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面试考试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招生面试考试内容
自主招生: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精神气质、学业素养、学习潜能和学业规划。

面试的考查形式主要是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

现在很多学校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法采用较多。

面试试题没有标准的答案。

但是个人对每一道面试试题的反应却直接影响着你的成绩或者小组排名(一些学校通过小组排名确定面试成绩)。

精神气质之类的试题出题范围很广。

主要要考察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对一个高中学生来说表现的“大度”、“阳光”和“合作”就足够了。

大度就是落落大方,比如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往往考官要发现那些同学具有领导气质。

这时承当小组讨论组长的角色更能得到老师的关注。

但是一个小组只有一名组长,这是合作共赢,落落大方的配合也是取得高分的途径。

“阳光”表现在对个人的自信和对社会发展的自信。

因为对一个即将进入大学时代的青年学子来说,总要充满着期待和向上的欲望。

比如去年清华大学的面试试题中要学生讨论“嫦娥绕月工程是不是烧钱工程”。

一般来说面试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但是这里有一个维度就是引导同学更多的从正面看待问题,从正能量的角度反思问题。

这几天柴静的纪录片《苍穹之下》引得了许多人的关注,这是一个关于雾霾的话题。

要知道在几年前北大的自主招生话题中就讨论过这个话题。

从中学生的角度看,这一代人生下来就是要解决象雾霾这样看来无解的难题的。

因为我们的日子毕竟还是要过的。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时候。

其实大家关注一下近几年的自主招生面试试题就知道社会的精英人群对社会问题是非常高度
关注的。

不管是命题的老师,还是哪些优秀的报考名校的学生。

一般来说,敢于参加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的确实非常优秀,他们的知识广度深度也是很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

“合作”意识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迫切要求,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发展才能共赢。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原来就有一个“领军计划”的项目,就是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团队和领军人物。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先生,那是因为钱先生在中国的“两弹一星”的研究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我们看看钱先生领导的中国“两弹一星”项目组里的哪些科学家,哪一个不是自己学科领域的佼佼者。

领导者有时要甘做人梯。

北京师范大学董琦校长本来在心理学领域很有建树,成为北京师长的时候,董校长就说自己可以放弃学术,为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服务。

这就是一种合作精神。

领导者也要有惊人的学识和雅量,大家知道中华书局的金灿然先生,本身就是学问大家,为了出版事业的发展,团结和发现了许多大家专家,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精品图书。

中学生的学业素养体现在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思维的敏捷度上。

比如报考数学专业的学生,老师会问道一些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问题。

代数学最早提出者花拉子米,大数学家欧拉、数学王子高斯、希尔伯特等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

中国当代活跃在高校著名的数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尚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张景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丘成桐教授。

这些老师也是热爱数学的学生应该知道的。

知识的深度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比如化学中摩尔的概念。

学生不仅应该回答摩尔时表示物质量的单位,还能说出摩尔事实上是沟通人类从宏观认识到微观定量认识的桥梁。

对初三和高一数学教材中对函数概念不同表述的理解就能看到学生对函数特点的掌握。

知识的敏捷度事实上是一种快速反应的能力。

如一分钟内说出五种1+1=1
的情况。

这就是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它不是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就是考察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理解。

浙江大学一年的面试试题中问道一刹那有多长。

在网上炒作自主招生面试中的那些奇葩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些问题命题者的意图和查查目标。

学生的学习潜能是自主招生考试时主要考察的目标。

一般来说查查学生对一些领域的真实性兴趣,了解学生对学科前沿的进展情况的掌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能够预测学生的发展,预测学生的学习潜能。

这样的试题很多测谎的味道。

因为我们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迷惑。

有的学生学科成绩很好,大家一定以为他对这个学科很感兴趣,其实事实上不是如此。

他只不过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罢了。

一般来说对学科真正的兴趣体现在对学科知识的关注和探索上。

一个声称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学生,不妨让它分析一下韦庄的词。

因为这不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是会涉猎到这方面的知识的。

这就是自主招生考试没有考试大纲没有命题范围的原因。

因为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多元的。

按照学生自己的发展选拨适合自己学校自己专业的人才才是自主招生本来的定位。

许多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柏拉图、康德、罗素,那么他喜欢的哲学一定就是中学教材中的哪些内容。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问学生看过哪些专业领域的图书。

这是许多同学背了一大堆书名,老师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部有哪些主要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这就是自主招生考试面试真正难的地方。

你根本不能象准备其他考试那样去准备。

你高中阶段没读过的书,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在现场你根本无法回答。

这就要求我们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从上高中开始就要规划学业,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读书。

北京四中就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要读50部相关专业的名著。

所以自主招生的每一分加分后面都有真实的付出。

自主招生考试成熟的经验以后必将是我国高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经验。

所以自主招生考试面试往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你从哪里来?(很简单吧)说说你家乡的风土人情。

(有点难吧)分析形成某种风土人情的自然原因和社会背景。

(真的很难吧)。

你最喜欢哪门学科(超级简单吧)。

说说你对这门学科学科思想的认识(有点难吧)。

举例说明某一学科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很难了吧) 自主招生:面试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回答老师的追问,追问的背后就是自己
的真实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关于面试时考察学生的学业规划的问题。

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学校文化氛围的认同和学生对专业发展的看法。

孟子曾说人生的三大快事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其实作为老师选一个真正能继承自己学术衣钵的传人是很难的。

学生在高中阶段有自己的学业规划,也就是有了从小从事科研工作的童子功。

北京大学面试题中就有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现代许多单位用人特别关注人才的本科学校(就是用人的学位查三代的问题,博士硕士学士)。

今天看了一篇博文说要用5年的时间来准备出国留学,那么用高中阶段三年的时间来准备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应该是必须的。

因为关注自主招生考试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和优秀学生的智慧家长,那么我就说一句选择自主招生就是选择成为社会精英的成才之路,那么我们即必须是自己成为真正的精英。

“既然选择了地平线,那就把背影留给远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