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CT技师)试题(网友回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CT技师)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下述颅脑CT(江南博哥)检查中必须拍摄骨窗的是()。

A.常规颅脑扫描
B.急性脑梗死
C.脑血管瘤
D.颅脑病变侵犯到颅骨
E.脑血管畸形病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骨窗是以选取骨组织CT值为窗位所设计的显像序列,从而对骨组织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楚。

怀疑病变侵犯到骨骼时必须拍摄骨窗。

[单选题]2.不会影响CT图像质量的是()。

A.X线剂量
B.X线的光谱特性
C.被扫物体的透光性
D.扫描层厚
E.扫描床的大小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X线剂量、X线的光谱特性、被扫物体的透光性以及扫描层厚等因素均会影响CT图像质量。

扫描床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患者送入预定或适当的位置上,与CT图像质量无关。

[单选题]3.常规颅脑横断面CT扫描最常用的基线是()。

A.OML
B.RBL
C.SML
D.FHP
E.EML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颅脑、五官扫描的三条基线是:听眶线(RBL),听眦线(OML)和听眉线(EML)。

OML基线是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是常规颅脑横断面CT扫描最常用的基线。

[单选题]5.关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密度组织中的低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高
B.低密度组织中的高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低
C.CT扫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是不可避免的
D.在同一层面中,不同密度的组织CT值均化现象
E.高档CT机,不存在部分容积效应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部分容积效应是指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数值代表相应单位组织全体
的平均CT值,它不能如实反映该单位内各种组织本身的CT值。

无论何种CT 机,均不可避免部分容积效应的发生。

[单选题]6.X线影像信息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

A.X线
B.胶片
C.增感屏
D.被照体
E.影像增强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X线在到达被照体前不具有任何的医学信号,只有当X线透过被照体时,受到被照体各组织的吸收而衰减,使透过后的X线强度分布呈现差异,从而形成X线的信息影像。

X线影像信息传递过程中被照体是信息源,X线是信息载体。

[单选题]7.与DR相比,CR最大的优点是()。

A.可数字化存储
B.实现资料共享
C.可使图像对比度转换
D.具有多种图像处理技术
E.可与原有X线摄影设备匹配使用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CR是在传统X线摄影装置基础上改进而来,它是利用IP板替代了原有的胶片暗盒,可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DR则是完全数字化的产品,完全改变了传统X线胶片摄影过程。

[单选题]8.目前常见的非晶硅FPD多采用什么作为闪烁体?()
A.碘化铯
B.氧化钆
C.碘化铅
D.碘化汞
E.碲化镉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非晶硅FPD属于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它主要分为两类:碘化铯+非晶硅、荧光体(硫氧化钆/铽)+非晶硅。

由于荧光的散射效应在荧光体上更为明显,而碘化铯晶体具有的柱状结构可有效降低散射。

因此,目前常见的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多为碘化铯+非晶硅型。

[单选题]9.医学影像主观评价的最新方法是()。

A.NEQ
B.DQE
C.RMS
E.ROC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ROC曲线是医学影像主观评价的最新方法。

NEQ、DQE、RMS和MTF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为影像客观评价的手段。

[单选题]10.用以表达“不带电粒子在单位质量物质中,向次级带电粒子转移的能量”的物理量是()。

A.照射量
B.吸收剂量
C.比释动能
D.当量剂量
E.有效剂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不带电的间接电离福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辐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带电粒子(X线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把能量转移给释放出的次级带电粒子;第二阶段是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通过电离、激发把能量转移给物质。

第一阶段的结果用比释动能表示,第二阶段的结果用吸收剂量表示。

[单选题]11.常规双下肢CTA扫描延迟时间是()。

A.5s
B.10s
C.25s
D.45s
E.65s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常规双下肢CTA扫描不使用团注测试情况下扫描延迟时间一般为
25s;使用团注测试则根据测试来确定延迟时间。

[单选题]12.关于低剂量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用于正常人群的病变筛查
B.低剂量要慎重使用
C.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低剂量扫描
D.每例CT检查都要尽可能采用低剂量
E.应用低剂量检查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低剂量CT检查大大降低了受检者的X线辐射剂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低剂量扫描。

应用低剂量检查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慎重使用。

低剂量扫描可用于正常人群的病变筛查以及某些病变的复查。

低剂量CT检查图像噪声增加,图片质量降低,不是所有CT检查都首选低剂量。

[单选题]13.CT增强扫描前受检者应禁食()。

B.4h
C.8h
D.12h
E.24h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CT增强扫描检查前需禁食3~4小时。

非腹部CT扫描患者主要是为了防止注射对比剂后发生呕吐反应而将胃内容物误吸到呼吸道造成窒息。

腹部CT扫描的患者,除上述原因外,禁食还可更好地显示消化道。

[单选题]14.消除IP的影像可采用()。

A.强光照射
B.水洗
C.紫外线
D.X线曝光
E.定影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潜影的处理由低能量激光束扫描来实现,俘获电子从发光中心释放出来形成可见光,然后由光导装置采集引至光电倍增管。

残余俘获电子可被高强度可见光清除,消除后IP板又可以再次使用。

[单选题]15.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由大变小的顺序是()。

A.骨、肌肉、脂肪、空气
B.骨、脂肪、肌肉、空气
C.肌肉、骨、脂肪、空气
D.骨、肌肉、空气、脂肪
E.肌肉、骨、空气、脂肪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按骨、肌肉、脂肪、空气的顺序由大变小。

这一差别即形成了X线影像的对比度。

[单选题]16.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人员受照射时间行为()。

A.屏蔽防护
B.时间防护
C.距离防护
D.主防护
E.副防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个人累积的吸收剂量与受照射时间有关,所受照射时间越长,个人累积的剂量就越大。

尽量缩短人员受照射时间行为时间防护。

[单选题]17.颅脑CTA检查时,成年人对比剂用量为()。

A.50~100ml
B.50~150ml
C.100~150ml
D.50~200mI
E.30~50ml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颅脑CTA检查成年人一般用量为100~150ml,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ml/kg。

[单选题]18.CT机主计算机的功能不包括()。

A.进行CT值校正及插值处理
B.控制和监视扫描过程
C.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
D.控制自动洗片机程序
E.控制图像重建程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CT主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可进行CT值校正及插值处理、故障诊断和分析,控制和监视扫描过程以及控制图像重建程序。

自动洗片机程序由打印系统控制。

[单选题]19.CT检查前,病人自己做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A.申请单
B.预约登记本
C.病人自己理解
D.其家属的交代
E.“病人须知”预约单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CT检查前病人主要依据“病人须知”预约单做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单选题]20.人体各个系统中,产生X线对比度最佳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
B.泌尿系统
C.生殖系统
D.呼吸系统
E.循环系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呼吸系统中,肺部气体与血液、肌肉以及骨骼的组织密度差别很大,产生X线对比度最佳。

[单选题]21.颅脑增强扫描时实质期扫描延迟时间是对比剂开始注射后()。

A.31~40秒
B.41~50秒
C.51~60秒
D.60~70秒
E.71~80秒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颅脑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是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6~20秒,实质期为60~70秒。

[单选题]22.仰卧位病人欲获得正位定位相时,其球管或检测器官应在几点钟位置?()。

A.1点钟
B.3点钟
C.4点钟
D.9点钟
E.12点钟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仰卧位病人欲获得正位定位相时,其球管或检测器官应在12点钟位置。

[单选题]23.数字X线摄影(DR)的优势不包括()。

A.量子检出率(DQE)
B.动态范围
C.成像速度
D.开发成本
E.影像质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DR是完全数字化的产品,完全改变了传统X线胶片摄影过程,平板探测器经X线曝光后即时将X线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计算机进行处理,是一套全新的数字X线机,其开发成本更高。

CR是在传统X线摄影装置基础上改进而来。

[单选题]24.CT机房的工作环境要求不包括()。

A.电源功率大,频率稳定
B.符合磁屏蔽要求
C.保持40%~60%的相对湿度
D.清洁、防尘的工作环境
E.保持18~22°的室温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MR机房工作环境需要符合磁屏蔽要求。

[单选题]25.胰腺CT多期扫描口服对比剂稀释液的作用是()。

A.防止患者虚脱
B.清洁肠道
C.充盈胃、十二指肠
D.稀释对比剂
E.降低对比剂副作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胰腺CT多期扫描前口服对比剂稀释液的作用是充盈胃、十二指肠,形成良好的对比。

有效克服部分容积效应,避免产生伪影,使扫描图像能更好将胃肠及其他相邻脏器区别开来。

[单选题]26.高压滑环与低压滑环技术的区别不包括()。

A.低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机架内
B.低压滑环机架内的高压发生器与球管一起旋转
C.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扫描机架外
D.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不与球管一起旋转
E.无球管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过程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滑环的传导方式:可分为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

对于低压滑环来说,它的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机架内,高压滑环则完全是在机架外部进行设立的;低压滑环机架内的高压发生器与球管一起旋转,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不与球管一起旋转;高压滑环通过滑环传递产生X线的电压达上万伏,而低压滑环通过滑环传递给X线发生器的电压为数百伏。

高压滑环一般采用小型的、高频发生器,并且高压发生器不安装在旋转的机架上。

低压滑环的X线发生器须装入扫描机架内,要求体积小、功率大的高频发生器。

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加速,减速,停止的过程都是完全相同的。

[单选题]27.肺野部的评价重点是()。

A.主气管
B.左右支气管追踪
C.心脏、横膈部相重叠的血管影
D.对血管(肺纹理)向肺野外带末梢的连续追踪
E.肺门阴影结构可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胸部后前位影像质量的诊断学要求标准,肺野部的评价重点是对血管(肺纹理)向肺野外带末梢连续追踪的评价。

[单选题]28.有关X线发生效率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与管电压无关
B.与管电流无关
C.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D.诊断用X线的发生效率为30%
E.与特征X线的波长有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产生X线所消耗的总能量与阴极电子能量之比,称作X线发生效率。

η=KV2ZI/VI=KVZ,式中V:管电压,Z:靶物质原子序数,I:管电流,K:系数。

诊断用X线的发生效率约为10%。

[单选题]29.CT使用螺旋扫描,图像质量不如非螺旋扫描的部位是()。

A.胸部
B.腹部
C.颈部
D.头部
E.盆腔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头颅常规检查采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CT图像。

[单选题]30.人眼能识别的灰阶一般不超过()。

A.10个
B.20个
C.40个
D.60个
E.80个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图像的显示由一组灰阶组成,一般而言,人眼识别灰阶的能力有限(一般不超过 60个灰阶)。

[单选题]31.目前,CT显示系统灰阶显示的设定一般都不超过()。

A.64灰阶
B.128灰阶
C.256灰阶
D.512灰阶
E.1024灰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目前,CT显示系统灰阶显示一般不超过256个灰阶。

[单选题]32.关于模拟影像与数字影像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拟影像中点与点之间是连续的
B.数字影像是由散的数字量组成
C.数字信号不可以转换成模拟信号
D.模拟信号可转换成数字信号
E.数字影像可以进行后处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连续变化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或模拟量。

由模拟量构成的图像称为模拟影像。

数字影像则是将模拟影像分解成有限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中图像
密度的平均值用一个整数表示。

数字成像系统也称为离散系统。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以互相转换,完成这种转换的元件是数/模(D/A)转换器。

[单选题]33.检查床定位精度性测试频度是()。

A.每周一次
B.每月一次
C.每季度一次
D.每半年一次
E.每年一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检查床定位精度性测试频度为每月一次,检查床定位误差多见于检查床定标误差,偶尔也可由软件因素引起。

[单选题]34.下列可以引起放射状伪影的情况是()。

A.患者自主运动
B.患者不自主运动
C.患者身上携带金属物
D.设备运行不稳定
E.投影数据转换误差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伪影可以分成两大类:患者造成的伪影和设备引起的伪影。

①由患者造成的伪影多为运动伪影。

人体内不自主器官的运动和检查时患者的体位移动可形成条状伪影;患者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可产生放射状伪影;在软组织骨的边缘也可产生条纹状伪影。

②设备系统伪影如探测器之间的响应不一致,可造成环状伪影;投影数据测量转换误差,可导致直线状伪影;另外,采样频率较低也可产生直线状伪影,射线硬化则可产生宽条状伪影。

[单选题]35.心脏冠状动脉CTA无法诊断出的是()。

A.冠状动脉狭窄
B.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评估
C.冠状支架术后复查
D.肺动脉栓塞
E.肺心病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心脏冠状动脉CTA适应证:冠状动脉各种先天性变异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闭塞的检测和诊断;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评估与术后支架复查;心功能分析;肺动脉栓塞以及心脏各类肿瘤的检测等。

肺心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病史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单选题]36.CT图像中,窗宽(400~2000HU)通常用于()。

A.骨骼
B.颅脑
C.肝脏
D.膀胱
E.乳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宽窗宽(400~2000HU)通常是用于组织密度差别较大的部位,如肺、骨骼;窄窗宽(50~350HU)往往是用来区分组织密度较为接近的部位,如颅脑、肝脏、膀胱及乳腺等部位。

[单选题]37.去除CT扫描野金属物的目的是()。

A.防止贵重物品丢失
B.防止金属物品吸入机器内
C.避免产生图像伪影
D.增加患者舒适度
E.降低扫描剂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由于金属物体和人体组织密度差别极大,一起扫描时会出现沿着金属物体呈放射状排列的伪影。

[单选题]38.肾脏增强扫描分期包括()。

A.平扫+动脉期+静脉期
B.平扫+门脉期+实质期
C.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
D.动脉期+静脉期
E.动脉期+排泄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肾脏增强扫描通常扫描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

扫描延迟时间为40s(皮质期),60~90s(实质期),240s(排泄期)。

[单选题]39.腹部CT检查前口服稀释阳性对比剂的目的()。

A.观察肠道分泌功能
B.保护粘膜不受射线损伤
C.明确被观察部位与胃肠道之间的关系
D.观察肿物是否因为胃肠道阻塞
E.观察胃肠道内肿物形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腹部CT扫描前口服对比剂稀释液的作用是充盈胃肠,形成良好的对比。

有效克服部分容积效应,避免产生伪影,使扫描图像能更好将胃肠及其他相邻脏器区别开来。

[单选题]40.高千伏摄影范围是()。

A.25kV~50kV
B.60kV~90kV
C.90kV~110kV
D.120kV~150kV
E.150kV~220kV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高千伏摄影,是用120kV以上的管电压产生的能量较大的X线,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影像的一种摄影方法。

常用范围120kV~150kV。

[单选题]41.以下需要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的是()。

A.心包囊肿
B.肺孤立结节
C.脑梗死病灶
D.腹膜后血肿
E.多发肝囊肿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高分辨率CT扫描由于分辨率高,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小,对结节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的显示更清晰,故对临床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的肺部结节性病灶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单选题]42.有关CT数据采集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螺旋CT没有数据采集通道
B.单层螺旋CT只有一个数据采集通道
C.多层螺旋CT有多个数据采集通道
D.数据采集通道又称数据采集系统
E.多个数据采集通道可进行不同的组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单层螺旋CT或非螺旋CT扫描机,通常只有一个数据采集通道(或称数据采集系统),而多层螺旋CT则有多个数据采集通道,它们之间根据层厚选择的需要,通过电子开关切换,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数据采集的输出和层厚的组合。

[单选题]43.关于常规副鼻窦扫描参数选择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标准FOV
B.层厚5mm
C.层距5mm
D.了解薄的骨壁是否破坏可改用1.5~2.0mm薄层扫描
E.薄层扫描时要比常规扫描降低条件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副鼻窦扫描采用标准FOV,层厚5mm,层距5mm,了解骨壁是否破坏或怀疑脑脊液鼻漏者,可改用1.5~2.0mm薄层扫描,薄层扫描时剂量高于常规扫描。

[单选题]44.属于对X线照射“高感受性组织”的是()。

A.脑
B.关节
C.口腔黏膜
D.淋巴组织
E.肝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淋巴组织、生殖腺以及造血组织等都属于对X线照射“高感受性组织”。

[单选题]45.与普通X线检查比较,不属于CT特点的是()。

A.X线散射线少
B.可进行图像后处理
C.空间分辨力好
D.无其他组织器官重叠
E.真正的断面图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T与普通X线检查比较,其X线散射线少,可进行后处理,断层成像无组织重叠。

由于普通X线是直接成像,无需后期转换,所以普通X线空间分辨力高于CT。

[单选题]46.单层螺旋CT扫描的主要缺点是()。

A.产生阶梯状伪影
B.增加病灶遗漏
C.纵向分辨率下降
D.对比剂利用率降低
E.内插预处理增加噪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与非螺旋CT比较,单层螺旋CT扫描的主要缺点:层厚敏感曲线增宽,使纵向分辨力下降;可出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图像质量;另外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能适应长时间、高输出量扫描的X线管,以及X线管的热容量和冷却率。

[单选题]47.与DSA影像质量无关的是()。

A.成像方式
B.摄影条件
C.摄影体位
D.后处理技术
E.对比剂批号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DSA影像质量主要受成像方式、摄影条件、摄影体位以及后处理技术
等因素影响。

对比剂批号代表每批对比剂的号码,与成像质量无关。

[单选题]48.CT螺旋扫描和非螺旋扫描最大的不同是()。

A.曝光时间
B.扫描层厚
C.准直宽度
D.数据的采集方式
E.图像的后处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CT螺旋扫描和非螺旋扫描最大的不同是数据的采集方式。

非螺旋扫描使用逐层采集法,螺旋扫描采用容积数据采集法。

[单选题]49.颅骨正位成像技术标准不包括()。

A.使用滤线栅
B.标称焦点≤0.6mm
C.总滤过≥2.5mmAL当量
D.SID:150cm
E.滤线栅R≥10:1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摄影设备使用带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标称焦点≤0.6mm;管电压70~85kV;总滤过≥2.5mmAL当量;滤线栅R≥10:1;摄影距离SID:100~120cm;曝光时间<100ms。

[单选题]50.下列CT扫描机架旋转属于部分扫描的是()。

A.540°旋转扫描
B.450°旋转扫描
C.405°旋转扫描
D.360°旋转扫描
E.240°旋转扫描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X线管和探测器阵列围绕人体旋转扫描一个层面所需的时间称扫描时间。

根据扫描时间不同,常见的有全扫描(360°扫描),其他还有部分扫描(小于360°扫描)和过度扫描(大于360°扫描)。

[单选题]51.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A.屏气期间心率变化过大
B.严重心律不齐
C.屏气配合不理想
D.对比剂浓度不够
E.窦性心率整齐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冠状动脉CTA扫描一般在窦性心率整齐时进行,期间需要患者屏气
配合,心率变化过大、心率不齐以及对比剂浓度不够都会影响图像质量。

[单选题]52.胸部后前位立位的摄影距离是()。

A.100cm
B.110cm
C.120cm
D.150cm
E.180~200cm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胸部后前位立位的摄影距离为180~200cm。

[单选题]53.CT图像的显示矩阵通常为()。

A.40962
B.20482
C.10242
D.5122
E.2562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显示矩阵为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像素数目。

为了保证显示图像的质量,显示矩阵一般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CT图像的显示矩阵通常为10242。

[单选题]54.与非离子对比剂的亲水性相关的因素是()。

A.渗透压
B.碘含量
C.颗粒数量
D.羟基数量
E.羧基数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分子结构对比剂的亲水性和亲脂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若羟基分布均匀且无羧基者,对比剂的亲水性强,其化学毒性低;反之,其化学毒性就高。

若对比剂的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弱,引起反应的机会较多,或引起的反应较重。

碘原子本身有亲脂性,亲脂性越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毒性就越大。

故非离子型对比剂在其化学分子结构中都增加了亲水性而减少了亲脂性,使其毒性明显降低。

[单选题]55.不属于常用的灌注术语是()。

A.灌注量
B.组织血容量
C.组织血流量
D.平均通过时间
E.各相同性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各相同性名词的出现源于多层螺旋CT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主要指心脏冠状动脉的CT扫描。

[单选题]56.CT透视功能主要用于()。

A.代替X线透视
B.穿刺定位
C.扫描前定位
D.定量分析
E.定性分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CT透视是一种连续扫描成像的CT装置,主要被用于活检穿刺定位。

常用的非螺旋CT和螺旋CT的最大缺点是无法做到实时显示,这给穿刺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单选题]57.显示肺门区的最佳横断层面是()。

A.第2胸椎
B.第3~4胸椎
C.第4~5胸椎
D.第6~8胸椎
E.第8~10胸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显示肺门区的最佳横断层面是第6~8胸椎。

[单选题]58.不属于增强扫描的是()。

A.双下肢CTA
B.冠状动脉CTA
C.口服碘对比剂肠道造影
D.肺动脉CTA
E.肝脏多期扫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并进行CT扫描的检查称为CT增强扫描。

口服碘对比剂肠道造影不属于增强扫描。

[单选题]59.提示冠状动脉有严重的斑块负荷时,其钙化积分为()。

A.积分为0
B.积分为8~10
C.积分为80~100
D.积分为150~200
E.积分大于400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为0时,表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可能性极小;大于0而小于250时,表明有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可能性;积分大于250时,
说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可能性极大。

[单选题]60.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扫描技术的“两快一慢”()。

A.快速扫描,快速重建,慢速注药
B.快速注药,快速扫描,慢速重建
C.快速注药,快速重建,延迟扫描
D.快速注药,快速扫描,延迟重建
E.快速注药,快速扫描,延迟扫描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两快是指注射对比剂速度快和起始扫描时间快,一慢是指检查的时间要足够长(延迟扫描)。

主要用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以及肝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单选题]61.调制传递函数简称为()。

A.MTF
B.RMS
C.DQE
D.SNR
R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调制传递函数简称为MTF,可以客观地对影像质量做综合评价。

[单选题]62.影响影像颗粒度的因素不包括()。

A.X线量子斑点
B.摄影部位
C.IP的感度
D.平板探测器的DQE
E.摄影条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颗粒度与摄影条件(X线摄影三参量kV·mA·s的输出)、IP的感度、X线量子斑点以及平板探测器量子检出率(DQE)等因素有关。

摄影部位不影响影像的颗粒度。

[单选题]63.泌尿系结石的CT增强扫描,最易明确判断结石梗阻时期的是()。

A.动脉期
B.静脉期
C.排泄期
D.毛细血管期
E.肾盂肾盏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泌尿系结石的CT增强扫描,在排泄期,更容易发现结石的部位,且三维图像处理的显示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