为殷顺民写一段颁奖词。
(4分)
殷顺民,男,60岁,浙江省荣军(荣军,荣誉军人的简称)医院休养区护理员。
自1971年5月参加工作以来,他把当好一名荣军男护理员作为一辈子的理想与追求,日复一日地为瘫痪的荣军洗脸刷牙,喂饭送水,翻身擦澡,端屎倒尿,不怕脏,不怕累,一干就是35年。
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位去世的荣军临终时都是由殷顺民来陪伴着走完最后人生的。
2005年,殷顺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颁奖词:▲
示例: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21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掀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9.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甲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和“像花针”相照应。
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
10.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例即可)(4分)
11.甲段从视觉角度写雨运用一些表现色彩的词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5分)
12.“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词“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4分)
13.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4分)
甲段:
乙段: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19分)
飞瀑激流
我国名山大川中,瀑布很多,它们沿着各种不同形状的悬崖峭壁,奔流倾泻,千姿百态,变幻奇丽,即使用“银龙飞舞”“匹练垂空”等语句,也没法描绘出瀑布的壮丽景色。
瀑布形成的原因很多: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升降,造成陡岩,河流流经这里,形成瀑布;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湖水从缺口溢出,也会形成瀑布;火山喷出的岩浆,阻塞河道,造成湖泊,湖水壅高泻出,同样会形成瀑布;石灰岩地区的暗河从山崖间涌出,也会形成瀑布;……总之,瀑布是地表不断变化的结果。
贵州白水河上的黄果树附近,由于地层断陷而形成了九级瀑布,其中以黄果树瀑布最为雄伟壮观。
黄果树瀑布从二十多米宽、六十多米高的断崖上倾泻而下,汹涌澎湃,跌落在三面环山的“犀牛潭”中。
洪峰到来时,宽阔的水帘,流量每秒可达两千立方米,拍石击水,发出巨响,似劈雷,又像山崩,惊心动魄。
瀑布激起的水沫和浪花,冲天而起,四处飞溅,可达五六十米高,在夕阳照耀下,常常出现一条或两条彩虹,在如云似烟的浪花映托下,仿佛一座彩桥飞架在茫茫的云海上。
白头山山顶天池,池北有个缺口。
湖水溢出时,在悬崖上跌落六十八米,浪花四溅,水声如雷。
有趣的是,天池冬天封冻时,湖水仍旧以潜流流出,瀑布照样高悬,正是:“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起万缕烟。
”
我国黑龙江的镜泊湖上有个吊水楼瀑布,是火山喷出的熔岩,堵塞河道,积水成湖,湖水溢出而形成的。
广西西北部的卡达山和冷水山是石灰岩广布的溶蚀峰丛谷地。
那里有条地下河,在高原下流过,到卡达山突然从石洞中奔腾泻出,流到冷水山,绵延十多公里,沿路经过许多崖壁,组成七十二级大小瀑布,其中以冷水山瀑布最为壮观。
它宽几十米,高一百多米,分成三股:左边的一股瀑布沿峭壁飞泻,气势磅礴;右边的一股,从洞中倾吐出来,飞落潭面,水汽腾升,似烟若雾;中间的一股,飞瀑直下十多米后,突然向外抛落。
这个瀑布飘逸雄奇,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璀璨的七色长虹。
河北平原通往晋中盆地的娘子关,绵河右岸有好多泉水出露,最大的是“水帘洞泉”。
这里地处太行山的背斜,在近代地质史上,是个抬升区,绵河长期下切,形成峡谷。
水帘洞泉东临峡谷,泉水越出池岸外溢,凌空下泻,形成落差四十米的瀑布飞泉。
长江以南、鄱阳湖西岸,庐山平地崛起,山水相映,风景秀丽。
庐山是断块上升的山地,周围断层很多,形成许多陡崖和峡谷,多清泉和飞瀑。
著名的瀑布有开先瀑、三叠泉、黄龙潭、乌龙潭、石门涧、玉帘泉等。
开先瀑布从泉口泻出,分成两股,东股在崖口喷散,细流仿佛一缕缕的马尾,它们汇合后继续下注,跌落进青王峡深潭。
三叠泉瀑布高三百米,分三级跌水,瀑布下是悬崖深谷,十分峻险。
众多的瀑布装扮着祖国的河山,使景色更加壮丽。
(作者:姚大均选自《趣文选读·地理篇》,有删改)
14.把下面瀑布及其对应的形成原因用直线连起来。
(4分)
冷水山瀑布火山口积水成湖,湖水从缺口溢出
天池瀑布岩浆堵河成湖,湖水壅高溢出
吊水楼瀑布地壳运动造成陡坡形成瀑布
三叠泉瀑布石灰岩地区的暗河从山崖间涌出
15.概括黄果树瀑布在洪水期的景观特点,选出其中三个,用富有文学色彩的四字短语描述。
(4分)
16.文中第2段的省略号表示,除了已介绍的几种瀑布成因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阅读上文有关“水帘洞泉”的段落及下面材料,经归纳后,试再为文章补写一个原因。
(5分)
浙江山区多名瀑。
雁荡山大龙湫瀑布、小龙湫瀑布灵幻多变,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雁荡山瀑布形成的原因时认为,“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17.依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想像,对庐山“三叠泉”瀑布的壮美景象作一个100字以内的具体描绘。
(提示:不能照抄文中描写其他瀑布的语句,必须根据“三叠泉”的特点展开描写。
)(6分)
14.冷水山瀑布——石灰岩地区的暗河从山崖间涌出;白头山天池瀑布——火山口积水成湖,湖水从缺口溢出;镜泊湖吊水楼瀑布——火山喷发的岩浆堵河成湖,湖水壅高溢出;三叠泉瀑布——地壳运动造成陡坡形成瀑布。
三、写作(40分)
18.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500字左右。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略
2.D
解析:“撑”应读作“chēng”。
3.莺引轻枝
4.C
解析:“溺爱”的意思是过分地喜爱。
5.B
解析:《梦之谷》是萧乾写的长篇小说。
6.B
解析:“从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一样的美。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二者都喜欢。
7.(1)答案示例:①妈妈,您辛苦了;②世上只有妈妈好;③母亲,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④谁,报得三春晖。
(2)德·亚米契斯《爰的教育》;傅雷《侮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爰的思考》。
解析:可以从作品内容、人物身份、教育方式等方面阐述推荐理由,具体略。
8.答案示例: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和事业,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祟高和伟大。
不求名,不为利,荣军的需要成了他工作的理由。
三十五年如一日,谱写了男护理员工作的华丽篇章。
在他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阅读理解
(一)9.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
A项“别恼”一词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并不是要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
10.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密密地斜织着。
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柳枝横着飞;尘土四下里走。
解析:本题考查对间接描写的理解。
间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是指作者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来。
11.甲段运用的词语是:绿、青、黄。
乙段中运用
的词语是:箭头,瀑布。
解析:本题考查对两篇文章描写语言的生动性的理解。
甲段是从视觉角度写雨,为使语言生动作者运用了一些表现色彩的词语;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的
解析:要扣住“水势大”“声音响”“浪花高”三个特点,意思对即可。
16.答题要点:由于岩石硬软不同,软的地方容易被冲蚀,硬的地方冲蚀得慢,在软、硬交界处,高低相差很大,也会形成瀑布。
解析:只要答到“因水流冲刷下切造成地表高低落差从而形成瀑布”的意思即可。
17.没有标准答案。
解析:要求,突出“三叠泉”高、险的特点,如能恰当引用一些古诗句,则更佳(尽管李白《望庐山瀑布》描写的是秀峰瀑布,但完全适合“三叠泉”的特点)。
想像丰富、符合特点、语言流畅。
如整段直接抄录原文中的语句,不得分。
三、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