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编--第七章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平有着真诚的愿望,对抗战胜利 后的形势也有清醒的认识。中共中央认为,无论如何,在 当时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是必要的。



1、由于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的愿望。经过多年 战争,人民迫切要求和平,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医治战 争创伤,建设新中国。作为人民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就 应当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2、由于蒋介石的内战部署一时难以完成,党和全国人民 有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局面。即使是暂时的和平,也应该积 极争取,这对于需要作应变准备的革命力量来说,也是有 利的。 3、通过和平谈判,可以使全国人民看清楚国民党反动派 究竟是真要和平民主,还是在这个幌子下实行独裁内战, 这对于提高人民的革命觉悟有很大作用。即使和平不能实 现,我们也可以通过谈判延缓全国内战的爆发,使解放区 军民争得更多时间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合 作,共同向国民党统治集团进行了有 力的斗争,成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二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 地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及原因

各民主党派前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 风顺的。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 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份 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 进步分子”,“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 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因此, 它们前进的过程不能不是同自身内部的某 些错误倾向作斗争、并且逐步克服这些错 误倾向的过程。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相继公开宣告, 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明 确地站到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这是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2)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关系。在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它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它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3)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55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初步形成。
(4)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曲折斗争, 终于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在中国建立了起来。
(5)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由于没有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最终都失败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虽然也经过曲折,但终于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使各族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中国的抗战是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而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是极其野蛮的、充满掠夺和屠杀的罪恶的战争。中国人民就是和如此野蛮无道的法西斯国家交战的。
(3)从战争结果上看,在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铸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与敌人殊死搏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外线作战
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
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
解放军的 战略进攻
内线作战 林彪、罗荣桓率军解放东北
彭德怀、贺龙率军收复延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 各区党委、各纵队发出内部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 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虽然一切决议尚待实行, 即是实行,离开全国彻底民主化还是很远;但是,只要 各党派在全国合法化,人民有了初步民主自由,民主运 动即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不可抗御的力量,破坏封建专 制主义,推动国家继续走上民主化。”并且指出:“中 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 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1]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2年版,第62、63页。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 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 介石的。”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民主人士马叙伦说:“我们以为在共产党方
面,战是他根本不愿意的,因为战是他们的损失;
可是应战是他们不能避免而且愿意的,因为不应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第七章本帖被自考人设置为精华(2008-11-29)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建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

(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

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按照政协决议,真正的国民大会, 应当是在全国停止战争的和平环境 中,由改组后的民族联合政府召开。 1946年“国大”是蒋介石一手包办 的,是伪“国大”
刺的蒋选 此漫介举 次画石总一 选《被统九 举二选、四 。十为副八 年主总年 江席统, 湖。的国 独图“民 脚为国党 戏时民政 》人大府 以所会召 讽画”开 。
党派名称
中国国民党
人 数
8
中国共产党
民主同盟
7
9 5 9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1946年1月 重庆 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民 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 于人民的协议: 改组国民政府
召开国民大会
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整编全国军队
பைடு நூலகம்制定宪法
党中央准备迁到淮安

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一生致力于 国共合作的张治中将军十分高兴。他第三次 到延安时对毛泽东说,润之先生,现在国共 合作和平建国了,你就要到国民政府里去任 职了,因此,你们的党中央应该迁到南京去。 毛泽东笑着回答说,听说南京那里夏天太热, 我怕不习惯,我想迁到恩来的家乡淮安去, 开会就到南京去,平常就住在淮安。
党派名称
中国致公党
成立时间
1925年10月
成立地点
美国旧金山 上海 重庆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同盟
1930年 8月
1941年 10月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5年 12月
1945年 12月 1946年 5月 1947年 11月 1948年 1月
重庆
上海 重庆 香港 香港
天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游行
1946年12月31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暴 游行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美国支持国民党 的内战政策
抗战 胜利 后美 国援 助国 民党 的各 种军 事装 备
美国帮国民党运兵
窃贼和他的老板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1945年8月25 日,中共中央 在对时局的宣 言中明确提出 “和平、民主 、团结”的口 号。
视频:重庆谈判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 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 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 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的代表38人。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 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 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 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 动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战 争 的 第 二 阶 段
1946年11月至1947年 2月的四个月作战, 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 场、晋冀鲁豫战场、 晋察冀战场及东北战 场歼灭国民党军队4l 万余人;国民党军队 占领解放区城市87座, 人民解放军收复和新 解放的城市也是87座。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经过土地制度改革,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 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 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翻身农民支援解放军前线作战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23.8%
76.2% 23% 77% 28.6% 71.4%
城市(座)
敌方 我方
人口(人)
敌方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在 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革 命、反人民的性质。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 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 的性质。
毛泽东指出: “我们必须打 败蒋介石,而 且能够打败蒋 介石”。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三军挺进三军挺进两翼牵制承德承德沈阳辽源长春吉林通化四平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外蒙苦察哈尔独特的军事形势进攻方式青岛开封郑县郑州南京济南西安沙家店延安上海杭州合肥武昌九江江汉口沙土集羊山集石家庄晋冀鲁豫天津北平北京清苑保定察天水宝鸡南阳襄阳太原西柏坡清风店河北包头张家口大连1948年4月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1948年4月解放军总部迁驻1947年11月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晋冀东海黄海渤海山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陕西长黄河徐州解放军进攻方向国民党军队逃跑方向解放区解放军歼敌地点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2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两手策略的原因
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 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 二是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 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 三是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 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图片为毛泽 东赴重庆谈 判时向送行 的人们告别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图为毛泽东 与美国记者 安娜.路易 斯.斯特朗 谈话的地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知识讲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知识讲稿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
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 军
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
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 富
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
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由
·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
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
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
即 “ 五·二○”惨案。以此为标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
正式形成。
·
10、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人民为反
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遭国民党军警镇压。之后,台湾各地各族人民夺取武器,举行起义
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
阶级的联盟。
·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
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
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讲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讲义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

这段历史主要是从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国民党为发动内战的准备时期,也是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和制止内战而不懈努力的时期;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时期;1947年6月至1949年9月,是国民党防守、人民解放军反攻时期。

主要讲四个问题:一是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二是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三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四是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一)美、苏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倚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集中力量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积极向全球扩张。

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美苏的对华政策,给中国政局以巨大影响。

美国政府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有效地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把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视为实现其目的的一大障碍,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

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指令侵华日军等待国民党政府前来接收,而不得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投降。

它以贷款、物资援助及提供服务等名义,继续给国民党政府以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又以遣送日本战俘、帮助国民党政府接收沦陷区等名义,派大批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中国的一些港口和大城市,以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同时出动大量飞机和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和接收人员到各地。

美国政府的种种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综合国力不如美国。

为了集中力量与美国在欧洲抗衡,它在亚洲实行既阻止美国势力扩张,又与美国达成某种妥协,同时尽可能扩展自己势力政策。

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领导人利用美国急于要求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的心理,以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为交换条件,谋求在东北取得不冻的军事港口、贸易港口和铁路交通等优越的权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7

中国近代史纲要7

9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946年 月至1947年 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人民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对 1947 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经过8个月的作战,人民 1946年 月到1947年 1947 经过8个月的作战, 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71 余人,其有生力量大量被歼。 71万 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71万余人,其有生力量大量被歼。 它用于一线攻击的兵力, 1946年10月117旅的最高点下 它用于一线攻击的兵力,从1946年10月117旅的最高点下 降为85个旅。由此, 85个旅 降为85个旅。由此,国民党军丧失了对解放区实行全面进 攻的能力。 攻的能力。其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在短期内消灭人民革 命力量的计划宣告破产。 命力量的计划宣告破产。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打 破。
17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 年台湾二二八起义
1946年6月周恩来看望在下关惨 年 月周恩来看望在下关惨 案中受伤的马叙伦
18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民主党派在抗战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民主党派在抗战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 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1946年 1946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指示中还说:“蒋 19日 中共中央在党内指示中还说: 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 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 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 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 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 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 取和平前途。 取和平前途。”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 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 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 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 表示退让, 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 中国就会变成黑暗世界, 争,中国就会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 送。” ——毛泽东 毛泽东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七章_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七章_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政治上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假和平、
真内战的面目,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根基。
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
影响,逐步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战略思想深入人
心,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有力地配合了解
放区的武装斗争。
第三,在军事上牵制了国民党部分军队的兵 力,使之不能全部投入前线作战,直接配合了军 事战线的作战,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第四,为输送干部支援解放战争,配合人民 军队接管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第二条战线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执 政的借鉴。
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敌人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 解放区。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 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西 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同敌人周旋。 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 战役胜利,歼灭敌军3万多人,从而粉碎了敌 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在山东战场上,陈毅等指挥的华东解放军发动 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 七十四师,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是在独特的形势中以 独特的方式展开。 所谓“独特形势”,捉住战机果断地从战略防御转 入战略进攻,并取得巨大成功。 所谓“独特方式”,即担任战略进攻任务的人民解 放军主力,采取了不要后方,不是正面稳步推进,而 是千里跃进的方式;外线作战和内线作战同时并存, 密切配合,在战略上双方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外线作战
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
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1.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 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在国内,经过抗战的锻炼,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扩大到1亿人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 民主革命的规律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 高度的团结。 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使战后的 中国回复到战前的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老路。
美国
控制中国,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的目标,在于推动建 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其短期目标,首先是“避免 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其 目的: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二是诱使 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三是如果谈判 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美国扶持蒋介石政府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 要支持者,以此稳定它的亚洲战线;二是从“遏制苏联”这个总的战略考虑 和反对人民革命的一贯立场出发,担心“一个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将在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和苏联结成紧密的联盟”,担心中国革命的胜利会对整个亚洲 发生深刻的影响;三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即为了便于使 战后的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场所。 美国当时的主要方法是: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某种程度的改革, 包括搞一点形式上的民主,以争取中间派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诱使或迫使 共产党交出军队,实现中国在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给 予经济、政治、军备等方面的援助,“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最大可能 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 改组后政府为结束国民党“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政府,负有 召集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的任务
• 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立法院负责 • 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
法院 • 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可以制
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 1948.9 毛泽东论述新中国的国体即政权阶级性
• 1949.3 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1. 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2.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
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 政治纲领共同基础: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 民主党派在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上与共产党站在一起,反对国民 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奔走呼号
• 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和支持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 斗争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积极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1947
365 280 174
1948
国民党总兵力 国民党正规军 解放军兵力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合计
战役时间 历时天数
1948.9.12- 52 11.2 1948.11.6- 66 1949.1.10
1948.11.29- 64 1949.1.31
领导人 林彪、罗荣桓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 社会根源和群众基础: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国际无产阶级和群众的支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7章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考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传统的欧洲中心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并逐步形成了两个阵营的对立。

(3)这一格局对战后中国有重大影响:这一格局下,美国确立扶蒋反共政策。

(战后初期,主要体现为力促国民党用和平手段诱骗中共向国民党投降。

当此手段不成,便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2考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渴望国内和平、民主、团结。

(2)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这就使得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命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

(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综合运用)(论述)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建国方案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它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从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尚德机构学术中心主讲老师:程真真关键词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关键词辛亥革命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关键词中国革命新道路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2、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3、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

A形势对国民党不利时,力促国共两党和平谈判B谈和目的不能实现时,帮助国民党打败中共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高涨2、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代表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已经证实行不通)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

第三种建国方案的内容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 (7)

中国近代史纲要 (7)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 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 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 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 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 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 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 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 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 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 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 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 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这个时候“全国绝大多数人民, 这个时候“全国绝大多数人民,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认识了 蒋介石的滔天罪恶, 蒋介石的滔天罪恶,盼望本军从速反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7年 1947年10 10日由毛泽东 月10日由毛泽东 起草的《 起草的《中国人 民解放军宣言》 民解放军宣言》 正式提出了“ 正式提出了“打 倒蒋介石, 倒蒋介石,解放 全中国”的口号, 全中国”的口号, 把创建新中国的 战略任务公开地 提了出来。 提了出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共提出“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
“必须”: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对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 立和人民的彻底解放,必须打败蒋介石。 “能够”: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及美国支持是短 暂的,与人民为敌是长期的;中共领导的解放战 争是爱国的正义的,是受人民拥护的,因此能够 打败蒋介石。
课堂作业:
1.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1947年2月下旬,国民党 限期中共驻南京、上海、 重庆的代表全部撤退。
和谈之门全 部关闭,国 共关系彻底 破裂。
内战爆发初期 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 : 127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是最基本、最 核心的内容。
国歌 国旗 国都 外交政策
国体 政体 组织制度 民族制度
经济政策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主 要 原 因 1.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3.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基 本 经 验
1.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了党的建设。
毛泽东告别延安
1945.8.28毛泽东乘飞机抵达重庆
(一)不得于现在政府 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 题。 (二)不得分期或局部 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 一切问题。 (三)归结于政令、军 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 须以此为中心也。 ——1945年8月29日蒋 介石拟定谈判三原则。
蒋介石的“一石三鸟”之计: 其一,争取时间,调兵遣将; 其二,欺骗人民,获得支持; 其三,制造借口,推卸责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7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教学目的:通过对解放战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教学难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教学时间:2学时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凭借起其执政地位,企图独吞抗战的胜利果实,准备发动内战,同时又以和平谈判进行政治欺骗。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在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等政治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人民对国家前途进行历史选择的关口,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政治主张激烈碰撞,国民党悍然发动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阶级、阶层的人民,经过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

在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上,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人民历史性的选择。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内战爆发前的国共两党经过抗战烽火的锤炼,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成熟、发展起来。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一直高举民族解放的大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发展了自己的力量,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发展到拥有120万党员,120万人民军队的政党,并且同国统区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同抗战前大不相同了。

而国民党政府由于在抗战过程中坚持独裁统治,在战争中后期积极反共,消极抗日,随着抗战胜利的临近,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在消灭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上来,使自己和人民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抗战胜利后,坚持独裁专政,希望采取一切手段消灭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使自己赢得了在政治斗争的主动地位。

在内战爆发前国共两党的主要政治活动有:1、国民党挑拨内战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在获悉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后,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所有该集团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

《纲要》第七章

《纲要》第七章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一)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1、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二)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 同纲领》制定
1、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召开
(1)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2)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 央人民政府及领导人员。
2、1949年9月30日,一届政协会议闭幕,建 国筹备工作胜利完成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2、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 3、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 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 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一)国民党陷入危机的原因
1、国民党政府和官员们贪污腐败 2、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人民意愿 3、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拒绝实施社会改革 4、国民党投靠美帝国主义,具有明显反民族性 质 (二)学生运动的高涨 一二一运动、一二三零运动、五二零运动、 “三反”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采取 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一)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二)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
(三)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格局形成
1.1948年4月30日,中国中央的五 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政协,成 立民主联合政府。 2.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领导 人等发表《对时局的宣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