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走进非洲与美洲》教案【范本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走进非洲与美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非洲与美洲的音乐,感受这两个洲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2、结合图片,认识具有特色的乐器,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的音色体验当地的人们歌舞时的心情。

3、学唱黑人或印第安人的民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非洲黑人音乐和欧洲音乐的结合体。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居世界第三位有七百多个不同的民族。

现代不少学者甚至认为, 非洲有可能是人类的真正摇篮.非洲的音乐非常古老,乐种非常丰富,但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影响,非洲的音乐在显示了个性之后,共性也显而易见。

如鼓乐中的节奏多由单纯的节奏不断 " 交替 " 或” 冲突” 而产生丰富的变化 ,旋律则与语言音调紧密结合。

(二)、欣赏非洲民间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画面)
1、《马达加斯加竹筒琴演奏》
(1)作品简介: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岛,岛上盛产竹子,当地人利用竹子发明了演奏方法特殊、声音极为优美的竹筒琴.这种琴长约一米四,有搪瓷杯那样粗,一般张有十三条弦,琴身大,还可增装琴弦,琴弦的头尾固定在竹筒的两端,绕竹筒一圈,然后按音的高低用很小的竹段 (琴码)分隔成长短不一的弦段。

最长的弦在中间,亦即最低的音在中间,再向左右排列音阶,用双手抱着演奏。

(2)欣赏作品。

2、《我的祖国》
(1)加纳简介:
加纳国在西非洲南部, 濒临几内亚湾,人口1048万,国内有阿散蒂人、莫西人等。

1471年葡萄牙人侵入,掠夺黄金 ,沿海一带被称为黄金海岸.1901年全境沦为英国殖民地,人民备受奴役,至1957年独立,1960年成立加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除黄金外,该国的可可产量为世界第一位。

(2)作品简介:
《我的祖国》表达了加纳人民热爱祖国之情、保卫祖国之心,祝祖国繁荣之愿。

全曲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歌颂了加纳优秀儿女为祖国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英勇精神。

这一部分的节奏,采用弱拍的后半拍起:颇有动力感。

第二部分表达了加纳人民决心努力学习文化、掌握知识, 把祖国建设成繁荣乐园的美好愿望。

节奏改用切分和强拍后半拍起,重音的移位 ,更有力量、更具前进感。

(3)欣赏作品。

3、《津巴布韦拇指钢琴演奏》
(1)姆指钢琴简介:
姆指钢琴有人称之为”非洲音乐的灵魂”。

在欧洲白人到达非洲之前,这种乐器已经存在,它是津巴布韦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乐器,流传于非洲许多国家.常见的姆指钢琴是以数根制作过的铁条, 按
长短比例排列在一个开口的空心于葫芦上,这个葫芦就是共鸣箱。

也有用木盒、木板或罐子等作共鸣箱.铁条是发音的琴键,尺寸大小不同,铁条琴键的数量也就不同,通常最长的键是最低音.姆指钢琴有单排键、双排键和三排键的。

使用时捧在手上用两个大姆指演奏。

它携带方便,音色清脆,很有特色,受到非洲人民的喜爱。

(2)欣赏作品。

4、《纳米比亚弦弓弹唱》
(1)简介:
一个民族的乐器经常与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直接相联,也是这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地球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非洲有些民族稍落后于世界潮流,所以从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就到非洲掠夺,贩卖奴隶长达四个世纪,一亿黑人被掠走、被杀害。

从乐器制造与运用来看,非洲的某些特色乐器尚保留着先民的痕迹,像弓形的弦鸣乐器, 中国古代有笙筷(汉、唐曾盛行),西欧有竖琴,但非洲的不少地方尚留存着古老的用狞猎弓直接作为乐器的形态。

(2)欣赏作品。

(感受一下非洲古老弦弓演奏的音乐的风味。

)
5、《拍手舞》
坦桑尼亚在非洲算是比较大的国家,濒临印度洋,人口有1600多万,绝大多数是属斑图语族,喜爱歌舞。

歌舞时拍手击节也是一大特色,教材选用的拍手舞是较热烈、较简单的一种。

(三)、欣赏北美民间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画面)
(师):北美只两个大国 ,但加拿大人口不多,只有2000多万,多半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占总人口的44.6%)和法国移民的后裔(占28.7%),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只占总人口的2.5%,所以该国的音乐主要是外来音乐的衍变。

本地民歌也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同时影响了外来音乐的变化,像《晒稻草》就有英法民歌的某些特色.
1、《晒稻草》
2、《白桦林好地方》
3、《深深的河》
(1)作品简介: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黑人光语言就有700种之多 ,信仰也不同,像拜教、基督教、伊斯兰等教所占人数比例就不小,他们对“主”、"天国”非常虔诚,至死不渝.不少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后,对故土的怀念依然十分强烈,而且一代一代的人都继承这一传统。

所以在美国黑人区才会流行着《深深的河》这样的怀旧歌曲。

全曲比较简单,主要音调重现四次:这音调很特殊,在平稳的级进中,稳定了三次的主
音突然八度跳进,突出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中间部分音区较高,切分音的使用,使问句很突出,到 "天国"处是全歌最高音,呼喊着、向往着”安宁”:因为黑人初来美洲的地位,所以结束部分仍然是平稳的级进,平静地结尾。

(2)欣赏作品。

4、《Jambala ya(什锦菜)》
《什锦菜》是美国著名的乡村音乐作品,已在全世界流行,也有了中文译词,我们选择英语演唱的音响,目的有两个:一是想让学生在欣赏时听到原汁原昧的乡村音乐;二是与英语课协同,让学生体验一下用英语唱乡村歌曲的快乐。

(四)、欣赏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画面)
[师]: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这一地区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属于欧洲的拉丁语系。

16世纪前,古代的美洲印第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和印加文化,音乐是这些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三大文化区域的音乐各具特点:玛雅人的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常使用敲击乐器;木鼓、竹筒及海螺和葫芦制成的摇铃,是阿兹台克人的创造;印加人则以善于演奏排箫和竖笛著称。

从16世纪初开始,拉丁美洲各地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欧洲移民带来欧洲的音乐,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于是, 印第安音乐、欧洲音乐以及非洲黑人音乐的继续发展和相互吸收、融合, 形成了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多样化的特色.
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灵魂。

除源于欧洲的圆舞曲 (华尔兹)外,现在世界上主要流行的舞蹈大都产生于这一地区,如古巴的伦巴、阿根廷的探戈、巴西的桑巴等.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很有特点,风格鲜明,式样丰富,具有充沛的活力、沸腾的热情和浪漫的情调。

1、《多巴哥钢鼓合奏》
(1)作品简介:
钢鼓乐队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民间乐队,最初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流传整个美洲地区.乐队由多种形制的钢鼓和其他打击乐器组成。

优秀的钢鼓乐队能演奏加勒比海地区的民间音乐,甚至还可演奏欧洲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其演奏风格节奏强烈、情绪激动。

钢琴多为私人制作。

乐手们集中演奏时,像狂欢节一样的兴奋。

(2)欣赏作品.(这些金属打击乐器全部由不锈钢打制而成,它们的不同音色、不同音响所造成的热烈气氛,是多巴哥人民热情豪放性格的再现。


2、《牙买加民谣》
(1)作品简介:
牙买加是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人口仅208万,黑人占多数,黑白混血人种也不少。

因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民多喜好音乐,歌舞风格多样。

这首民谣是妇女们集体歌唱的曲目,带有幽默、风趣的情绪;也像是男女狂舞之前的”邀舞" 歌谣,可男女边歌边舞。

舞蹈动作极为简单。

(2)欣赏作品。

3、《尼加拉瓜假面舞》
(1)作品简介:
戴一个假面具唱歌跳舞的这种形式,几乎全世界各洲都有,如中国古代的储舞、唐朝时的”代面”、欧洲的假面剧、假面舞会等。

但尼加拉瓜的这一组假面舞别具特色。

假面舞是尼加拉瓜西部的节日歌舞。

每年11月,多格达地区的人民穿上节目盛装,戴上假面具,和着伴奏载歌载舞,以赞美城市的守护神.面具极肥大,裙子衣服也很丰满;音乐好像是欧洲风格,没有印第安人的遗音;伴奏乐器以木琴为主,另有两个木吉他,音乐中常出现即兴和弦音;舞者主要是脚步的动作,舞步小、细碎,于与脚的动作简单,两人对舞时有些配合的姿态,如相望、招呼等。

(2)欣赏作品。

4、《哥伦比亚新音乐组合》
(1)作品简介:
哥伦比亚的音乐很多源于西班牙,也有非洲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传统。

这组乐队中有吉他,它是西班牙最流行的乐器,后来也成了哥伦比亚的民间乐器。

另有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竖琴 (Arpa),它的共鸣箱较大,弦短的地方是箱大的部分(竖琴的高音弦处是箱体尾部 ,较小),可能也是当地民间的乐器。

演奏时音乐节奏特别活跃,乐手间的配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旋律不甚明显,高音吉他随手的上下拂动不停地奏响,低音声部较明显。

(2)欣赏作品。

5、《拉丁美洲排箫三重奏》
(1)排箫简介:
排箫:是世界上较常见的乐器,中国在先秦叫籁,罗马尼亚叫纳伊,但这些都是多管乐器,籁就多达29管。

拉丁美洲的排箫是印第安人流传下来的古老乐器,在秘鲁称为 "安塔拉”,玻利维亚称 "西库”。

几乎世界上所有排箫均是用多根竹管并排联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管一音,像图片上只有三管、五管的排箫较少见。

因为音少,所以拉丁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区域的国家,如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在排箫演奏时均由多人手持大小不同的乐器一块演奏,增宽了音域,增加了表现力,图片中有一管八根较粗的竹子制成的排箫,是低音乐器,它要吹入大量的气方能发声,在世界各地均不易见到. (2)欣赏作品。

四、课堂总结:
自从1619年第一批黑人被贩卖到美国后,非洲的民间音乐就对美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北美音乐是本地印第安音乐、非洲黑人音乐和欧洲音乐的结合体,虽然原居民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欧洲的移民和黑人的加入,也使拉丁美洲的音乐具有混血儿似的多样化特色,但拉丁美洲的舞蹈音乐反过来对现今的世界舞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