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评估及优化》
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名称
苏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评估及优化
二、工程概述
1、工程背景
苏州市于2004年实施《苏州市建立工程停车配建标准》。

2004版建立工程停车配建标准在指导苏州市的城市建立和新城开发、缓解中心城区停车供需冲突等方面发挥了踊跃作用。

而今现行配建指标已实施了8年,城市及综合交通开展进入了机动化快速开展的新阶段,原有标准难以适应新的开展需求,各项指标和居民停车需求相差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停车配建标准进展修编。

〔1〕机动化出行快速增长、现行指标难以适应新停车开展需求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区私人小汽车的保有量保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长率,2010末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达43.03万辆,私家车出行比例已经超过20%,同比2006年均增长了约3倍,私家车出行比例正逐步接近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交通供需冲突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和停车冲突尤显突出,静态交通的供
需失衡又紧要影响了整个动态交通系统的运行。

伴随着机动化出行比重的快速增加,各类建立地块的出行需求特征也发生显著改变,现行标准难以适应新的交通开展需求。

〔2〕现行停车分区不合理、跟不上城市开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心城区“一核四城”的城市空间构造正逐步形成。

城市空间和规模扩大,随着2012年9月行政区划调整,苏州市区总面积扩大到2910平方公里,应结合不同区域采纳不同的停车开展政策和配建指标,同时对轨道周边的用地提出不同的分区配建指标。

现行指标只供应了古城区内部、古城区外部两种不同的指标,且以最低值或最高值作为指标的依据,难以适应苏州各分区开展的须要,需进一步细化停车分区,并实行相应的分区停车配建指标。

〔3〕现行指标物业分类欠完善,指导性不强
尽管现行标准中已将建筑划分为8大类、72小类的建筑类型,并制定了不同的停车配建标准。

但总体适用性不强,局部类型缺失,如:缺少酒店式公寓、汽车4S店、轨道站点、保障性住房等,对局部类型定义模糊,如:旅馆、平凡办公楼、商业、餐饮消遣、医院,并缺少一些对综合体建筑车位配建的参考标准。

〔4〕对停车设施的设计方法、停车库设计方法缺少相应的指导看法
现行的苏州市建立工程的停车设施设计标准中,主要参考
《汽车库建筑设计标准》、《停车场规划设计规那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标准》等,该类标准或编制年限较久局部要求欠科学、或标准之间存在冲突。

因此,急需一个对各类停车设施的设计要求包括车库出入口、车库通道、车位尺寸、停车方式、回车场地等多个指标进展明确规定的城市停车设施设计标准,来标准停车设施设计。

〔5〕对出租车、卸货车辆缺少执行力
现行标准对于出租车、卸货车辆的标准由于标准偏高、偏低或者模糊,导致执行力不强、可操作性不高,现行标准以及主管部门的审核审批过程主要针对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进展明确要求,对于出租车、卸货车辆车位相对模糊。

本轮修编应完善该方面的内容,尤其是随着出租车电召方式的逐步推广,本次修编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配件泊位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准。

2 、规划范围及年限
探究范围:2910平方公司,包括吴江区。

规划范围:1650平方公里,包括姑苏区、园区、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

重点规划范围:姑苏区
探究年限:
基准年:2012年
近期探究年限:2017年
远期探究年限:2022年
3 、探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立用地标准》〔GB50137-201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年〕
《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年〕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GB50220-95〕
《汽车库建筑设计标准》〔JGJ100-98〕
《道路交通标记和标线》〔GB5768.1-2009〕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苏州市其它有关专项规划
其他相关技术标准和标准
三、主要探究内容
1、苏州市城市及交通发呈现状和趋势
苏州市社会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停车设施发呈现状和趋势分析。

分析苏州社会经济、人口、交通开展的总体状况,解读城市经济开展构造,产业构成和特点,居民人口出行特征,交通开展状况对苏州市的停车需求快速增长的外部背景进展深化的
分析;苏州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和建立状况分析,包括配建停车、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场的规划和建立状况。

2、苏州停车配建指标运行现状分析
细致分析建筑物配建指标执行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详细包括交通分区,物业分类,各类型建筑物配建指标主要问题和冲突。

3、现状各类建筑物停车需求调查
现状建筑物停车需求率分类调查分析。

各类建筑物停车设施供求分析,各类建筑物停车特征分析,如周转率、泊位利用率、分时段运用率调查分析,调查完毕后编写专项调查报告。

该项内容可参考苏州市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规划成果之一《建筑物交通出行特征调查报告》,但调查内容和样本量需依据工程特点设计和补充。

4、国际国内城市经历分析和借鉴
借鉴国内外各等级城市停车开展政策及先进经历。

解决停车冲突不能单方面无限制的提高停车供应设施,充分探究国内外兴旺地区和城市先进胜利的停车管理经历,为新的停车配建标准的制定供应政策依据和导向。

5、各类型建筑物停车需求开展预料
各类建筑物停车需求开展预料分析。

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各类建筑需求预料模型。

6、停车分区和建筑物分类探究
配建停车分区探究包括苏州市主要分区划分,分区停车供应策略及配建标准制定原那么。

停车分区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公交效劳水平的影响等。

建筑物性质分类分析包括:对建筑物的性质进展科学合理的划分分析。

7、停车配建标准指标修订探究
〔1〕各类型建筑停车配建标准修编,详细包括:分区划分,机动车配建标准,非机动车配建标准,卸货车位配建标准,出租车泊位配建标准,其他车辆配建标准。

〔2〕停车配建标准实施细那么。

8 、停车开展政策
探究停车规划建立及管理政策,包括停车场管理体制、收费政策、投资建立主体等;此外还应制定建立工程停车位验收补偿机制等,鼓舞公共停车场的建立,通过政策引导提升整个停车产业开展。

四、规划成果
1、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需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全部成果和数据版权属于我局,调查数据和表格应汇编成册和成果一并提交。

2、设计成果包括建筑物停车发生吸引调查报告、建筑物配
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及准那么和工程探究报告三局部组成。

停车设施设置标准及准那么中增加说明局部,进一步明确各类物业形态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对标准中的每一条进展说明和说明。

3、设计单位应供应设计成果8套,规格为A3〔内含附图缩印件,其中主要图纸需彩色缩印件〕。

4、计算机文件要求
全部设计成果〔含调查原始数据〕均应制作计算机文件,图形文件采纳AutoCAD 2004的DWG格式文件,文本及数据采纳Microsoft office的格式文件。

电脑渲染图的计算机文件应采纳国内较为普及、通用的计算机软件,汇报文件采纳Microsoft PowerPoint格式文件,提交以上计算机文件光盘2套。

五、报送和审查规定
1、我局分两次对设计进展审查,并出具审查书面看法和整理睬议纪要,设计单位负责供应审查所必需的汇报资料和内容介绍。

2、整合设计论证后,设计单位应依据论证看法修改并制定正式成果,并按规定时限报送我局。

六、规划编制进度支配
1、2012年11月,工程招标阶段;
2、2013年3月底,工程大纲确定、完成资料收集和现状
交通调查、分析
3、2013年09月初,完成停车指标修订
4、2013年12月底,完成工程汇报、评审。

工程进展打算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展进展调整。

苏州市规划局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