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假期作业的巧妙设置和有效监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
家庭教育的任务追其根本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提高孩子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任务,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所期望的,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教育,还要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健康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因此,家长要适当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孩子的效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要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说的并不是这个人的智商,而是这个人的品德,因此,家长要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的心理变化,要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或者祖父母都会有一些坏习惯,如,乱扔垃圾、说脏话、没有公共意识等,这就会给孩子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增强孩子的运动意识,以保障身体健康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意识,以增强孩子的身体健康,据了解,许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导致孩子的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差,甚至有些孩子总是体弱多病,这都是不运动导致的,因此,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带着孩子一起出去做运动,锻炼孩子的运动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总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林志敏.试论推动家庭“现代性”:从文化哲学视角浅析中国家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A].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誗编辑王团兰
简论家庭教育的任务
冉新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二堡镇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因此,要明确家庭教育的任务,根据对家庭教育的任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任务;分析
近些年来,因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今的校园里,小胖墩、豆芽菜的学生大有人在,眼睛近视者更是不计其数,体育课堂因各种症状请假的学生也大有人在,面对如此不良现象,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做出进一步的行动,切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那么,如何给学生布置体育假期作业呢?又如何进行有效监督呢?不仅要让学生在假期里能坚持锻炼,更要让锻炼具有实效,将是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

为此,笔者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理解,总结以下几个策略。

一、内容、形式的巧妙设置
1.丰富作业内容,增加选择机会
在暑假作业内容的设计上要丰富充实,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如,体能锻炼:仰卧起坐、俯卧撑、背翘起等;球类: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种跑步:定时跑,1500米,越野跑等;自选项目:跳绳、踢毽子、小区健身器材等。

2.根据学生状况,个性共性结合
每个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暑假作业的设计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在普遍增强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同时,也要兼顾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有技能特长和滞后的学生,做到让每个学生受益。

因此,教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好记录,以便在假期做到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既照顾到班级整体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又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化特长需求,做到个性和共性的结合。

3.设置不同目标,关注学生差异
依据第2小标题所提及的内容,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统一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某一指标,
可能有失科学性。

为此,在
目标的设置上要考虑学生差异因素,依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层次
的目标,该目标的设定以某一学生取得进步即可,进步的程度是通
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当然,要想很精确地完成这项设计,教师必须
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和细致的学生档案记录,清晰地掌握每一名184--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
学生的水平层次,才能在目标的设定上有针对性,也才能最终具有实效性。

4.了解学生资源,开展小组活动
在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后,要求同在一个小区或附近的同学组成练习小组,这样也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抑或是任命一人为小组长,采用组长负责制,对每次的练习情况简要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积极监督的方式。

同时,小组的形式也能避免由于单调枯燥、无监督而半途而废的现象,并且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练习乐趣。

除此之外,班级中学生有技能特长的,可加以放大,开展假期项目技能提升小组,大家一起来和这位有特长的学生学一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氛围,能够持续下去,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强化有效监督
为保障假期体育锻炼能坚持下去,监督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是否科学、是否及时直接影响锻炼的效果。

为此,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手段进行有效监督:(1)制定暑假作业清单,此清单应包括姓名、补差项目、自主项目、素质项目、完成情况、家长评价、前侧成绩、后测成绩等几个维度,见文后表格。

(2)定期进行回访,整个暑假中,约好时间,做两次回访工作,回访的方式可以是QQ群讨论,也可以是短信的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通过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进行情况,并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及时的解答,适当时可对部分学生的作业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为后续的作业的质量做好准备工作。

(3)春节后开学初进行展示和交流。

暑假即将开始的时候,布置好暑假作业的同时,强调春节后的学期初将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进步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既增强学生锻炼的动机,又希望这样的一个展示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编辑王团兰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小学生在课堂发言时常出现结结巴巴、啰嗦反复、语无伦次、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等毛病。

部分学生说话时还不时出现抠手、摸耳、吐舌等不雅动作。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在说话时尽量做到大方得体、从容自若、言谈举止合乎规范呢?
一、小学生说话不规范的原因
一般来说,造成小学生出现上述说话不规范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
一是有心理障碍。

课堂上怕自己口中所述不能为他人所肯定,会招致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因而当众作口头表达时,往往会表现得紧张不安,导致说话张口结舌,零碎语、断断续续,语不成句,语序颠倒。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主要是由于学生缺少语言实践,自信不足造成的。

二是日常语言积累较为欠缺,说话时,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短时间内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形成内部言语,来表情达意。

另外,还有些学生天生性格内向,日常只愿作听众,因害羞不愿当众展示自己。

2.教师方面
一是有时提问方式不当,提问过多、过难或过简单都会影响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不周,课堂上不注重进行语言的反复练习。

例如,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赶进度,一个问题点到即止,没有真正从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考虑进行必要的训练;三是语言训练形式过于单一、老套,难以让学生迅速产生说话动机。

二、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地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小学生展开严格的口语训练:1.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小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
置身公共场所,如果没有发表意见的胆量,讲话时精神紧张、心慌意乱,那么原来准备再好的讲话内容也会丢三落四,不知所云。

为了训练学生的说话胆量,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刻意安排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

演讲的内容不定专题,不定范围,采用自由命题的形式。

演讲时要求学生站到讲台前,挺胸抬头,面对下面的同学进行从不脱稿到脱稿的演讲。

这样的演讲不但能使学生增强胆量、锻炼口才的机会,还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2.注重语音、语态的指导,使小学生养成说话流畅动听、仪态大方等表达习惯
有兴趣爱说话、有胆量敢说话的学生未必都能说得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说话的基本技巧,使学生“会说”。

这里,最为重要的便是说话时语音和语调的训练。

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

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便有较大差别。

因此,指导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就必须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准确辨析同音字、多音字的读音,帮助学生寻找到方言土语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注意说话语气的训练,努力克服学生中存在的语音、语调方面的不可取的发音。

3.注重说话逻辑能力的培养,有效开拓小学生自由表达的思路
训练说话思路,重在训练小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和逻辑性。

课堂上,我总是要求学生凡事先想清楚以后再说;对于较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分出主次前后,说话时语速宜慢不宜急,要言之有序。

这一方面的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结合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发表看法、演讲、辩论等环节进行。

在要求上,可以先让学生看讲稿发言,继而列提纲发言,然后再脱稿发言,最后发展到即兴发言。

参考文献:
林小丽.浅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J].广西教育,2009(24).
•编辑王团兰
注重科学训练,有效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芦武林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