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旧事》有感:丝丝的温暖,淡淡的忧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城南旧事》有感:丝丝的温暖,淡淡的忧伤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六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xx 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中国台湾苗栗县。

于1920xx年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中国台湾,5岁举家迁居北京。

1948年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中国台湾,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

这部作品共六个篇章:《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去看海》《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几篇之间以一个孩子——“我”(小英子)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和叙述者串联成一书,以孩子的纯洁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童年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冬阳童年骆驼队》主要写了主人公童年看见骆驼队的故事,对骆驼吃草料的样子进行描写: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英子看得呆了,于是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学骆驼咀嚼的样子,小孩子是多么天真烂漫!
打头的骆驼,长脖子底下总会系一个铃铛,英子问爸爸:“为什么要系一个一个铃铛?”爸爸回答,骆驼很怕狼,狼会咬它们,人类给它们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是有人在保护着骆驼,就不敢侵犯了。

英子说:“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小孩子的想像力丰富且富有情趣。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往事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城南旧事》。

《惠安馆》里叙述“疯女”秀贞的悲惨故事。

北京城南的一条小
胡同里。

“疯女人”秀贞经常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寻找着她的女儿。

她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走了,再也没回来,而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齐化门城根下,生死不明。

她从那时开始就疯了。

英子对秀贞非常同情,于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馆和秀贞玩,听她讲小桂子的事。

英子结识了街坊遍体鳞伤的同龄的孤女妞儿,后来发现妞儿脖颈后的胎记,认为她就是被扔掉的那个小桂子,于是拿上妈妈的金手镯,带着妞儿跑去找秀贞了。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我们看海去》叙述英子与一个“小偷”的交情。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此时,小英子长了一岁,是一年级小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

她在附近人迹罕至的长满荒草的闲地找球,认识藏在草丛里的一个憨厚的待她很好的年轻人。

后来知道他是一个贼,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可英子觉得他不坏。

在一次学校的游艺会中,她意外发现那个贼是毕业班第一名同学的哥哥。

原来他家道中落,为了供弟弟读书,达成弟弟出洋的愿望,无奈做了小偷。

他说他弟弟成绩很好,长大后会出国,就可以去看海。

于是二人约定:长大后去看海。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便衣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兰姨娘》叙述英子巧妙解决家庭危机、挽救家庭的故事。

邻居的小妾兰姨娘与她丈夫闹翻了,到英子家里暂住,英子发现妈妈怀孕时,斜着嘴笑的兰姨娘开始侵入爸爸和妈妈之间。

她虽不知怎么回事,但凭直觉感到兰姨娘使爸爸让妈妈受了委屈,很替妈妈难过。

于是她撮合成了兰姨娘和也暂住在“我”家的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

《驴打滚儿》叙述英子弟弟妹妹们的奶妈宋妈的故事。

英子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才生的女儿,“到我家当奶妈”。

长年在她家里当佣人的宋妈,很久没有回近郊家乡的,她很想念自己的一对儿女──小栓子和小丫头。

却得知,丈夫冯大明嫌女儿难养活早就将女儿送人了,两年前只顾赌钱又让儿子溺水而死。

却一直编谎话骗宋妈说儿子女儿
如何如何。

满心期望见到自己孩子的宋妈深受打击,跑遍了北京城的马车行也没有找回小丫头。

最后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知道宋妈要走,很舍不得。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叙述英子的爸爸离世,她的童年结束。

此时小英子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

小学毕业典礼那天,她代表全体同学去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

英子想请爸爸去参加,可是因为叔叔被日本人害死了,爸爸急得吐了血,住在医院不能下床。

患重病的爸爸不能亲自到学校观礼,只是鼓励英子。

英子不禁回忆起六年前爸爸逼她去上学,又送花夹袄和铜板的情景。

领了毕业证书,她跑回家,她看见夹竹桃都谢了,几个妹妹弟弟在玩沙土。

这时,厨子老高过来说:“……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

这里就数你大了!”得知爸爸在医院里病逝,她非常伤心,但出奇地镇定安静,她长大了、懂事了。

她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英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小说以儿童的角度来看这个杂乱的世界,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揭示成人世界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

如《兰姨娘》中“这一阵子枪毙的人真多,除了土匪强盗以外,还有闹革命的男女学生。

犯人还没出顺治门呢,这条大街上已挤满了等着看热闹的人”,从侧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人民的麻木,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英子的纯真善良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从她这个小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感受到了人间的丝丝温暖。

当其他人对秀贞避而远之的时候,英子不害怕疯子秀贞,反而与她成了要好的朋友。

她乐于助人,为了别人家一家团聚,竟把妈妈的金手镯都拿去给别人做盘缠。

英子也有分不清的事,“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可是它也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呀?”像她分不清海跟天,分不出好人和坏人的区别。

英子和这个厚嘴唇的小偷很谈得来,订了“我们看海去”的约会。

因为无意中给那个便衣儿点引了路,害得他被逮住,英子难过后悔。

这本小说中处处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作者通过朴实的手法营
造出哀怨悲伤的氛围,使文章蕴含着悲伤的味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这首哀婉的骊歌在《城南旧事》中出现,在耳畔萦绕,一场场离别的场景在眼前浮现:椿树胡同的秀贞与可怜的妞儿死了,憨厚的小偷被抓了,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与德先叔走了,朝夕相处的奶妈宋妈宋妈回老家了,连亲爱的爸爸也因肺病而撒手人寰……这些人都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英子,甚至是永别。

人世的凄苦,使不谙世事的小英子变得坚强勇敢。

《城南旧事》它以一种怀旧的基调,以一种自然的笔法,缓缓描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书页间氤氲着丝丝的温暖和淡淡的忧伤,荡涤我们的心灵,久久无法散去。

它是一首淡雅含蓄的诗,一幅美丽多彩的画,一串凄婉惆怅的歌谣。

该书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