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春季学期学情监测
五年级语文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困窘(jiǒng)计谋(móu)旖旎(nǐ)弦乐(xuán)
B. 镌刻(juàn)顽劣(liè)泥浆(jiāng)撩动(liáo)
C. 点缀(zhuì)爱憎(zèng)玷污(diàn)眺望(tiào)
D. 造诣(yì)山坞(wù)窈窕(tiǎo)山涧(jiàn)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的读音。
A.弦乐(xuán)——xián;
B.镌刻(juàn)——juān;
C.爱憎(zèng)——zēng;
故选D。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桅杆船梢瞎闹肃然起敬
B. 屏障熟练付庸一声不吭
C. 接触操纵轰然一饮而尽
D. 引荐慈祥榜样手急眼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船梢——船艄;
B.付庸——附庸;
D.手急眼快——手疾眼快。
故选C。
3. 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稚子金盆脱晓冰(金盆:一般指铜盆)
B. 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古代常指玉石)
C. 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被遗忘、抛弃的老百姓)
D.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系解析。
C.遗民泪尽胡尘里,此句的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
其中“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而不是被遗忘、抛弃的老百姓的意思。
故选C。
4. 下面是戏剧中的对话,对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郎中:我见榜文说官府急招懂药理之人,就急奔县城而来,不知县衙怎么走?
货郎:走到前面那家客舍,然后左拐直行,在第二个路口就能看到了。
A. 郎中:中医医生
B. 榜文:贴在墙上公布成绩的榜单
C. 客舍:旅馆
D. 货郎: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B.“榜文”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而不是贴在墙上公布成绩的榜单。
在古代,榜文通常用于发布各种告示、通知、招募信息等。
故选B。
5. 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狼牙山五壮士是顶天立地的抗日大英雄。
B. 爷爷生日那天,我们兄妹几个序齿排班给他祝寿。
C. 妈妈做菜时,总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 他说话从来不绕弯子,而是直奔主题,真是“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歇后语的使用。
A.“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用在狼牙山五壮士身上,表现他们的英勇和伟大,是恰
当的。
B.“序齿排班”指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排列,在爷爷生日时,兄妹几个以此方式给他祝寿,符合语境,是
恰当的。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是一个歇后语,意思是事先打了招呼或有了约定。
但在这个句子
的
中,妈妈做菜时与“有言在先”并没有直接关联,使用这个歇后语不太合适。
D.“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句子中说他说话直奔主题,用这个歇后语来形
容是恰当的。
故选C。
6.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到语段中,正确的一项是()
卵石,沐浴在溪水中,___________:鲜花,盛开在田野中,_____________;浮萍,浮生在池塘里,___________;圆月,倒映在湖水里,___________。
①岁月恒久,失去了自己的棱角②随水飘荡,享尽了一生的洒脱
③微风乍起,碰碎了摇曳的月影④时光短暂,奉献了自己的芬芳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结合“卵石,沐浴在溪水中”可知,卵石经过溪水长时间的冲刷,会失去棱角。
故第一个空应选①;结合“鲜花”可想到花朵释放出的“芬芳”。
故第二个空应选④;结合“浮生在池塘里”可想到浮萍“随水飘荡”。
故第三个空应选②;结合“圆月,倒映在湖水里”可想到水中形成的“月影”。
故第四个空应选③。
因此本题句子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③。
故选C。
7. 下面是几位同学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其中不当的一项是()
A. 丁丁:读《水浒传》时,遇到不明白的语句,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它的意思。
B. 可可:《红楼梦》中有许多难懂的词语,遇到时我就直接跳到下一回。
C. 贝塔:我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情节不理解,就找到了《百家讲坛》中的一些讲解视频来看。
D. 舒克:回想看过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对读《西游记》原著很有帮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B.可可读《红楼梦》遇到难懂的词语就直接跳到下一回,这种做法不太妥当。
这样可能会导致对文本的理解不完整,错过重要的内容。
应该尽量通过查字典、请教他人或者结合上下文等方式去理解这些词语。
故选B。
8. 对下面这段话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的价值犹如一条河,我们站在河边各有各的位置。
我们能否喝到水,关键并不在于我们的位置,而在于我们是否敢于去争取那生命之源。
望而止步,不敢向生命挑战的人,不论你处于多么优越的位置,成功只会是过客,不会属于你。
A. 人生的价值犹如一条河
B. 我们在河边各有各的位置
C. 人生的价值在于敢于挑战
D. 人生的价值在于优越的位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理解和概括。
这段话通过河流的比喻,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并非取决于初始位置,而是需要敢于挑战和争取的勇气和决心。
A.“人生的价值犹如一条河” 这个句子是引言,以河流为喻,引出后文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但单独这一句并不能完全概括整个段落的意思。
B.“我们在河边各有各的位置” 这个句子描述了人们在人生这条河流旁边的不同位置,虽然它描绘了人生的某种状态,但同样不是段落的核心意思。
C.“人生的价值在于敢于挑战” 这个句子直接点出了段落的核心思想。
原文通过河流的比喻,说明了我们能否实现人生的价值(即“喝到水”),并不取决于我们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资源等),而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挑战和争取。
D.“人生的价值在于优越的位置” 这个选项与原文的意思相悖。
原文明确表示,成功和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位置是否优越,而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敢于挑战。
故选C。
二、看拼音,写词语。
(6分,每词1分)
9. 根据拼音写词语。
语文学习是一场跟随课本的心灵旅行。
当我们与作者一起bēn fù()山海时,我们将远离城市的喧闹,与鸟儿、花儿、小溪交流,yóu zhōng()赞叹大自然的liáo kuò()与神奇!当我们与书中人物对话时,我们将学会生活,增长智慧,chéng dān()责任,duàn liàn()自己,zūn zhòng()他人,不断成长,多年以后,我们将怀念这段难忘的时光。
【答案】①. 奔赴②. 由衷③. 辽阔④. 承担⑤. 锻炼⑥. 尊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赴”“衷”“阔”“承”“锻”“尊”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三、按要求写句子。
(10分,每小题2分)
10. 缩句。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焰火构成图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层层压缩,越来越简单,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换句
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本题“五彩缤纷”是“焰火”的定语,因此可以去掉,只留下“焰火”这个主语,“在夜空中”是构成的状语,去掉,保留“构成”,去掉“图案”前面的定语“了一幅美妙无比的”,所以最后就剩下:焰火构成图案。
11. 这里的月亮再大再圆,也比不上家乡小水坑里的月亮。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的饭菜再丰盛再美味,也比不上妈妈做的家常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这里的月亮”和“家乡小水坑里的月亮”对比,突出了对家乡月亮的偏爱和
思念,强调了家乡在心中的特殊地位。
仿写时也要用上对比的手法。
例如:这里的鲜花再美再香,也比不上家乡山坡上的野花。
12. 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根据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天太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热得小狗不停地吐着舌头,热得蝉不停地鸣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多方面的具体表现来强调“亮”的程度,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蚯蚓和蝙蝠的反应,让这种“亮”更加真实可感,富有感染力。
对于“天太热了”,我们可以仿照这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事物的反应来突出“热”的程度。
比如人的反应、动物的表现、植物的状态、环境的变化等等。
示例:天太热了,热得柏油路都快融化了,热得鸟儿不敢飞出树林,热得老牛躲在树荫下不肯出来。
13. 读例句,体会人物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喜出望外大惊失色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忐忑不安
他坐在沙发上,双手紧握,眉头紧锁,内心忐忑,不停地自言自语:“这可怎么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观察所给例句可知,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黄继光坚定地执行任务的内心。
仿照例句,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人物“喜出望外”“大惊失色”“忐忑不安”的内心,注意语句要通顺。
示例:喜出望外:他听见脚步声,朝门口一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飞快地奔跑过去,扑在妈妈的怀里,高兴地说:“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大惊失色:只见他的脸色煞白,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下子从椅子上起来,惊恐地说:“怎么会这样?”
忐忑不安:我紧皱着眉头,心砰砰直跳,把今天考试的试卷拿出来递给妈妈,紧张地说:“妈妈,这次考试没考好。
”
14. 读例句,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出景物静态美。
的
例: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雨后的清晨夜晚的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雨后的清晨,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而宁静。
天空中的乌云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来,形成一道道柔和的光柱。
树叶上的雨滴不再滴落,翠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鸟儿停止了欢唱,静静地站在枝头梳理着羽毛。
路上的行人稀少,脚步声也格外清晰。
夜晚的山村,一片寂静。
月亮高悬在天空,洒下银白的光辉,照亮了起伏的山峦和蜿蜒的小路。
农舍里的
灯光陆续熄灭,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随后又陷入了深沉的宁静。
草丛中的虫鸣声也变得稀疏,只有微风轻
轻拂过稻田,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情景写话。
例句通过“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直接点明了整体的氛围是安静的。
然后,具体描述了晚霞消失,天地变
暗,狗不叫、牛不发声、马也停止动作等一系列细节,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突出了环境的寂静,让读者能
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静态美。
例如:
雨后的清晨,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美好。
昨夜的风雨声已然消逝,天空逐渐放晴,湛蓝如宝石。
树叶上
的雨滴晶莹剔透,宛如珍珠般挂在叶尖,却不再滑落。
鸟儿安静地立在枝头,梳理着被雨水打湿的羽毛,
不再欢叫。
池塘里的荷花轻轻摇曳,花瓣上的水珠欲滴未滴。
微风拂过,带着清新的气息,却没有惊扰这
宁静的画面。
夜晚的山村,万籁俱寂。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洒下银白的光辉,照亮了蜿蜒的小路和错落的房屋。
村中
的灯火陆续熄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很快又归于平静。
草丛中的蛐蛐停止了吟唱,田地里的青蛙也不
再鼓噪。
潺潺的溪流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四、填空题。
(11分)
15. 填空题。
(1)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诗中有“趣”,有“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真童趣:诗中有“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之志;诗中有“情”,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离别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的感激之情;诗中有“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的幽静春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丽河山。
(3)生活中我们要做善良的人,正如《孟子》中说的“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不能做坏事,否则
就会像《左传》中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甲骨文②. 金文③. 小篆④. 隶书⑤. 也傍桑阴学种瓜⑥. 黄沙
百战穿金甲⑦. 故人西辞黄鹤楼⑧. 谁言寸草心⑨. 人闲桂花落⑩. 三万里河东入海⑪. 仁之端也⑫. 多行不义⑬. 必自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和名言警句的理解、默写。
(1)结合课文《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中阅读材料《汉字字体的演变》第一自然段句子“汉字已
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可知答案。
(2)书写时注意“傍”“桑”“蝉”“黄”“穿”“金”“鹤”“落”“海”的正确写法。
(3)“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做了太多的不义之事,必然会遭到报应,自取灭
亡。
它告诫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做出违背道德和正义的行为,因为最终这样的行为会对自己产生不
良的后果。
书写时注意“端”“毙”的正确写法。
五、口语交际。
(3分)
16. 下面是晓阳同学参加“笑话大王争霸赛”时的表现。
“嗯——上课时,嗯——老师讲到耳朵的结构,然后开始问,嗯——耳朵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嗯——然后
学生们——嗯——踊跃回答,然后有的说耳郭,有的说鼓膜,嗯——然后,嗯——突然课堂上冒出一句(忍
不住笑出了声)‘还有耳屎’。
”
如果我是评委,我会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点评,并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晓阳同学,你的笑话十分有趣。
美中不足的是,你在讲述时多次出现“嗯”“然后”等口语,如
果以后你能避免上述不足,那你将会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笑话大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笑话是关于老师提问耳朵结构的问题,然后学生们给出了各种答案,其中有一个出乎意料但幽默的答
案“耳屎”。
这个笑话利用了语言的幽默和日常生活的经验,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从描述中可以
看出,晓阳在讲述过程中多次使用了“嗯”“然后”这两个词,这可能表明他在讲述时有些紧张或者不太
流畅。
但是,他也成功地引发了听众的笑声,这说明他的笑话内容是有趣的。
在构建点评时,可以先肯定晓阳笑话的幽默性和趣味性,然后再提出他讲述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使用“嗯”的次数过多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晓阳在未来的表演中更加自信、流畅,这样可以让他的笑话更加引人入胜。
如:晓阳同学讲的笑话非常有趣,成功地引发了我们的笑声。
这个笑话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创造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不过,在讲述过程中,魏小西同学多次使用了“嗯”““然后””等口语,可能会让听众觉得有些不太流畅。
希望在未来的表演中,晓阳同学能够更加自信、流畅地讲述笑话,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笑话的魅力。
六、阅读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24分)
阅读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刷子李》选段
①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②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③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7. 选段中有三个“!”,从中可以看出曹小三_____________的心理。
18. 刷子李对徒弟曹小三说“好好学本事吧!”,他想告诉曹小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他见到了__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
20. 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觉得曹小三明白了什么?()
A. 师傅裤子上的小白点是抽烟时烧的。
B. 外面关于师傅的传言不是真的,师傅是浪得虚名。
C. 师傅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了。
D. 要想赢得别人的赞誉,必须下苦工练习自己的技术,自己要好好向师傅学习。
【答案】17. 惊讶、崇敬刷子李
18. 手艺人必须有本事,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尊严。
19. ①. 师傅高超的粉刷技术②. 师傅让他好好学本事20.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的
从第①自然段可知,当刷子李轻松地解决了裤子上“白点”问题时,曹小三感到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师
傅能有这样的技巧和观察力。
随着刷子李进一步解释这个“白点”其实是一个小洞,曹小三的疑惑逐渐加深,他开始思考这个洞是如何与粉浆的白点如此相似,以及师傅是如何发现并处理的。
当曹小三完全理解
了刷子李的技艺和解释后,他对师傅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这三个“!”不仅表达了曹小三的情感波动,
也展现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和曹小三对师傅的敬仰。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可知,刷子李对徒弟曹小三说“好好学本事吧!”,他想告诉曹小三:
1.技艺的重要性:刷子李作为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深知掌握一门精湛的手艺对于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
关重要。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就,向曹小三展示了技艺的力量和价值。
2.持续学习的必要性:刷子李鼓励曹小三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工匠的世界里,没有最
好,只有更好。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他见到了刷子李刷墙时的高超技艺,特别是刷子李刷墙时身上
没有沾上一个白点,以及后来揭示出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是刷子李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面的白
衬裤透出来的。
曹小三还听到了刷子李关于刷墙技巧和经验的传授。
他听到了刷子李对自己的教导:“好好学本事吧!”
这句话不仅是对曹小三的鼓励,也体现了刷子李对技艺传承的重视。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曹小三通过亲眼目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和严谨态度,深刻认识到要想在行
业中立足并获得认可,必须付出努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
同时,他也对师傅的技艺和人品有了
更深的理解和敬仰,更加坚定了向师傅学习的决心。
故选D。
阅读理解。
古人去哪里找“热搜”
①科技革命让现代人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各类知识,了解热点所在。
那么,古人没有网络,如果有类似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
②类书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各种工具书,但它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从内容来看,类书广泛搜集了各种资料,包括自然界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书有得一比。
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批注。
最后,从编辑方式来看,类书分门别类地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使用者查询。
③那么,第一部类书是什么呢?研究者普遍认为,编纂(zuǎn)于魏文帝时的《皇览》是我国首部类书。
《皇览》全书分为40多部,1000多篇,有800多万字。
【A】魏文帝曹丕热爱文学创作,在创作中,他经常要查典故。
治理国家时,他也希望可以学习先贤明君的事迹。
于是,公元220年,他召集名臣、儒士编辑这样一部书。
此书耗时3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
④令人遗憾的是,这部价值极高的书大部分失传了。
【B】到了明朝,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横空出世。
《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⑤《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
明成祖朱棣告诉他们:“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这部书从1403年开始编纂,直到1408年才完成。
全书共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图书近8000种,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光辉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21. 古人搜索资料所用的工具叫____________,其特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文章重点介绍了两部类书,请借助表格进行梳理和比较。
书名诞生时间容量耗时地位我发现
《皇览》魏文帝时________我国首部类书
____
____________6年____
23. 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到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说清理由。
好在这部书开了类书编纂的先河,此后各种类书层出不穷,名气较大的有唐朝的《艺文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
它应放在_____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画横线的句子中“大部分”一词能删去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结合阅读链接,你对《永乐大典》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有什么新感受?
【阅读链接】《永乐大典》编纂方法很独特,非常方便查找,它雅俗兼收,不但收录了很多古代科技类书籍,还摆脱传统儒家观念的束缚,大量收录宋、元两代的小说、戏文和杂剧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①. 类书②. 内容丰富③. 没有任何批注④. 分门别类,便于查询
22. ①. 40多部、1000多篇800多万字②. 3年③. 《永乐大典》比《皇览》容量大,编纂耗
时久,影响力大④. 《永乐大典》⑤. 明朝永乐年间⑥. 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⑦. 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百科全书
23. ①. B②. 它承接上下文,对《皇览》作出了评价,同时引出下文,介绍《皇览》之后的类书。
24. 不能,“大部分”是大多数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这部书中的大多数失传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失传了。
“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5. 《永乐大典》使用方便,内容丰富,能全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把它作为中国文化名片,我认为很恰当。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段的“那么,古人没有网络如果有类似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
”可
知古人搜索资料所用的工具叫类书。
从第②段的“首先,从内容来看,类书广泛搜集了各种资料,包括自然界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
书有得一比。
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批注。
最后,从编辑方式来看,类书分
门别类她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使用者查询。
”可知类书的特点是广泛搜集了各种资料、不添加任
何批注、分门别类她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
【22题详解】
的
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提取。
从第③段的“《皇览》全书分为40多部,1000多篇,有800多万字。
”可知《皇览》的容量是40多部,1000多篇,800多万字;
从第③段的“此书耗时3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
”可知《皇览》耗时三年。
从表格中的信息“6年”可知第二部类书耗时六年,与之相匹配的是《永乐大典》;
从第⑤段的“这部书从1403年开始编纂,直到1408年才完成。
”可知其耗时六年。
从第5段的“《永乐
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
”可知《永乐大典》诞生时间是明朝永
乐年间;从第⑤段的“全书共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图书近8000种,是一部全面反映中
国传统文化光辉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可知这本书的容量是: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图书近8000种。
从第④段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这本书的地位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对比表格里的内容和数据,《皇览》耗时三年,全书分为40多部,1000多篇,有800多万字。
《永乐大典》耗时六年,全书共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图书
近8000种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光辉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可知《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