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工程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工程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工期延误引发的纠纷。
1. 案例详情。
有这么一个工程,是建一座写字楼。
甲方(发包方)和乙方(承包方)签了合同,规定工期是两年。
乙方一开始干得还挺顺利,但是在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天气,那一年暴雨特别多,严重影响了室外工程的进度。
然后呢,乙方的一个重要供应商出了岔子,供应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被退回去重新供货,这就耽误了不少时间。
结果呢,到了规定的两年工期,工程还没完工。
甲方就急眼了,说乙方违约,要扣乙方的工程款,还要乙方赔偿因为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像甲方已经和租客签了租赁合同,因为写字楼没按时交付,得给租客赔偿之类的。
乙方也觉得委屈啊,说这天气和供应商的问题又不是自己能完全控制的。
2. 分析。
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看,如果合同里对不可抗力(像这种暴雨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不可抗力)有明确的约定,比如工期可以相应顺延,那乙方在这方面就有一定的依据。
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问题,乙方可能就有点责任了。
乙方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该有一些风险防范措施,比如签订严格的供货合同,对供货时间和质量有明确的约束,并且要有备用的供应商方案。
在这种纠纷里,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能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如果能证明暴雨确实对工期影响很大,而且乙方也采取了合理的措施尽量减少损失,那么乙方可能不需要承担全部的工期延误责任。
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问题,乙方可能还是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也许不会是甲方要求的全部赔偿,但肯定得给个说法。
二、案例二: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纠纷。
1. 案例详情。
这是一个住宅建设工程的例子。
房子建好了,业主们也陆续入住了。
可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好多问题。
有的业主发现墙皮开始脱落,有的卫生间漏水,还有的天花
板出现裂缝。
业主们就去找开发商(甲方),甲方就找施工方(乙方)来解决。
乙方来看了之后,觉得有些问题是正常的建筑损耗,不算是质量问题。
比如说墙皮脱落,乙方说可能是业主装修的时候不小心破坏了基层,导致墙皮不牢固。
但是业主们可不这么认为啊,他们觉得刚入住不久就出现这些问题,肯定是施工的时候就没做好。
2. 分析。
这里面关键就是工程质量的界定。
在工程合同里,应该对工程质量有明确的标准,比如说按照国家的建筑质量标准或者行业的相关规范。
如果出现争议,首先就得找专业的鉴定机构来鉴定到底是不是质量问题。
要是鉴定结果表明是施工方的问题,那乙方肯定得负责维修,可能还得赔偿业主因为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像重新装修的费用之类的。
如果乙方觉得是业主自身使用或者装修不当造成的,那乙方就得拿出证据来。
比如说有证据表明业主在墙皮脱落的位置进行了不合理的钻孔或者破坏基层的行为。
不过一般来说,刚入住就出现这么多问题,施工方还是比较难推脱责任的。
而且甲方作为开发商,也有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影响了甲方的声誉,甲方可能也会追究乙方更严重的违约责任。
三、案例三:工程款结算纠纷。
1. 案例详情。
有个小型的市政工程,乙方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了工程建设。
到了结算工程款的时候,却出了乱子。
甲方认为乙方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变更项目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做,所以对于这些变更项目的工程款不予认可。
乙方则觉得这些变更都是甲方口头要求的,当时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就先做了,而且乙方也提供了一些施工过程中的证据,像当时施工现场的照片、工人的证词等,证明这些变更确实是甲方要求的。
但是甲方还是不认账,说没有书面的变更通知,按照合同就是不能给钱。
2. 分析。
在工程合同里,工程款的结算可是个大事。
对于工程变更,正规的流程确实应该有书面的变更通知。
乙方在这方面有点大意了,虽然有照片和工人证词,但是这些证据的效力可能没有书面通知那么强。
不过呢,甲方如果真的是口头要求了变更,现在
又不认账,这也有点不地道。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能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的可信度来判定。
如果乙方能够证明这些变更项目是合理的,而且是按照甲方的要求做的,即使没有书面通知,也可能会得到部分工程款。
但是乙方可能也得承担一部分因为没有遵循正规变更流程的责任,比如说不能得到全部的变更项目工程款。
甲方呢,也可能因为自己的不规范行为(如果确实口头要求了变更)受到一定的批评或者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承担部分鉴定费用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