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李根平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站收治的3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定眩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并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应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7(015)021
【总页数】2页(P80-81)
【关键词】定眩汤;老年科;眩晕
【作者】李根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血防站中医内科,丰城3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医内科学》常将患者眼花或者眼前发黑等症状称为眩晕,患者感觉外界景物或者自身旋转,出现头晕的感觉。
症状较轻时患者闭目休息不适感消失。
病症较重的患者出现旋转不定、无法站立的症状,并伴有明显的恶性、呕吐、出汗症状,更为严重时患者出现昏倒的情况。
中医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以及患者个体当时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本质的反映,它以相应的症、舌、脉、形、色、神表
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病势等病机内容。
证候积分或指数,即用综合指数方法对证候进行定性定量的记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临床治疗中老年性眩晕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
多数老年人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
中医治疗中的辨证及选方变得更为复杂。
临床治疗中,老年性眩晕的主要症状为患者出现平衡紊乱、失衡感及眩晕感,多数患者睁眼时有晃动感并伴有显著的恶性头晕、耳鸣及呕吐感。
患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将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对老年性眩晕患者进行干预,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如何切实、有效地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症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研究的重点。
相关研究表明,定眩汤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分析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站收治的36例老年性眩晕
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各18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1~82岁,平均为(68±2.5)岁其
中轻度患者11例,中度患者4例,重度患者3例。
研究组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61~83岁,平均为(69±2.45)岁;其中轻度患者9例,中度患者6例,
重度患者3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规
定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合并患有颅内肿瘤的患者不在本研究之列。
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肾功能等异常症状,无患有血液性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广东世信
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24),口服,12 mg/次,3次/d,连续治疗
15 d为1个疗程。
予以研究组患者定眩汤治疗,药方如下:黄芪60 g,巴戟、升麻各10 g,丹参、白芍药、杜仲各15 g,牛膝、山萸肉、代赭石(先煎)、石决明(先煎)各30 g,生地黄、山药各20 g,以上诸药用水煎煮,1剂/d,1次/d,连续服用15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为检验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分别取2组患者
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时肘静脉血4 mL,分析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中医诊断疗效标准》为准。
2组临床疗效的评定主要依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判定。
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耳鸣、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在75%及以上。
有效:患者接受治疗中后,其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中
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在30%~75%。
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变化,且中医证候下降程度不足30%,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所有计数资料用(n/%)
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 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等指标显著下降,研究组患者的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如表1所示。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接受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的积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如表2所示。
2.3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组治疗后显效率为55.56%(10/18),有
效率为38.89%(7/18),无效率为5.56%(1/18),临床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38.89%(7/18),有效率为38.89%(7/18),无效率为
22.22%(4/18),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
2组数据比较,P<0.05。
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及多发疾病,老年性眩晕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临床治疗中老年性眩晕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地增加。
病发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出汗、耳鸣、恶心呕吐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患者的发病时间不等,短至几分钟,长达数小时。
该病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甲磺酸倍他司汀属于新型的血管扩张药,其具有良好的血管扩张作用,但在老年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由于老年人多种基础病并存,单纯的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性眩晕患者具有一定的不足,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毒副作用。
中医学理论认为老年性眩晕患者是典型的中风、眩晕病症,其具体治疗应从帮助患者定眩及滋补肝肾为主[1-2]。
本研究中使用的定眩汤,配合多种药物治疗患者,其中的黄芪具有补气、
行气、通络的功效。
牛膝、杜仲、巴戟等具有补肝祛风及补肾强筋的功效。
代赭石、石决明、山萸肉等具有平肝降压、息肝风的功效。
生地黄及丹参可帮助患者活血、凉血。
山药具有健脾的功效,药方中诸药合用,具有显著的行气通络、滋补肝肾及养血功效[3]。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定眩汤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等,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中采用定眩汤进行老年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在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
牛膝中含有的多种皂苷类成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具有活血的功效。
而丹参具有帮助患者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采用定眩汤治疗后,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集聚指数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中老年性眩晕患者治疗采用定眩汤可明显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因此,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4-5]。
【相关文献】
[1]胡献国.眩晕的中医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2(011).
[2]张元兴.温中定眩汤[J].江苏中医药,2013(7):16.
[3]段红莉.刘玉洁治疗眩晕经验[J].河北中医,2010,32(9):1285-1286.
[4]杨晓南,邴俊林.定眩汤治疗眩晕[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5):494-496.
[5]茅斌斌.定眩汤治疗中老年眩晕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