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15142_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 第3期
海洋开发与管理
151
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廖凯1,娄小波1,张迪2
(1.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科 东京 1088477;2.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收稿日期:2022-08-03;修订日期:2023-02-24
基金项目:T h i sw o r kw a s s u p p o r t e db y J S TS P R I N G ,G r a n tN u m b e r J P M J S P 2147.作者简介:廖凯,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经济学
摘要:推进水产养殖现代化,是保障粮食安全㊁提升全人类福祉的重要途径之一㊂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经济体,中国的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对全球而言意义深远㊂日本红鳍东方鲀产业养殖起源较早,技术水平较高,制度管理较为成熟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借鉴日本的红鳍东方鲀养殖技术,对中国水产养殖现代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㊂现阶段,日本红鳍东方鲀种苗繁育中,种苗场主要利用全人工育苗技术保障种苗的稳定生产,且已成功开发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新品种㊂养殖模式有网箱养殖和工厂养殖,主产地以开放式网箱养殖为主,利用配合饵料进行育肥养成㊂在河鲀养殖产业的制度管理方面,各地区实施标准化养殖户认证制度㊂认证制度为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了基础,从而保障养殖利润,为科研创新及推广新市场提供动力㊂中国红鳍东方鲀养殖的生产方式以资源依赖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存在着养殖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差别化不明显等问题㊂为升级中国河鲀养殖产业乃至海水鱼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出加强原创技术研发㊁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促进产业升级建立产业绿色发展策略,培育国内市场等建议㊂关键词:日本;红鳍东方鲀;海水鱼养殖;产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F 303;S 9;P 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3-0151-08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o fT i g e rP u f f e r
F a r m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nJ a p
a n L I A O K a i 1,L O U X i a o
b o 1,Z H A N G D i
2
(1.G r a d u a t eS c h o o l o fM a r i n e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o k y o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o -k y o 1088477,J a p a n ;2.C o l l e g e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S h a n g h a i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130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J a p a n s t i g e r p u f f e r a q u a c u l t u r e h a s h i g h l e v e l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w e l l -d e s i g n e d r e g
u l a -t o r y f r a m e w o r k .A t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a g e ,a r t i f i c i a l b r e e d i n g i sw i d e l y u s e d f o r e n s u r i n g t
h e s t a b l e s u p p l y o f j u v e n i l e f i s h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a l s od e v e l o p e dn e ws p e c i e sw i t hh i g h e r a d d e dv a l u e .T h e r e a r e t w oa q u a c u l t u r es y s t e m s :o p e nn e t p e ns y s t e m a n dl a n db a s e da q u a c u l t u r es y s t e m.C a g e f a r m i n g h a sb e e nw i d e l y u s e d i nt h em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 ,f a r m e dt i g e r p u f f e rw e r e f e d w i t hc o mm e r c i a l p e l l e t f e e d .I nt e r m so f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m a n a g e m e n to f t h e t i g e r p u f f e ra q
u a c u l -t u r e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f a r m e r c e r t i f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 w a s i m p l e m e n t e d i ne a c h r e g
i o n ,w h i c hh a d p r o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5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v i d e d t h eb a s i s f o r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r e g i o n a l b r a n d,t h u s s a f e g u a r d i n g t h e p r o f i t,a n dm o t i-v a t i n g i n n o v a t i o n s i n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a n d m a r k e t e x p a n s i o n.I n C h i n a,t i g e r p u f f e r
a q u a c u l t u r e i s s t i l l r e s o u r c e-d e p e n d e n t a n d l a
b o r-i n t e n s i v e.T h e r ea r es e v e r a l p r o b l e m sn e e dt o
b e s o l v e d,s u
c ha s l o wl e v e l o f f a r m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p r o d u c t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D r a w i n g l e s s o n s
f r o m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i
g e r p u f f e r a q u a c u l t u r e i nJ a p a nw o u l d
h e l p t oo p t
i m i z e t h ed e v e l o p-m e n t m o d e o ft i g e r p u f f e r a q u a c u l t u r e a s w e l l a s f i n f i s h m a r i c u l t u r ei n C h i n a.S e v e r a l 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p r o p o s e d,s u c ha s: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p r o m o t e i n d u s t r i a l u p g r a d i n g;e s t a b l i s h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d o m e s t i cm a r k e t.
K e y w o r d s:J a p a n,T i g e r p u f f e r,F i n f i s hm a r i c u l t u r e,I n d u s t r y a n a l y s i s
0引言
红鳍东方鲀(T a k i f u g ur u b r i p e s),隶属鲀形目(T e t r a o d o n t i f o r m e r s)㊁鲀亚目(T e t r a o d o n t o i d e i)㊁鲀科(T e t r a o d o n t i d a e)㊁东方鲀属(T a k i f u g u),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日本㊁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1]㊂因其野生资源稀少,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昂,在中国北方地区,日本四国及九州地区形成养殖规模㊂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数据显示,1980 2002年,日本红鳍东方鲀的养殖产业迅速发展,从1980年的69t 上升至2002年的5231t;而后,河鲀养殖产业进入稳定期:2003 2019年,产量一直保持在3700~ 5000t,目前日本河鲀养殖产业年产值达85.5亿日元[2]㊂日本是世界上红鳍东方鲀最主要的生产国和最大的消费国,也是中国养殖河鲀的主要进口国之一㊂日本河鲀养殖产业目前产量稳定,产业链完整,质量管理体系齐全㊂中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首位[3],但在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其在养殖技术以及培育消费市场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㊂
推进水产养殖现代化,是保障粮食安全㊁提升全人类福祉的重要途径之一㊂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经济体,中国的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对全球而言意义深远㊂日本红鳍东方鲀产业养殖起源较早,技术水平较高,制度管理较为成熟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借鉴日本的红鳍东方鲀养殖技术,对升级中国水产养殖现代化进程有一定借鉴意义㊂在以往的水产养殖产业分析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基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规模,养殖模式,养殖技术水
平等角度,分析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参考[3-6]㊂本研究在分析日本红
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并借助统计数据,对日本河鲀养殖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中国河鲀养殖产业乃至水产养殖产业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及质量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㊂
1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1.1养殖历程概要
日本是最早研究红鳍东方鲀人工养殖的国家,从开始养殖到形成一定养殖规模,历经44年㊂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由政府水产研究机构主导,解决养殖的相关技术难题㊂该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㊂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33 1972年), 1933年,山口县水产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短期蓄养试验[7];1954年,长崎县水产试验场利用人工孵化技术首次培育了第一批河鲀种苗;1964年,山口县海水养殖中心成功实现了种苗的量产,为河鲀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7];1972年,养殖河鲀首次进入大阪中央批发市场进行销售[8]㊂在推进河鲀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业者和消费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㊂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73 1978年), 1973年,由人工种苗培育而成的河鲀成鱼得到市场的认可,吸引了新的养殖户加入该行业,香川县和爱媛县两地兴起河鲀养殖热潮[8]㊂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79 1997年),河鲀养殖过程中的育苗技术,饲养技术逐渐获得突破,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廖凯,等: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153
1997年养殖河鲀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5961t㊂在育苗技术方面,长崎水产试验场于1979年首次利用自然成熟的野生亲鱼进行采卵,1989年靠天然亲本采卵的种苗生产技术逐渐成熟,1993年首次利用养殖河鲀作为亲鱼,成功开发了全人工育苗技术㊂在饲养技术方面,1983年,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针对河鲀互残问题,开发河鲀剪牙技术㊂1996年,长崎主产区因为剪牙等养殖技术的改良,养殖经营趋于稳定㊂1997年,长崎当地的大菱鲆养殖业者利用原有设施,通过利用液氧,开始了河鲀的工厂化养殖[8]㊂
第四阶段,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推进阶段(1998年至今),1996年,熊本地区河鲀养殖业者因为使用福尔马林对鱼进行杀菌消毒,其残留物导致附近养殖的珠蚌大规模死亡㊂河鲀的病害防治技术开始引起重视,1999年用于河鲀的寄生虫鱼药(主要成分为4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入市场㊂2003年,日本开始禁止养殖过程中使用福尔马林,与此同时,熊本开始推行河鲀生产履历制度㊂2006年,长崎也开始推行标准化养殖认证制度,规范河鲀养殖,保障食用安全[8]㊂在此之后,日本的河鲀养殖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趋势㊂
1.2种苗生产情况
在河鲀繁育方面,由于养殖技术的普及推广,靠天然亲本采卵育苗所生产的苗种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㊂为解决河鲀苗种供需矛盾,现阶段,日本的河鲀种苗场主要利用全人工育苗技术保障种苗的稳定生产㊂根据日本A q u aC u l t u r eN e t w o r k 报告的河鲀种苗相关数据来看,1994 1999年,日本河鲀种苗场维持在45~50家,种苗年产量从1994年的1300万尾逐步增加到2300万尾[9]㊂随着种苗培育技术和种苗质量的不断提高,种苗的平均价格保持稳定,产业总产值也趋于稳定㊂种苗场会根据当时的成鱼市场价格情况,判断养殖户是否会扩大养殖规模,从而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图1)㊂
目前日本红鳍东方鲀种苗场一共有15家,其中私人种苗场有12家,公立种苗场有3家㊂种苗年产量在2020年下降到538万尾㊂
长崎当地以综合水
图11994 2020年日本红鳍东方鲀种苗场和
种苗数量变化情况
F i g.1 T h en u m b e r o f h a t c h e r i e s a n d t o t a l s e e d l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s i n J a p a n f r o m1994t o2020
产试验场为主生产并推广河鲀全雄苗种,产量约30万尾㊂虽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速度与其性别相关性不高,但是雄鱼的精巢被视为不可多得的美味,其售价要高出一般养殖河鲀的20%左右[10]㊂推广全雄种苗,对于提高养殖收益,增强当地河鲀养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学术意义㊂
1.3养殖产量及价格变动情况
根据日本海面渔业生产统计调查[11]以及渔业产出额统计数据[2],1980 2020年日本红鳍东方鲀的养殖产量变化以及1993 2020年养殖河鲀的平均单价(日元/k g)的变动趋势如图2所示㊂整体看来,养殖总量在1980 1997年呈波动上升趋势, 1997 2020年逐渐下降稳定,保持在年产量4000t 左右㊂1993 2000年,养殖河鲀的价格相对较高,维持在2800~4400日元/k g,一直能维持在较高价位的原因主要是野生河鲀捕捞量的锐减,20世纪70年代野生红鳍东方鲀年产4000t,而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年产不足1000t,虽然目前日本国内针对恢复野生资源采取了种苗放流和禁渔等措施,但是野生河鲀资源仍没有得到恢复[12]㊂2001 2014年,养殖河鲀的价格由2525日元/k g 下降至1600日元/k g左右,主要原因有:①中国红鳍东方鲀的大量出口,提高了日本市场养殖河鲀的供给量,2001年,日本本国生产量加上来自中国的进口量,总供给量高达9000t;②虽然低价格给河鲀进入大众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2003年,由于长崎一带有大量养殖业者使用福尔马林驱除寄生虫,日本政府紧急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日本养殖河鲀的检验,禁止在养殖过程中使用过福尔马林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5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
图21980 2020年日本养殖红鳍东方鲀产量和
平均单价变化
F i g.2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a v e r a g e p r i c e o f f a r m e d t i g e r
p u f f e r i n J a p a n f r o m1980t o2020
的河鲀鱼上市,导致2003年日本河鲀市场供给量减少,价格略有回升[12];③河鲀本身属于非必需品,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日本本土对其需求下降, 2009 2014年,河鲀的平均批发价格维持在1800日元/k g左右㊂长期的价格低迷,使得一部分养殖户退出或者缩小养殖规模,产量从2014年的4902t下降到2015年的4012t,供给量的缩小导致养殖河鲀价格的上升,2015 2019年,日本本土的河鲀产量维持在3800t左右,价格也上升至2300日元/k g;④2020年,日本河鲀的产量和价格同时下降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从当年3月开始采取自肃管制手段,餐饮业受到重创㊂加之外国游客减少,关西部分河鲀料理店关闭,河鲀市场需求减少,一些养殖户因此退出该行业或者转换养殖品种[13]㊂
1.4养殖模式
日本河鲀养殖模式主要分为蓄养和全生命周期人工养殖两种㊂蓄养,该模式是将捕捞的野生亲鱼放到人工环境中进行喂养,通过亲鱼自然产卵获取种苗,进行养殖㊂饵料主要以杂鱼(玉筋鱼等)为主㊂1959 1962年,主要集中濑户内海(福井县和冈山县)的河鲀蓄养业的发展达到巅峰,一共有35家养殖户,放养45万尾亲鱼㊂1963 1964年,由于野生亲鱼的捕捞量下降,其价格激增,濑户内海的放养数量锐减,从1963年的30万尾下降到1964年的5万尾㊂1987年,福井县的尾数只有数千尾㊂由于其品质更接近野生河鲀,销售价格也和野生河鲀相近㊂20世纪90年代,价格为6000~1万日元/k g,2000 2008年,价格为4000日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价格下降至2000日元,在此之后,蓄养河鲀养殖户退出经营,目前市场上只有野生河鲀和养殖河鲀这两个种类[8]㊂
全生命周期人工养殖模式主要分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㊂网箱养殖主要利用10mˑ10m的钢铁框架网箱,深度根据养殖场水深决定,一般为5~ 8m㊂网衣一般为化纤网㊂河鲀的工厂化养殖主要以流水养殖为主,循环水养殖占极少一部分㊂根据2018渔业普查数据[14],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户共计200户,按养殖模式划分,网箱养殖占87.50%,工厂化养殖占9.50%,2.50%的经营体同时采用两种养殖模式㊂按养殖规模划分,养殖设施面积在100~1000m2范围的小规模养殖户占35%, 1000~5000m2范围的中等规模养殖户占54%, 5000m2以上的大规模养殖经营体占11%㊂整体来看,养殖户的使用面积占养殖设施面积的88.64%,大规模养殖经营体的使用面积在85%左右,比中小规模养殖户存在更多的增产或者调整生产计划的空间,对短期的市场风险有很高的耐受力㊂表12018年日本河鲀养殖不同规模的养殖户基本情况T a b l e1B a s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t i g e r p u f f e r f a r m s i nJ a p a n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c a l e i n2018
养殖规模
养殖户
数量/

网箱养
殖户数
量/户
工厂化
养殖户
数量/

网箱养
殖设施
平均面
积/m2
工厂养
殖设施
平均面
积/m2
使用面
积占设
施面积
比例/
%
兼业比
例/%



100m2以下852*******.0075.00
100~300m219190181088.3278.95
300~500m21615137939298.2281.25
500~1000m22723468777697.0974.07中


1000~2000m2494351400117691.7463.27
2000~3000m2403912280160095.8055.00
3000~5000m2191433697276491.2284.21大


5000~1万m2131037176660088.8684.62
1万m2以上97141269741284.8577.78
根据日本海面渔业生产统计调查[11],2003 2020年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主要集中在长崎㊁熊本以及大分等地,2020年三地养殖产量分别占总养殖产量的49.78%㊁14.77%以及7.93%㊂200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廖凯,等: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155
2020年长崎和熊本两大主产地的产量变动主要有以下特征:长崎的养殖产量占比一直维持在54%左右,年均产量为2271t;熊本的产量占比一直维持在14%左右,年均产量为576t㊂长崎的河鲀生产量变动趋势和日本养殖河鲀的整体供给变动趋势基本相似,这意味着其他地区历年来的产量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成鱼供给㊂
表22018年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户数量及养殖面积情况T a b l e2T h e a m o u n t a n da v e r a g e s c a l e o f t i g e r p u f f e r f a r m
i nJ a p a n i n2018
养殖统计日本长崎熊本大分河鲀养殖户数量/户200831814
河鲀养殖专业户数量/户592910
河鲀养殖兼业户数量/户141431314
网箱养殖户数量/户17578155
网箱养殖总面积/m2639054433409379843940平均网箱养殖面积/(m2/户)365255572374657
工厂养殖户数量/户19528
工厂养殖总面积/m260673140301642419802平均工厂养殖面积/(m2/户)3193280654752200
养殖户平均产量/(t/户)20.8328.3529.0618.86 2018年日本渔业普查数据显示[14],2018年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经营体共有200户,其中141户为兼业户,他们在养殖河鲀的同时也养殖其他品种或者从事捕捞业㊂专门养殖河鲀的只有59户,其中长崎有29户,熊本有1户㊂按养殖模式分,87.50%的养殖户采用网箱养殖模式,9.50%的养殖户采用工厂养殖模式,只有6户同时采用网箱和工厂养殖模式㊂依据表3可得,长崎网箱养殖户的平均养殖规模是熊本网箱养殖户的两倍,而熊本工厂养殖户的平均养殖面积是长崎的两倍㊂熊本的3家工厂养殖户(其中一家同时采用网箱养殖和工厂养殖模式)采用的都是工厂流水养殖模式,通过水泵直接抽取海水,并在养殖水体中注入液氧以保持养殖水体的含氧量㊂日本河鲀养殖户的平均年产量为20.83t,长崎地区的平均年产量为28.35t㊂
1.5养殖河鲀管理制度
在河鲀养殖产业的制度管理方面,各地区实施标准化养殖户认证制度㊂由当地第三方机构审查养殖户的苗种来源㊁养殖记录状况㊁药品残留情况等,通过审查的养殖户会被当地以及当地渔协组合
联合会认证为标准化养殖户㊂以长崎地区为例, 2005年11月起,当地开始为可以生产安全无毒的养殖户提供认证,第三方审查机构委员由当地大学教授㊁综合水产试验场场长㊁消费者团体以及流通团体代表组成㊂首先,养殖户提交申请书㊁养殖记录(饵料,鱼药以及渔网防污剂等的使用记录)㊁种苗购买收据等材料;然后,当地海水养殖协会以及渔协审查书面资料;最后第三方审查机构委员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最终审查报告评定合格的养殖户并颁发认证㊂认证后每年会再进行一次现场调查,不合格的养殖户会被取消认证㊂2021年,长崎地区一共有43户河鲀养殖户通过认证,其中九十九岛渔协有10户,新松浦渔协有17户,橘湾渔协有8户[15],当地基本上所有的河鲀养殖户都通过了该认证制度㊂
标准化养殖户认证制度有利于规范当地河鲀养殖产业,对于批发商而言,完整的养殖记录能保证养殖河鲀质量安全,降低交易风险㊂对消费者而言,认证委员会的审查有利于降低他们对养殖河鲀食品安全的顾虑㊂总体来说,认证制度能促进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㊂除此以外,认证制度有利于规范区域品牌及其商标㊂区域品牌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市场竞争,这是实施产品差别化贩卖策略商标使用,在熊本县和长崎县的部分地区,只用通过认证的河鲀养殖户才能使用区域公用品牌㊂
2日本河鲀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技术不足
日本的河鲀养殖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发展至今,由于河鲀本身特性和技术不足,在河鲀产业化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河鲀生性凶猛,互残行为经常发生,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大量死亡㊂为了避免互残,需要对河鲀进行一年2~3次的剪牙操作,比起其他鱼种养殖更耗费时间和人工㊂二是河鲀的行动缓慢,容易感染寄生虫㊂即使定期给河鲀进行药浴,也是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㊂目前针对河鲀的鱼药种类很少,河鲀如果感染上瘦脊症等寄生虫病,肠内组织会被寄生虫破坏,无法调节渗透压㊂病鱼的排泄物也会导致其他鱼被传染,由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5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
于没有针对瘦脊症的专业治疗方法,如果养殖场发生寄生虫感染,基本很难彻底解决㊂三是因为河鲀不能一次性摄入大量饵料,其投喂模式往往是一天2~3次,从而导致劳动效率低下㊂由于需要剪牙和药浴,很难通过引入自动化养殖设备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㊂四是投喂河鲀的饵料主要是配合饵料,其成分主要以进口鱼粉作为蛋白质来源,而进口鱼粉随着捕捞量的下降,价格持续上升,养殖成本也因此受到影响㊂由于河鲀不是必需品,如果河鲀的价格上升,销量自然会下降,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不变的局面㊂五是河鲀养殖网箱一般设在靠近陆地的近海,抗风浪能力弱,如果发生赤潮,很难安全地移动到外海㊂就算成功移动到外海,由于需要专业的拖船来拉动网箱以及重新安放固定网箱的锚,这部分的开销比较高,另外这在制度上也是不被允许的㊂
2.2制度不足
日本相关部门对于鱼类养殖经营体的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㊂主要的问题是养殖业的进入壁垒㊂2018年12月,日本政府在临时国会上通过了‘渔业法修正案“,该法律在2020年12月开始实施㊂养殖许可有5~10年的有效期限,有效期限过后,需要再次申请㊂根据之前的制度,只有当地渔协内部成员,或者70%以上都是当地渔民的企业,或者由当地7位以上渔民成立的企业在通过申请后才能获得养殖许可㊂并且在许可有效期之后,按照相应排序,如果有比原有养殖户排序更高的申请者申请成功,原有养殖者就不能获得养殖许可,这种制度阻碍了养殖业的长期稳定发展㊂2020年12月后,根据改革后的管理制度,如果原有养殖户有效利用水域的话,他们可以优先获得养殖许可,之后才是能对当地水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的加入者[16]㊂改革后的政策虽然有利于原有养殖户,但对新加入者的要求较为严苛㊂而大部分既存养殖者年龄较大,且缺乏后继者,随着原有养殖户不断退出行业,当地养殖业只会不断萎缩㊂
2.3对策
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方面需要突破㊂由于日
本河鲀网箱养殖场靠近陆地,且难以移动,养殖底质不断恶化,在水温上升时病害频发㊂从技术角度出发,如果可以提高养殖场抵御灾害能力,例如采用抗风浪网箱在外海开展养殖,有利于改善养殖环境,从而提高河鲀的成活率㊂另一种是在主产地利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养殖水体杀菌消毒,定期清除残饵,从而减少寄生虫感染概率,降低养殖风险㊂另外,结合自动给饵系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㊂从制度角度出发,日本的水产养殖政策主要是保障当地渔民的权利,但是由于制度限制,原有养殖户不能根据需求移动养殖场以及扩大养殖规模,阻碍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㊂如果允许计划退出养殖行业的原有养殖者出售自己的养殖许可以及原有养殖设施,或者以自己的技术和原有设施出资入股,将有助于维持乃至扩大养殖业规模㊂另外对不宜继续开展养殖的区域实行阶段性休养,更换养殖品种,可能有助于改善底质环境,从而提高经济效益㊂
3中国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
中国红鳍东方鲀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采取土池养殖,在冬季将养殖的河鲀移入越冬室越冬㊂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箱养殖和工厂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在养殖过程中推广应用㊂目前主产地主要集中在辽宁㊁山东和河北㊂以2016年发布的‘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为界,在此之前,国内的养殖河鲀主要出口韩国和日本,2006年中国养殖河鲀在日本河鲀最大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占37.90%,由于日本在2006年5月29日开始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增加国内养殖河鲀出口的生产成本和检测费用,通关速度减缓,企业出口效益下降,市场份额减少[17],2009年占比下降到16.40%[12],根据日本进出口贸易数据的估算,2009 2015年,从中国进口的养殖红鳍东方鲀占日本市场总供给量(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量+中国进口量)的13%~17%,销售金额占8%~ 16%㊂2016年,由于日本养殖产量较低,从中国进口的河鲀占比上升至20%[18]㊂在2016年以后,由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廖凯,等:日本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157
于土池养殖成本更低,目前主要是河北地区的养殖户从大连的养殖企业购入越冬后的种苗进行养殖,所以2019 2020年,养殖重心逐渐由山东和辽宁转
向河北㊂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图3显示了2008 2020中国红鳍东方鲀的养殖产量㊂
图32008 2020年中国红鳍东方鲀的养殖产量
F i g.3 P r o d u c t i o n t r e n do f f a r m e d t i g e r p u f f e r
i nC h i n a f r o m2008t o2020
中国红鳍东方鲀养殖产业发展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配合饵料的应用程度较低,养殖户只在越冬阶段采用配合饵料,其余养殖阶段仍以投喂冰鲜饵料为主㊂二是生产方式以资源依赖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主要采用冰鲜饵料,很难导入自动投饵系统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㊂北方地区冬季水温低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来保持水温㊂池塘养殖为了提高水体含氧量也需要经常使用增氧机和水泵㊂三是针对河鲀的鱼药种类较少,养殖风险较高㊂四是由于产品差别化不明显,养殖利润不高,缺乏进行科研及推广新市场的动力㊂五是国内市场由于开放不久,仍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开拓,河鲀鱼的市场定位㊁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等均缺乏系统研究[7]㊂
4借鉴与启示
4.1加强原创技术研发㊁先进技术引进,促进产业
升级
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养殖河鲀的附加价值,提高养殖户的收入水平㊂提高种苗存活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养殖户的净收益水平㊂日本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投入大量人力㊁财力和物力力求解决河鲀养殖技术难题,在研发新品种以及提高种苗存活率方面取得一定成就㊂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等公共教育科研机构,及时转化河鲀种苗的研究开发成果,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河鲀种苗,稳定了产业发展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解决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对保障河鲀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㊂但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可以借鉴日本现有的研究成果,引入高质量苗种,适合网箱养殖的配合饵料等㊂但是由于自然气候原因,两国主要的养殖模式不一样,日本河鲀网箱养殖模式对中国河鲀养殖模式借鉴意义有限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我国原创技术研发能力㊂首先,针对河北地区的池塘养殖模式,应加强太阳能发电系统和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研发,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㊂然后,针对河北和辽宁地区工厂化养殖模式的越冬室,由于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加热水温,开发节能型增温系统(例如,空气源热泵),利用保温隔热材料提高越冬室保温效果,有利于降低越冬阶段的能源消耗以及水体增温成本㊂
4.2建立绿色发展策略,培育国内市场
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是减少养殖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又能生产出质量安全水产品的科学理念[19]㊂2016年有条件放开河鲀鱼市场
后,国内市场处于缓慢的上升期,虽然通过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批准的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和加工企业可以确保河鲀的食用安全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消费者仍然认为河鲀有毒而不敢食用[5]㊂标准化养殖户认证制度有利于规范河鲀养殖户生产经营行为,公开透明的养殖记录能保障养殖河鲀质量安全可追溯性,在养殖河鲀的市场流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㊂除此以外认证制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消费者对养殖河鲀食用安全的顾虑,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㊂因此,完善标准化养殖认证制度,在扩大国内需求以及开发海外新市场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㊂
区域品牌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市场价格稳定,保障基本的利润空间,在健全河鲀养殖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而区域品牌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产品差异是否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开发改善河鲀肉质和口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