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天下货币》里对于用离岸人民币去破解美元的方案,我觉得是可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天下货币》里对于用离岸人民币去破解美元的方案,我
觉得是可行的
编者按
这是一位金融实战派的肺腑之言。
一个在金融市场的刀光剑影中厮杀出来的人,也许更能体会霞姐的金融思路。
用作者的话说,这样的思路更适合交易员可进可退的安全底线。
“国家金融改革,主管部门为什么总是喜欢听专家的,为什么从来不问一问我们这群在金融市场上真正见过腥风血雨的人的意见呢?”
作者的灵魂之问应该代表了很多金融从业者的心声。
不晓得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面对这样的质问作何感想。
其实霞姐挑战翟教授,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翟教授的主张代表了经济学界最危险的一种思想: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学美元,变成美元式的“一币两用”,即: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自由流通,也就是开放资本项下可兑换。
这样人民币也变成“摇钱树”了,中国就富了。
中国真走这条路,人民币不会成为美元,中国不会变富,而会一夜变成土耳其!
这位作者四次爆仓,可能最懂霞姐讲的金融安全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自毁长城,拆掉了金融防火墙,将会万劫不复!
这位资深金融从业者给金融从业群体分类画了一幅速写,可能会刷新您的三观,让您有不一样的收获。
风铃
2022年12月5日
以下是作者原文
《天下货币》里对于用离岸人民币去破解美元的方案,我觉得是可行的
lluvia
【本文来自《回应一下马霞女士的货币观点和知识结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终于在观察者网看到有人谈论《天下货币》!
我希望观网的朋友们,至少先读一读再来评价!
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是陈平老师做了序的!
我觉得我这类从事金融市场交易的人可能更适合发表一些评论!这本书我读完了,但内容其实我也没有完全理解透!
因为这篇文章里对书里的内容一个字也不提!又或者,故意不说!
我觉得翟老师只看了视频,《天下货币》这本书肯定没读!
《天下货币》这本书里对于用离岸人民币去破解美元的方案,我觉得是可行的!
而且是符合国家金融安全的!
我其实很想听一下有些专家回答三个关键的问题:
1、你们认为的美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2、为什么一定要开放资本项下可兑换,把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界限打破,如果出现资本大量流失,你们怎么解决?
(金融市场上变化很快,监管往往是滞后的,我不相信完全靠监管能保护得了国家资产!)
3、《天下货币》中破解美元的方案是将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分开运行,在岸人民币市场不开放,用离岸人民币去破解美元,而且给出了完整的路演,能不能评价一下方案?
这三个问题极其关键,能不能做个视频,至少写一篇文章给大家解释清楚!
请别随便骂人,至少《天下货币》这本书是写出了看法的,还给出了明确可行的方案!
至少我觉得比人民币国际化靠谱!
我自己大学是金融专业的,也在银行和期货公司都工作过!现在单干了,边交易边旅行!我以前就在上海,上期所边上大楼里工作!
看到这篇文章,我确实忍不住了!
今天说一些我知道的金融行业里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
除了管理的,大概有三类人,一类是学院派,一类是拿工资的,还有一类是技术派!
学院派的人只是搞理论研究!其实不做投资,说理论头头是道,永远辩不过他们!
拿工资的人,期货公司或者证劵公司等等这些公司里的客户经理,分析师,包括他们的主管都是!
我在期货公司的时候,有一天,有个客户打电话过来问我们的副总有没有什么自动交易软件有效!然后,副总问我的上司:“我们公司哪款产品是赚钱的?”这句话我至今都记得。
特别说一群人,写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师,这群人就是靠笔头子吃饭的,和记者一样,可能还不如记者,因为他们特别喜欢相互抄!
我记得当时公司里的有个投资分析师,北航研究生毕业,最喜欢抄的就是一个叫DailyFX的网站上的分析文章,有时候连图片都一起复制!
他一手都不敢操作,当时我的一个同事和他聊天的时候,“一手,就下一手玩玩嘛!”
他低着头,说了句:“不敢!”
然后,第二天他给客户开讲座教他们怎么投资!
呵呵,知道我们技术圈的人怎么称呼他们的吗?——“做慈善的!”
过了一个月我就辞职了!理由就三个字:看不起!
特别说一下风险投资公司,这里要求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而且
某种程度上,对金融知识要求没那么高,最重要的是对投资的那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
所以,在大学,金融专业其实更适合作为第二专业!
第三类就是玩技术的,以前大部分人都是高职、专科,现在肯定大学生多了,研究生也不稀奇了!我本科,工作的时候学历算是不低了!
我们这群人是玩刀子的!可能我还好一点,毕竟大学里还学过点专业知识!算是和学术圈的那些人还能聊几句!但说实话,经济学、投资学,做交易的时候,真的没用!我经历过四次爆仓了!
我一直有个疑问?
国家金融改革,主管部门为什么总是喜欢听专家的,为什么从来不问一问我们这群在金融市场上真正见过腥风血雨的人的意见呢?
中国金融市场上真正的交易高手,其实在金融机构里的比较少!大部分分散在其他行业里,或者企业里也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别墅区里!
中国其实交易高手有很多,但是没有聚集起来!
还有,“民科”,呵呵,这个我想怼一下!我说一点媒体上看不到的,就是我们这群玩技术的圈子里,私底下给那些学院派取了一个外号——“哈士奇”!
呵呵,不信去打听,肯定有人知道!
我解释一下,华尔街不是有句话——“从草变成羊,从羊变成狼!”
华尔街之狼嘛!
哈士奇呢?它是学狼叫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