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

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字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

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65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

(重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重点)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会读“蜻蜓展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重点)
4.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难点)
5.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定速度。

(难点)
6.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7.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打电话和接电话,能用上礼貌用语。

8.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巩固复习已学生字。

三、教学方法
1.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2.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形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识字5 动物儿歌
教材来源: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识字朗读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下半学期,已经基本掌握了认字、识字的方法,孩子们对动物比较干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识字认字,才能打到好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 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任务二: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任务三: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任务四: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识字6 古对今
教材来源: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识字朗读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下半学期,已经基本掌握了认字、识字的方法,孩子们对对韵歌比较干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识字认字,才能打到好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 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三、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任务二:能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任务四:能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四、教学过程
7、操场上
教材来源: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识字朗读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2、本单元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鼓励孩子边读边记,诵读成诵,积累语言。

(二)学情分析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的第7课。

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

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了浓厚的识字情景和语言环境,同时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打、拍、跑、足”4个生字。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二类字。

任务二:会写“打、拍”等7个一类字。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的朗读韵文。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8、人之初
教材来源: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识字朗读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2、本单元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鼓励孩子边读边记,诵读成诵,积累语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下半学期,已经基本掌握了认字、识字的方法,但在朗读课文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拖音,一字一顿等,因此在这方面,教师应着重引导,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方面。

(三)教材分析
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

第一个片段讲述了教育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字。

2.认读“初夏、初始、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得变调规律,联系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认8个词语
任务二:会写“之、远”等7个字。

任务三: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词语。

任务四: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完成目标二)(评价任务四)
7.我会写。

之习
(评价任务一)
8.加偏旁,组成新字。

斤+()﹦
目+()﹦(评
价任务二)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