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肠炎治疗需要慎选药物
怎样治疗鱼肠炎--治疗鱼肠炎 怎么用药
怎样治疗鱼肠炎-治疗鱼肠炎怎么用药治疗鱼肠炎怎么用药防治方法:投喂干净饲料,多餐少量,保持水质干净,及时吸取过剩残饵,增加增氧量,停食1-2天。
选用浓度为3%-5%的硫酸镁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
或选用0.1克呋喃唑酮与面粉混合,搓成米粒状颗粒投喂。
或者加喂痢特灵。
或者,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1次。
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即0.25×2,或0.1×2)。
浸浴2—3天后换水。
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泼洒全池(缸),药量按每50千克水放0.1克,来作为平时预防,收较显著。
按每1千克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粒状或片状均可)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4天。
用漂1MG/KG全池遍洒。
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225~375KG全池遍洒。
每10KG鱼用磺胺脒1G,做成药饵投喂。
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请问,鱼肠炎怎么解决症状:鱼尾部拖着长长的黄色或透明的粪便就可能是得了肠炎了……解决方法:第一,痢特灵,也就是呋喃唑酮,对肠炎有奇效……黄粉,也就是呋喃西林,对肠炎有特效!还有肠炎灵都可以!至于大蒜我不敢妄下定论,因为鄙人最讨厌大蒜,所以没用过,但是大蒜确实可以杀菌,它含有大蒜素,但效果估计没有痢特灵和黄粉来的有效……但是用大蒜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因为算不上真正的药物,对鱼和鱼缸生态冲击来的小……我有瓶大鱼牌的植物杀菌水,里面就是有大蒜和蜂蜜的味道…第二种可能性:鱼可能是腹水病(急性肠胃病)初期腹部肿胀,有红肿现象。
末期时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鳔,而使龙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
目前此病症治愈机会极低,但可尝试以口服四环素抗生素或浸泡,并换水,衡定温度在28℃。
治疗鱼类肠炎病要慎选药物- -
治疗鱼类肠炎病要慎选药物摘要:鱼类肠炎病是导致水产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鱼药市场上,用于防治肠炎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在禁止使用呋喃类、磺胺类中某些药物之后,许多厂家转向生产一些以磺胺类、喹诺酮类、土霉素类等抗生素为原料的药物,大量、长期地使用这些药物,极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导鱼类肠炎病是导致水产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鱼药市场上,用于防治肠炎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在禁止使用呋喃类、磺胺类中某些药物之后,许多厂家转向生产一些以磺胺类、喹诺酮类、土霉素类等抗生素为原料的药物,大量、长期地使用这些药物,极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局部地区鱼类肠炎病频频暴发,出现用药量加大和久治不愈等现象。
药量加大及药残也造成水产动物潜在性地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在肠炎疾病防治中正确地选择药物无论对疾病防治还是从消费者健康上考虑都是非常重要的。
引起鱼类肠炎病的病原菌为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细胞菌。
从全国部分地区收集的这些菌株进行某些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抗生素类药敏试验,均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耐药性,有些药物最小抑菌浓度高于原先浓度的100倍以上。
通过对生产养殖户问卷调查,对反映比较理想的产品进行耐药菌株药敏试验发现,“肠炎停”对造成肠炎的两种耐药菌株均特别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磺胺类等药物。
“肠炎停”中主要成分为乙酰甲喹,说明乙酰甲喹目前在水产动物肠炎疾病病原上,至少还没有耐药性。
通过进一步实验和治疗效果观察,表明乙酰甲喹在治疗鱼类肠炎病有其独特之处:一是由于药物使用还不普遍,在全国范围内至少还没有产生耐药性;二是药物对肠炎病原菌高度敏感,易杀灭之;三是该药物极易被肠道吸收,短时间内在肠壁组织形成高浓度,抑制了细菌代谢、繁殖,并且很快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对引起鱼体其他疾病的病原菌也具有杀灭作用,在防治肠炎病的同时,对出血病、烂鳃病等也起到了防治效果;四是该药物在鱼体内代谢快,消除速度快于磺胺类、喹诺酮类等,作为鱼药使用,药残危害可降低到最低程度。
常见鱼类肠道疾病如何防治
常见鱼类肠道疾病如何防治一、病毒类肠道疾病肠炎病。
危害对象:草鱼、青鱼。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严重时鳍调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
防治方法:①鱼种放养前,用10ppm漂白粉浸浴。
②流行季节每隔半月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或投喂磺胺互药饵。
③大蒜治疗。
大蒜按每250千克鱼种投为250克的用量,拌入饵料,连为3天-6天。
二、寄生性肠道疾病1.球虫病。
病原体:艾美虫。
危害对象:青鱼。
症状:鳃部呈苍白色,肠管内壁形成许多灰白色“肿瘤”,病灶周围组织溃烂,产生白色脓汁。
防治方法:①永生石灰彻底清塘。
②投喂碘液药饵。
每250千克青鱼用4%的碘液30毫升,连用4天。
③投喂硫磺粉药饵。
每250千克青鱼用药50克。
2.粘孢子虫病。
病原体:粘孢子虫。
危害对象:鲤鱼、鲫鱼。
症状:在肠粘膜上形成白点状胞囊。
Ⅱ龄以上的鲤鱼、鲫鱼,还可穿过肠壁,在肠外壁出现大量胞囊。
防治方法:①将病鱼及时捞出,病鱼死后要深埋。
②严格清塘,渔具、投饵用具要经常消毒。
③鱼种放养前,用500ppm高锰酸钾液或500ppm石灰氮浊液浸洗30分钟。
3.侧殖吸虫病病原体:日本侧殖吸虫。
危害对象:青鱼、鲤鱼、鲫鱼。
症状:病鱼身体发黑,游动迟缓,成群飘浮在下风水面。
鱼苗或夏花鱼种在发病3天-5天后,可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杀灭螺虫师。
②育苗和夏花鱼种不要使用往年饲养成鱼的鱼吃。
4.头槽绦虫病病原体:九江头槽绦虫。
危害对象:草鱼、青鱼、鲢鱼等当年鱼重。
症状:病鱼日渐消瘦,不摄食,口常张开,前肠后部转弯处,有许多细面条状的白色虫体,可造成鱼种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②死鱼远离池塘掩埋。
③投喂敌百虫药饵。
将90%的敌百虫晶体50克与面粉500克混合,连喂3天-6天。
喂药前要先停食1天。
④投喂南瓜子药饵。
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末,然后与500克面粉、500克米糠拌匀,连续投为3天。
5.舌状绦虫病病原体:舌状绦虫。
鱼类肠胃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鱼类肠胃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在养殖鱼类中,肠胃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养殖户带来了困扰。
为了保障养殖鱼类的健康成长,预防和治疗肠胃疾病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鱼类肠胃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鱼类健康。
一、鱼类肠胃疾病的预防1. 聚焦饲料质量:质量优良的饲料是预防肠胃疾病的基础。
饲料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悬浮颗粒物、杂质和细菌。
此外,饲料中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需要适量补充,以提供养分和增强免疫力。
2. 细心观察鱼类行为:养殖户应定期观察鱼类的行为,注意是否出现异常。
例如,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排泄异常等。
只有及时发现这些异常行为,才能采取措施预防肠胃疾病的发生。
3. 保持水质清洁:水质是鱼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肠胃功能。
养殖户应经常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溶解氧、氨氮等,并及时清理鱼缸或养殖池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4. 合理饲养密度:过高的饲养密度容易导致肠胃疾病的发生。
适当控制饲养密度可以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提升鱼类健康水平。
5. 饲养环境调控:合理的饲养环境对于预防鱼类肠胃疾病至关重要。
光照、温度、水流等环境因素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鱼类肠胃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当鱼类出现肠胃疾病时,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兽药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养殖鱼类的品种选择合适的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以免出现药物滥用或残留问题。
2. 改善饲料配方:针对不同的肠胃疾病,养殖户可以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适合鱼类健康的成分。
例如,添加益生菌、优化营养成分、减少不良成分等。
3. 水质调节:当肠胃疾病与水质问题相关时,养殖户需要及时调节水质参数,如调节温度、增加溶解氧、处理污水等,以改善鱼类肠胃疾病。
4. 疫苗接种: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肠胃疾病,养殖户可以考虑鱼类疫苗接种。
疫苗能够增强养殖鱼类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风险。
5. 定期饲养管理:定期的饲养管理对于预防和治疗鱼类肠胃疾病至关重要。
锦鲤肠炎的治疗方法
锦鲤肠炎的治疗方法锦鲤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感染疾病,由水生动物中的锦鲤携带的细菌引起。
虽然锦鲤肠炎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治疗方面仍需要注意。
以下是关于锦鲤肠炎的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
1. 水质调节:首先,对于患有锦鲤肠炎的鱼缸,应该立即调整水质。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恢复健康的环境: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提高水温,通常将水温提高到28-30摄氏度,可抑制细菌生长;增加氧气供应,通过加装气泵或水中喷泉等方式增加氧气含量。
2. 药物治疗:当发现锦鲤肠炎症状时,及早进行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氯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常是通过饵料或水中添加的方式给予鱼类。
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该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遵循兽医师的建议。
- 消炎药治疗:锦鲤肠炎引起的炎症可以通过使用消炎药物来减轻。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斯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减轻鱼体的炎症反应。
- 免疫增强剂:在治疗锦鲤肠炎时,有时还会使用免疫增强剂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帮助其抵抗病菌。
一些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葡聚糖等。
使用免疫增强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引起过度免疫反应。
3. 饲养环境改善: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锦鲤肠炎,还需要注意改善鱼的饲养环境。
以下是一些建议:- 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定期清理底部的残渣和污物;安装合适的过滤器;避免过度喂食,以减少鱼体消化不良和排泄物产生。
- 加强饲料管理:为鱼提供高质量和易消化的饲料,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饲料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鱼的免疫力。
- 避免过度捕捞:锦鲤肠炎通常是由于过度捕捞和过度密度引起的。
因此,应适当控制鱼缸中的鱼的数量,以避免过度拥挤。
总结起来,锦鲤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水质调节、药物治疗和饲养环境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同时加强鱼的免疫力以提高其抵抗病菌的能力。
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这四个问题
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这四个问题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苗种和亲鱼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鱼药选择的正确与否也是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谈谈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有效性
为使病鱼尽快好转和恢复健康,减少生产上和经济上的损失,在用药时应选择疗效最好的药物,
例如对鱼的细菌性皮肤病,用抗菌素、磺胺类药、含氯消毒剂等都有疗效,但应首选含氯消毒剂(如灭菌王、消毒灵等),因为这些药杀菌快、效果好。
如果是细菌性肠炎,则应选择喹诺酮类药、磺胺脒,制成药物饵料进行投喂,也可据病情在投喂药饵时选择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泼酒。
如果同时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可内服“克瘟灵”及一些中草
药制剂。
但是有些疾病可少用药或不用药,如鱼缺氧浮头、营养缺乏症和一些环境应激病等。
二、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安全性
鱼药的安全性应着重注意三点:
因药物而致的对水产动物本身的毒性损害。
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尤其是那些能在水生动物体内引起“富集作用”的药物,如含汞的消毒剂和杀虫剂,含丙体六六六的杀虫剂(林丹)坚决不用。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药物,在鱼类等水产动物被食用前应有一个停药期,并要尽量控制使用药物,特别是对确认有致癌作用的药物,如孔雀石绿等,应坚决禁止使用。
三、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方便性
由于给鱼用药极不方便,可根据养殖品种以及水域情况,确定到底是使用泼酒法、涂抹法、口服法、注射法,还是浸泡法给药,应选择疗效好、安全、使用方便的鱼药。
四、鱼病防治选用药物要注意廉价性
选用鱼药时,应多作比较,尽量选用成本低的鱼药,许多鱼药,其有效成分大同小异,或者药效相当,但相互间价格相差很远,对此,要注意选用药物。
养殖鳗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养殖鳗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日本鳗鲡肠炎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冬春、春夏交替季节,特别是夏秋季节,气候突变,早晚温差大,部分地区暴风雨频繁,而该季节又是日本鳗鲡生长高峰期,摄食量大,代谢旺盛,排泄物较多,水质也易于恶化,因而容易暴发肠炎病。
同时,饲料品质不佳、投喂过量或频繁用药也是导致发生肠炎病的重要因素。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殖鳗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一、细菌性肠炎1、外观症状:发病后食欲明显下降,严重时绝食。
病鳗活力较差,部分鳗离群独游,池水面可见粪便漂浮。
鳗鱼腹部略肿,肛门突出发红,肛门有黄色脓汁样物流出,气味恶臭。
2、预防方法:⑴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防止投喂过期变质及质量较差的饲料。
⑵控制投饵料,特别在季节变化、水温不稳时,宁少勿多。
⑶注意饲料卫生,红虫消毒彻底,不投活力差的红虫,拌料水要消毒干净,饲料工具消毒和投料台消毒清洗。
⑷投喂保护肠功能的添加剂:如胃乐舒、鳗鱼营养抗病素、大豆卵磷脂、益生素、保卫素、维生素c酯、酵母等,同时经常性添加绿色防病药物如大蒜素,黄连素、百毒宁等。
3、治疗方法: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发现可用黄连素1-1.5克/公斤料+保卫素3克/公斤料,或者速诺3克+百毒宁3克/公斤料,连续使用3-5天,同时改投花粉、营养抗病素、酵母等。
病情严重时,选用有效抗菌素,如康特灵0.5克/公斤料或者安普乐3克/公斤料,添加大蒜素0.1-0.5克/公斤料和肠道保卫素,连续使用5天,改用益生素和肝乐舒等。
二、药害引发结肠炎1、外观症状:病鳗摄食量下降,摄食时间长,消化不良,饲料效率低下,生长缓慢。
养殖观察时,经常在池水面或池底,排污箱周围发现许多黑色或白色外包粘膜粪便。
粪便较正常的硬且短,经常发现后期粪便中有透明胶状体。
添加鱼油或饱食后浮粪增多。
2、预防方法:①主要是合理用药,禁止饲料厂家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黄霉素等,选用中草药预防疾病。
在饲料中添加护肠护肝药物如三黄粉、百毒宁、鳗鱼营养抗病素、肝乐舒、保卫素、大豆卵磷脂等。
水产养殖禁用十种药
水产养殖禁用十种药一、氯霉素: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性障碍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
目前该药已被较多国家禁用。
二、呋喃唑酮:呋喃唑酮的残留物,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残疾。
目前已被欧盟等国家明令禁用。
三、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聚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
目前国外已有多个国家在水产养殖上禁用这类药物。
四、锥虫砷胺:由于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聚集,而且还可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毒性,目前在国外已被禁用。
五、五氯酚钠:它易溶于水,经日光照射易分解。
它可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
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黏膜刺激性强,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
六、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它可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
更为严重的是,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七、杀虫脒和双甲脒: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并在1989年已明确宣布杀虫脒为淘汰药物;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还具有致癌作用。
该类药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
该类药物在国外也已被明令禁用。
八、林丹、毒杀芬:二者均为有机氯杀虫剂。
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具有生物聚集作用,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有损害等。
该类药物在国外也已被禁用。
九、已烯雌酚:属于激素类药物。
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即可对人类造成危害。
十、甲基睾丸酮: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不规则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
慎用渔药别入误区
慎用渔药别入误区为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广大养殖户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盲目用药不对症。
每一种药物都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有些养殖户,当鱼类发病时不是先找技术人员诊断后再用药,而是自己凭经验买药使用。
长期使用某一种药物,必然造成鱼类对某种药物的抗药性。
当养殖鱼类出现并发症时,不是根据各病种病情的轻重缓急分步用药,而是多管齐下滥用药物,这样极易引发用药事故。
偏爱剧毒药。
由于用药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养殖户仍选择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品,由于其治疗量与最大耐受量非常接近,剂量必须计算准确,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用药事故。
不注意渔药配伍禁忌。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鱼体可起到各自的作用,当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使用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出现药效增强或毒副作用减轻,也可能会出现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
因此,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盲目加大用药量不注意适量用药。
防治疾病时必须根据池塘、鱼类及所用药物等许多实际情况认真计算出准确用量,而有些养殖户只是大概估计一下,再凭经验加倍用药,若再遇高温天气、阴雨天气等恶劣天气,极易发生用药事故。
选用金属器皿。
渔药大多数是化学合成物,尤其是氯制剂极易与金属器具发生化学反应,药物成分和性质都会发生变化,轻则药效降低,重则会发生毒副作用。
随时用药不择时。
渔药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全池泼洒药物的效果与水温、光照、溶氧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选择在晴天午后用药,这时的药物生效快、药力强、副作用小。
不注意给药方法。
一是拌料不匀。
鱼类吃了含药物比例较高的饲料,轻则昏迷,重则死亡。
二是泼洒方法不当。
全池泼洒药物要力求均匀,使药物能均匀分布于整个养殖水体。
三是喂食后立即干撒药,鱼类容易误食药物。
用药麻痹大意不认真观察。
不少养殖户认为用药后鱼类就平安无事了,殊不知天气、水质、鱼情等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用药前很难全部考虑到,一旦人不在场或缺乏必要的应急措施,就会发生本不该发生的重大生产事故。
金鱼肠炎病怎么防治?金鱼肠炎病的治疗方法
金鱼肠炎病怎么防治?金鱼肠炎病的治疗方法金鱼是家中常见的观赏鱼类,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
而在金鱼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肠炎病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金鱼一旦染上肠炎病,会导致金鱼行动缓慢、离群、厌食,而后导致金鱼死亡。
那么,金鱼肠炎病怎么防治?现将金鱼肠炎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金鱼肠炎病的病因金鱼发生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大多专家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称之为细菌性肠炎。
金鱼肠炎病主要水质不洁和喂了腐败饵料有关,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二、金鱼肠炎病的症状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
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
将病鱼进行解剖后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三、金鱼肠炎病的治疗方法在80*50*40厘米的水族箱中,用0.2克呋喃西林粉或2片呋喃溶解在水中进行浸洗,用药2-3次;在80*50*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庆大霉素2支;在80*50*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红霉素2片(或土霉素3-5片)有一定疗效,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每100千克鱼食投放肠炎灵2-5克搅拌,每天喂食两次,直至症状消失;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30分钟,每天1次。
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浸浴2-3天后换水;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泼洒全池(缸),药量按每50千克水放0.1克来作为平时预防,收较显著;按每1千克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粒状或片状均可)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4天。
鱼病防治用药禁忌
鱼病防治用药禁忌1、不对症下药。
硫酸铜、硫酸亚铁、漂白粉、敌百虫和高锰酸钾等,是防治鱼病的常用药。
但不能不论鱼生了什么病,都用这类药物。
应该先对鱼病进行诊断,准确确定鱼病后,再对症下药。
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有些鱼病可以用大黄、仙鹤草、草蒲、松针叶、樟树叶、苦楝叶等中草药防治的,可尽量用中草药,不一定都使用常用药。
2、一种药物多次使用。
有些鱼用药物,如果鱼一生病每次都用,鱼也会产生抗药性,使用药的效果下降,甚至不起作用。
例如,鱼的中华鳋、指环虫、三环虫等寄生虫病,既可以用90%的晶体敌百虫防治,也可以用灭虫灵、鱼虾安等药物防治。
在使用时,可将这些药物交替使用,不要连续多次只使用同一药物,以免失效。
3、用药量过高或不足。
用药量过高,会对水质和鱼造成危害;用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
因此,防治鱼病的用药量一定要适量。
如漂白粉含氯量低于30%,需按降低的比例增加用量,否则,使用后会无效。
若过多增加漂白粉的用量,也对鱼池水质和鱼都不利。
4、混用鱼药搭配不当。
要防止将酸性鱼药和碱性鱼药一起混用,导致毒性增强或分解无效。
例如,敌百虫,是酸性鱼药,在酸性的条件下药性稳定;若遇碱性鱼药生石灰、漂白粉等,开始时会毒性增强,继续分解则无效。
因此,酸性鱼药不可以与碱性鱼药混用。
若交替使用,前后应相隔两周。
5、在高温的中午用药。
在夏秋季节,当鱼池水温超过30℃以上时,向鱼池中施药,不仅药液挥发快,而且鱼的各种害虫停止吸食或很少吸食,很容易使用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在高温时,防治鱼病用药的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应避开中午。
6、使用过期鱼药。
鱼药过期后,有效成分大多已经分解,有毒物质却明显增多。
如果加大用药量,不仅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相反会使鱼大批中毒死亡。
因此,过期鱼药必须丢弃,绝不能再使用。
草鱼肠炎,别忽略了维生素C钠粉
草鱼肠炎,别忽略了维生素C钠粉
这段时间,各地都有草鱼发病的,通过大量的案例,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占很大一部份。
草鱼是草食性的鱼类,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四大家鱼的其他鱼种要高,在投喂配合饲料时,容易因缺乏维生素而出现肠炎、出血及代谢类疾病。
维生素C钠粉可以解汞、砷中毒,它参加机体氧化还原反应,影响核酸的形成,虑食性鱼类可以从藻类获得,当草鱼没有从青饲料中获得,而配合饲料又缺乏时,会影响肠内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造成肠炎,食欲下降,影响生长。
同时还会影响铁的吸收,使造血机能下降,导致贫血。
像在治疗草鱼肠炎时,建议补充维生素C钠粉。
还有叉尾鲴的鱼病预防和治疗中,也会经常用到它,且用量很大,按3%的投饵率计算,一公斤饲料要加15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包膜的维生素C钠粉,是不能与维生素A、D混用。
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在标签中标明添加足量,为什么仍然会缺乏,那是因为维生素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如高温,光照,如饲料在加工中就会有三分之一的维生素C因高温而损失。
还有就是维生素C是水溶性,20度水温当饲料投入水中3分钟后,就是三分之一的维生素损失,在28度的水温就会损失一半,存贮时间过长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流失。
在补充维生素时,最好用包膜的维生素,如果没有,可用水稀释后喷到饲料上,然后在饲料的表面喷一层植物油,100公斤饲料1-2公斤植物油,然后阴干。
同时在治疗肠炎时,选用的抗生素也有讲究,此时可选用肠炎烂鳃宁,主要针对肠道寄生菌,肠道的问题在肠道内就能得到解决。
鱼肠炎病的防治
鱼肠炎病的防治
代邦元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目前.农村一些养殖户用呋哺唑酮治疗鱼肠炎,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食用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规定.呋哺唑酮等18种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禁止在食用动物养殖生产中使用。
为此,在生产中要采用其他方法防治鱼肠炎。
如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坚持“四定”投饵、鱼种放养前用10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消毒、在发病季节用1毫升/千克漂白粉或生石灰(水深1米,每667平方米用15~25千克)全塘泼洒1次,均可预防鱼肠炎。
【总页数】1页(P43)
【作者】代邦元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区委农工办,638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99
【相关文献】
1.鱼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 [J], 王永升
2.鱼肠炎病的防治 [J], 代邦元
3.一例鱼肠炎病的发病防治报告 [J], 符玉涓;马亚珍;兰玲
4.复方中药对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的防治 [J], 苟小兰;王利
5.冷水细鳞鱼患三代虫并发肠炎病的防治 [J], 白桂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赏鱼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观赏鱼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方法神仙鱼(详情介绍)
观赏鱼肠炎可以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而这两种肠炎在治疗时却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那种肠炎在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你确定了你的观赏鱼患上了细菌性肠炎,那么可以参考以下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全池泼洒菌毒净,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药100~150毫升,连用2天。
2、全池抛投菌毒绝杀,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药200克,连用3天。
3、内服药饵:每50公斤鱼用马齿苋干草0。
25公斤或鲜草1公斤,煮水或粉碎后拌入饲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喂7~10天。
或每50公斤鱼用穿心莲15公斤加10克鱼血停,连用7~10天。
或在每40公斤饲料中混入三黄粉250克(或草鱼四病灵250克)加鱼血康200克,连喂5~7天。
鱼类禁用药物
• • • •
•
•
九、激素类
• 激素类的药物主要有甲基睾丸酮和乙稀雌酚。这两种都是性激素 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可对人体造成 危害。前者为雄性激素药物,后者为雌性激素药物。 • 它们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性别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达 到性反转。即:雄体用药后,可变成生理雌鱼,而雌体用药后, 可变成生理雄鱼。但本身的遗传性状不改变。 • 此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代谢较慢,研究表明在鱼体内极小的残 留量都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 甲基睾丸酮较小剂量,对妇女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大剂量应 用将影响肝脏的功能;引起水肿或血钙过高,有致癌危险。如果 是孕妇,可以造成女胎男性化的特征,也可造成畸胎及新生儿溶 血症、黄疸等。 • 乙稀雌酚,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同时损害 肝脏和肾脏。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孕妇胎儿畸形。 • 这两种药物此次也被农业部列为禁用鱼药。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
七、磺胺类药物
• • 1、特性 这次被禁用的磺胺类药物有两种:磺胺噻唑别名消治龙和磺胺咪别名为 磺胺胍。该类药物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遇光 易氧化。 • 2、作用 • 磺胺脒在养殖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磺胺噻唑在养殖上主要用于治疗赤 皮病和球虫病等疾病。 • 3、危害 • 磺胺类药物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表现在皮炎,同时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和药热等。还可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 中溶解度降低,析出结晶后损害肾脏,使肝肾等器官负荷过重,引发不 良反应,例如颗粒性白细胞缺乏,急性及亚急性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 4、禁用情况 • 此药在养殖上被列为禁用药品。 • 5、替代品 • 如果发生细菌性疾病可选择氯制剂、碘制剂作为替代品进行治疗。 • 如果发生肠炎,可以选用大蒜、大蒜素、大黄等作为替代品,还可选择 未被禁用的新诺明、新明磺治疗鲤科鱼类的肠炎。
药物防治鱼病应注意的问题 - -
药物防治鱼病应注意的问题摘要:药物防治鱼病,是当前鱼病防治的主要手段,效果一般很理想。
但根据各地防治鱼病的情况,有以下问题必须十分注意。
一是药的用量要适当。
肠炎病如用硫酸铜防治,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5克;如用硫酸亚铁防治,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2克;如用90%的敌百虫粉剂防治,每立药物防治鱼病,是当前鱼病防治的主要手段,效果一般很理想。
但根据各地防治鱼病的情况,有以下问题必须十分注意。
一是药的用量要适当。
肠炎病如用硫酸铜防治,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5克;如用硫酸亚铁防治,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2克;如用90%的敌百虫粉剂防治,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4克。
细菌性烂鳃,如用漂白粉防治,每立方米水体1克;如用漂白粉挂篓,每处不得超过0.3公斤。
赤皮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
二是必须先喂食,后撒药。
撒药后不要搅动水体和惊扰鱼群,1―2天内更不能拉网。
三是药物一定要充分溶解、过滤。
特别是对那些不易溶解的药物,在溶解时要充分搅拌,促进溶解。
四是泼药时间下午比上午效果好,最好能在下午进行。
五是为提高防治效果,施药一般应选择晴朗天气,阴雨、闷热天气不要施药。
六是治疗鱼病的药物很多。
同一种鱼病又有很多治疗的方法,选用药物时,应考虑来源、价格、防治效果、易溶解程度、残毒大小、水域污染轻重等诸多因素决定。
七是达到治疗目的后,先排除6―7厘米老水,注入适量新水,达到解毒目的。
八是目前不少渔农采用辣蓼等中草药防治鱼病的办法,效果都比较明显,且残毒少,副作用小,读者可因地制宜推广运用。
九是食盐在防治几种鱼病方面有特殊的疗效,可根据当地情况酌情使用。
鱼肠炎怎么治疗?
鱼肠炎怎么治疗?我的鱼得了肠炎怎么治啊?不能确定你的鱼肠炎是何原因引起的,如果平时不喂生饵活饵,那么内寄基本可以排除剩下的原因是细菌性肠炎或水质、温差变化导致的肠炎,当然也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再帮你排除下可能性的原因:你先确定水是否很久没换了?如果是那么是水质的问题,水太老,鱼容易得肠炎,这样的话不用下药,直接换掉新水便可恢复如果以上都没有符合的那么就是细菌性肠炎或消化不良了这2者比较难区分,那么就那就两个一起治---每100升水加5片痢特灵,持续观察一周,如有进食倾向那么停药另外加黄粉,调至水微黄即可(针剂看看单支是多少单位。
4W一支的话100L水就10-12支,8W的就5-6支 100L水 40-60W单位没问题的。
)热带鱼得了肠炎怎么办人吃的呋喃西林或者呋喃唑酮就可以,一片半就可以,水温提高些,治疗的时候不要喂食了。
水会黄些,好了换3分之一水,在给食。
另外,引起热带鱼肠炎的病因:1、体内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下简称内寄,这种肠炎的治疗,要本着先 ... 虫后治疗炎症的 ... ,不能一味的使用抗生素等 ... 菌药物。
2、可能因食物问题、水温问题造成消化不良,感冒等引起肠炎,表现为食欲下降,体色变暗或发黑,也有散便或浓样白便。
3、水质变化太大,换水的时候水质没有调整到最好,或者换水量太大,与原有水质差距甚远,表现为缩鳍、拖便。
留给鱼适应水质的时间,可以慢慢恢复。
4、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除去上述症状之外,还会腹胀,浓样白便或者拖便。
热带鱼肠炎的治疗 ... :初期:既不严重的时候,要先停食,加盐千分之三到四,升高水温到32度,一般不要超过34度,保持三天,加大换水量,然后逐渐降温并少量喂食可以恢复。
中期:也就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同初期的 ... ,停食一天后,加入药物治疗。
痢特灵按照说明量使用,首次加量,连用3天,每天换水五分之一。
三天后,降温,如有白便加大盐的用量。
由于治疗疾病时可能换水量会加大,要补充一定的盐分,维持渗透压。
禁用渔药及其替代药物列表
该药物不仅毒 性高,其中间 代谢产物对人 体也有致癌作 用
具有较强的毒 性且易在生物 体富集
尽管目前杆菌 肽锌在水产饲 料中的应用呈
推迟鱼类性成 熟时间,出现 此雄性表观性 逆转
主要作用是杀 灭鱼虱、水蜈 蚣等敌害
氯氟氰菊酯 (别名:报 好江乌氟氯 菊酯) 阿伏帕星 (别名:阿 伏霉素) 地虫硫磷 (别名:大 风雷)
呋喃丹 (别名:克 百威,大扶 农)
速达肥 (别名:苯 硫哒氨甲基 甲酯)
增加趋势,且 未发现对水生 动物具毒副作 用,但《无公 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 准则》( NY5071-2002) 中仍将其列为 禁用渔药
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 酮、呋喃那 斯、呋喃西 林等)
容易引起溶血 性贫血、急性 肝坏死、眼部 损害、多发性 神经炎
在水产上 替代药物及防治
的应用
方法
杀虫,主要治 小瓜虫
防治水霉病 抗菌
甲苯咪唑(休药期500度 日)(休药期500度 日)、左旋咪唑(内 服:0.4—0.6g/公斤饲 料、休药期14日);溴 氰菊脂泼洒(0.01ppm、 休药期500度日)。
严重影响鱼体 正常的生理功 能而导致鱼体 死亡 糖苷类抗菌药 物,容易产生 耐药性 是一种剧毒、 高毒农药
呋喃丹属高毒 农药,对人畜 高毒;对环境 生物毒性也很 高;且残留期 较长 有生物毒副作 用
强的抑制和杀 半月)、甜菜碱、肉碱 灭作用, 对部 (肉毒碱、L-肉碱)、 分阴性菌、衣 维吉尼亚霉素等。 原体、螺旋 体、放线菌也 有效。是目前 在我国及世界 范围内 应用效果较好 的一种药物饲 料添加剂
禁用渔药及其替代药物列表
【养鱼都知道】病鱼用药须谨慎
【养鱼都知道】病鱼用药须谨慎提供最专业、最全的养鱼技术支持服务首先在这里告诉大家养鱼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几次疾病,都不叫养过鱼,每个高手都是在不断的失败和经验中成长起来的,有些新手们见鱼病了各种用药,这里借用一下广大鱼友的经验,跟大家说一下关于用药方面的知识,不能随便搭配,要谨慎使用!下面简单说下常见和常用的几种药物:1、福尔马林有腐蚀性和毒性,可引起鳃组织发炎,降低水体溶氧,见光易分解,不宜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高锰酸钾、甲基蓝等氧化性药物混用。
2、生石灰现配现用,晴天用药效果更佳。
不宜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钙、镁、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
3、漂白粉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
4、高锰酸钾长时间使用本品易使鳃组织受损伤,药效受有机物含量、水温等影响。
与有机物如甘油、酒精等会还原脱色失效,与氨及其制剂呈絮状沉淀失效。
因此不宜与氨制剂、碘、酒精、鞣酸等混用。
与甘油、药用莜酸研磨可产生爆炸。
5、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现配现用,宜在阴天傍晚施药,避免使用金属器具。
保存于干燥、通风处。
不与酸、铵盐、硫磺、生石灰等配伍混用。
6、二氯异氰现配现用,药效受有机物含量、光照等影响。
不得用金属器皿成装,不宜与其它消毒剂混用。
7、碘及其制剂密闭避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杀菌效果受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与硫代硫酸钠共用氧化脱色;与生物碱共用会变蓝色;与龙胆紫共用疗效减弱;与挥发油、脂肪油共用分解失效;与一些呋喃类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因此不宜与碱类、重金属盐类、硫代硫酸钠、季铵盐等混用。
8、青霉素与碱性药物如ST注射液等逐渐失效;与酸性药物如四环素分解失效;与氧化剂碘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破坏失效;与重金属盐类沉淀失效。
9、氯霉素与强碱及强酸性溶液破坏试销;与青霉素、先锋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合用可能产生拮抗作用;有免疫抑制作用,疫苗免疫期间禁止使用。
10、土霉素避光保存,和青霉素合用,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与中性及碱性溶液合用,分解失效;不与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合用;Ca2+、A13+、卤素、碳酸氢钠、凝胶等可影响本品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肠炎治疗需要慎选药物
金鱼(详情介绍)
鱼类肠炎病是导致水产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药量加大及药残也造成水产动物潜在性地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在肠炎疾病防治中正确地选择药物无论对疾病防治还是从消费者健康上考虑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鱼药市场上,用于防治肠炎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在禁止使用呋喃类、磺胺类中某些药物之后,许多厂家转向生产一些以磺胺类、喹诺酮类、土霉素类等抗生素为原料的药物,大量、长期地使用这些药物,极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局部地区鱼类肠炎病频频暴发,出现用药量加大和久治不愈等现象。
引起鱼类肠炎病的病原菌为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细胞菌。
从全国部分地区收集的这些菌株进行某些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抗生素类药敏试验,均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耐药性,有些药物最小抑菌浓度高于原先浓度的100倍以上。
通过对生产养殖户问卷调查,对反映比较理想的产品进行耐药菌株药敏试验发现,“肠炎停”对造成肠炎的两种耐药菌株均特别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磺胺类等药物。
“肠炎停”中主要成分为乙酰甲喹,说明乙酰甲喹目前在水产动物肠炎疾病病原上,至少还没有耐药性。
通过进一步实验和治疗效果观察,表明乙酰甲喹在治疗鱼类肠炎病有其独特之处:
一是由于药物使用还不普遍,在全国范围内至少还没有产生耐药性;
二是药物对肠炎病原菌高度敏感,易杀灭之;
三是该药物极易被肠道吸收,短时间内在肠壁组织形成高浓度,抑制了细菌代谢、繁殖,并且很快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对引起鱼体其他疾病的病原菌也具有杀灭作用,在防治肠炎病的同时,对出血病、烂鳃病等也起到了防治效果;
四是该药物在鱼体内代谢快,消除速度快于磺胺类、喹诺酮类等,作为鱼药使用,药残危害可降低到最低程度。
总之,正确选择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对抓住时机,尽快扼制疾病蔓延,减少损失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