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_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教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 (2022河南模拟)张謇以《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为纱厂取名“大生”,指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可以从中深深感受到张謇() A. 深厚的文化素养 B. 局限于轻工业发展 C. 爱国利民的情怀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举一反三
1.1直接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2022滨州)聂耳在1932年2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一天花几个钟头苦练基本练习,几年、几十年后成为一个小提琴家又怎样?你演奏一曲贝多芬的奏鸣曲能够兴奋起、可以鼓动起劳苦大众的情绪吗?不对,此路不通!早些醒悟吧!”材料反映出聂耳()
A. 追求艺术的完美
B.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C. 努力成为小提琴家
D. 致力创作大众音乐
2. (2022江苏模拟)下图是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A. 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临时政府重视民族工业发展
D. 面粉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3. 英美烟草公司在各种渠道排斥南洋公司(民族卷烟企业),还增加新品牌来抵制其发展。

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诉讼南洋公司“三喜”牌香烟涉嫌侵权,并多次想要吞并南洋公司。

这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 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C. 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D. 遭到官僚主义摧残
4. (2022北京)下表是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单位:辆)。

这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
A. 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
B. 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
C. 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
D. 变化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
5. (2021安徽)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 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

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
4 763人,占学生总数的19.8%。

这反映出()
A. 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 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 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 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6. (2022广东模拟)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A. 对侵略者的厌恶
B. 中西交融的情形
C. 全盘西化的态度
D. 天朝上国的心理
纵横学史·新角度试题
7. [小切口·棉花](2022北京模拟改编)棉花的生产、贸易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12分)
材料一唐玄宗时期,棉花由西域开始转向中原移植。

因棉织品质地好、舒适度高、吸水通气性能优良,得到百姓的喜爱。

宋朝时期,棉花制成的衣服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多地出现,元代以后的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引导民众种植棉花,逐渐确立了棉花经济作物的地位。

——摘编自王铭《棉花历史漫谈》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英正常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李鸿章于1878年筹建……1912年后更名为三新纱厂。

因外有日厂挤压,内部管理陈腐,多年负债,1931年三新纱厂抵押给英商汇丰银行,后卖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成为申新第九棉纺织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大量机器被破坏毁损。

1954年上海的申新各厂先后申请公私合营。

——摘编自龚树标《艰难卓绝的历程——纪念上海机器织布局125周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棉花在中国古代逐渐确立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因素。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棉织品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中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变迁历程,概括中国近代棉纺织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

(4分)
全国视野趋势新题
8. [美育]下面两幅图展示了我国近代女性服饰的演变。

这反映了()
A. 社会思潮日益开放
B. 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
C. 新式礼节纷纷出现
D. 西方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

1. C
1.1B
2. A
3. 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美烟草公司”“排斥”“抵制”“诉讼南洋公司‘三喜’牌香烟涉嫌侵权”“多次想要吞并南洋公司”可知,材料体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A项符合题意。

4. A【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32年的北平,既有西方传入中国的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又有传统的人力车、马车与骡马大车,反映了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A 项符合题意。

5. C
6. B
7.(1)棉花引入中原种植;棉织品受到百姓欢迎;统治者的重视、引导等。

(任意两点,4分)。

(2)变化:由滞销到畅销。

(2分)原因: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分)
(3)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

(4分) 8.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