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北洋军阀的统治》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
,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从这个意义上来 讲,护国运动胜利了。但是,护国运动并未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更没有摆脱帝国主义 对中国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还远未完成,所以,依然失败了。然而,护 国运动说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 史的惩罚。从另一方面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888年: 武装侵略西藏,占领亚东。 1890年:迫使清政府承认哲孟雄(锡金)归英国保护 1893年:中英《藏印条款》开放亚东为商埠 1903--1904年:发动侵略西藏的战争,占领拉萨。 1906年:签订《续议藏印条约》,承认英国在西藏的很
多特权,也肯定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主权。 1911年:英国策动亲英分子的武装叛乱,宣布“独立”, 1912年北京政府派军入藏,英国威胁北京政府停止进军西藏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溥仪继承帝位,袁世凯 终于在1909年1月,被开缺下台。袁世凯下台后,回河南彰德洹上 村购建“养寿园”,似乎不关心政治,实际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政 治活动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洹上村远景
垂钓亭
养寿园大门
袁世凯在隐居地洹上村的养寿园中垂 钓
红叶馆
洗练泉
乐静楼
养寿堂门前景象
袁世凯称帝采取了哪些手段?两面派手法,唱
拥护共和的高调,行独裁专制之实。政治暗杀手段,武力镇压,先 发制人,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独断专行 ,解散国民党、国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使其独裁专制披上合法外衣。
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是什么?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
洋军;帝国主义的支持(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例, 目的在于换取日本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袁世凯在思 想文化领域推行“复古尊孔”,为复辟大造思想舆论。
责宋 任
临时约法
袁
内
法院 国会 总统
阁
制
内阁
限制总统 削弱国会,总统独 陆 海 内 外 交 财 司 教 农 工
军军务 交通 政 法育林 商
权力 ( 政揽大府权,各准备部复)辟
刺杀宋教仁案
签订“二十一条”
袁世凯专权
明确指出: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 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 峙状况。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 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 》,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 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从而导致 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
军人集团”,“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 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1894年冬清政府为建立新
军在天津小站招募丁壮训练新军,定名为“定武军”。1895年,小 站练兵由袁世凯接任,改名为“新建陆军”人数七千。袁世凯为培 植自己的军阀势力,加紧了对“新建陆军”的控制,网罗和培植党 羽,先后把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拉入“新建陆军” ,又将原“定武军”将领段芝贵、曹锟、卢永祥等分别委以重任, 为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奠定了实力基础。
1912——1919年5月的中国工人罢工斗争
年代
罢工次数
1912
14
1913
11
1914
11
1915
8
1916
17
1917
23
1918
30
1919(5月以前)
19
各地报刊对早期工人罢工的报道
1917年6月16 日,天津 《民国日报》 登载的上海 晋錩丝厂女 工罢工的消 息
再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后的 反帝斗争
“一战”
发展实业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1912--1919年 间中特别国是民19族15年资因反对 本“主二抵义十制一进日条一货”,步而提掀倡起的 发展 国货运动。
“一战”期间, 欧洲帝国主义
实业救国国家暂时放松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高考历史《北洋军阀的统治》复习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经济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清朝末年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
各省统称为北洋。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 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 。1901年,袁世觊任北洋大臣,军队称北 洋军。1912年,袁世觊就任临时大总统, 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是联 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 ,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 立责任内阁,以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 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但是这一行为,阻挠 了袁世凯的独裁。因此,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 教仁,以阻止国民党组阁,扑压革命势力,并派北洋大军 南下,从而导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 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武装斗争,它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是由于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北洋军 阀力量强大而失败。
袁世觊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后,打着民主共和国的招牌,对内 加紧专制独裁,复辟帝制,践踏民 主共和制度;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依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建立起北洋 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最终走向失 败。
1912.3. 政治
袁 军事
借外债
破法坏》1《,91控临3制时内约罢免国阁
宋
民 党
加强北教洋海军都,
削弱革仁命军 督
1913--1914年:召集“西姆拉会议”背着中央政府,与西 藏地方政府签订非法的“西姆拉 条约”非法制造所谓的 “麦克马洪线”
1913--1914年西姆垃会 议
1913-11991134-年19的14西年姆的拉西会姆议拉双会方议代双表方合代影表合
袁世凯批准《二十一条》的文书
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
—1919
(6年间)
民族工业的著名企业家
张
謇
创办18个企业,主张“听之民办” 并主张重点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
周学熙
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栾州矿务公司等, 筹办劝工陈列所,劝导绅商投资工业
荣宗敬 以面粉业起家,大战期间创办申新几
荣德生
个纱厂,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 业资本家
中国民族工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准备镇案压革命善后借党
款
解11散921.国5. 民党 废《复辟临时约法》颁
布《中中华民复国辟约梦法》 接受华“二十破一产条”
帝 国
议会选举胜利
同盟会改组 为国民党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1913
1915
北洋军阀政权的性质
袁世觊建立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 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是大地主、封建买办势力的代表,是清王 朝灭亡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又一个工具。
外蒙古 1规72定7的年中中俄俄《国布界连斯1奇911界约》府俄中蒙向际的1领布年局,古9与声国古外上殖1库“俄签规“1俄明政设蒙成民年伦 独国 订定自国府治古为地》俄,立与俄治《签不、移俄。等国外”外国”俄订能驻民国文出蒙;蒙扶蒙在军,变《件兵古古植1条9外和实相,中占1宣当蒙约2》
英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对西藏的侵略
造成了客观条件。
民族工业的分布图
(1912--1919)
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一)
时间
新设厂 矿总数
投资总额
平均每 年新设 厂矿数
(千元)
每年投 资额
(千元)
1895—
—1913 583个 120.295 30--31个 6.331
(19年间)
1914— 379个 85.880 63个 14.300
1.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系统。
2.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不可能 独立发展。
3.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占绝对 优势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辛亥革命前:60多万
大战后:200多万
1912--1919年:130多次罢工斗争
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
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小结
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 洋政府之间维护民主共和与坚持独裁专 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 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 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 斗争。同时,向人们展示:任何违背历 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 到历史的征惩罚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 1913年北洋军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