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吉安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吉安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
摘要:装饰是基于人类对美和幻想的双重追求这一本能而产生的。


饰往往通过其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情感。

地方建筑的装饰艺术具有明显的
地域特征及时代特征,文章针对吉安地区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进行深入
系统的学术研究,并力图通过对江西宗祠门楼装饰的艺术角度分析其审美
特征及成因。

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条件和其特
殊的地理环境,而特有的历史文化则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宗祠门楼装饰艺术,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区文化在长期交融中所形成的地域文
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关键词:吉安;宗祠;门楼;装饰
一、宗祠门楼建筑基本概况及类型
宗祠是用来祭祀的建筑,祠堂的规模、装饰、地理位置往往都较为讲究。

吉安是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宗祠建筑,其中
以富田、渼陂、钓源、金滩等地最具典型性。

诚敬堂(王氏宗祠),位于吉安青原区富田镇陂下古村,建于明朝中期。

其宗祠门的建筑类型为牌楼式,其中该门楼是开设在门厅上,材料以
木质结构为主。

诚敬堂的门楼是一座立体的木结构门楼,但仍为门厅的一
部分,并非独立的牌楼,造型丰富,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其宗祠大门是依
附在门厅上的牌楼结构,楼顶高出门屋的屋顶,凸显大门。

门屋为三开间,前有门廊,中间的开间开大门,门楼中央字牌书写“兰桂馥馨”,中門的
门头上悬挂“王氏宗祠”匾额。

左右两个小开间各开一扇小门,左右两根
立柱都高于屋顶,上方为一高两低的木结构屋顶,组成门牌楼,门楼前方
设有广场及池塘,极具当地特色。

敦仁堂(谭溪胡氏宗祠),位于吉安青原区富田镇陂下古村,始建于
明朝万历年间。

其宗祠门的建筑类型以院墙式和屋宇式相结合,其中院墙
式为极具当地特色的“朝天门”。

“朝天门”为砖石结构。

敦仁堂与富田
村其他的祠堂又有所不同,祠堂前方以院墙相围,大门开设在院墙之上,
门上建有门头,门洞上方中央门牌刻着“朝天门”三个字,且极具特色的
是大门朝向因当地风水学说影响并不是设在祠堂的正前方,而是设在祠堂
侧面。

“朝天门”整体高于围墙,外墙与大门为褚红色,然后饰以白色块
状纹,加以彩绘、雕塑进行装饰。

正门朝里一面设有一木质藻井和门廊。

在围墙内面设有与内里屋宇式大门相对应的影壁。

屋宇式门为五开间三门,中间三开间往里收,形成门廊,造型简约、古朴。

崇孝堂(匡式娘娘祠),位于吉安青原区富田镇陂下古村,建于明朝
时期,由照壁、聚星池、参亭、厢房、朝楼、享堂等组成。

其宗祠门的建
筑类型以院墙式和屋宇式相结合,当地又名“梳妆楼”,极具特色。

其独
特之处在于其内部的屋宇式门楼之上再加建一阁楼。

这种祠堂式的门楼在
其他祠堂中是前所未见的。

永慕堂(梁氏宗祠),位于吉安地区的渼陂古村,始建于南宋初年,
元末被毁,明朝正德年间重建,清乾隆年间又经加建,是典型的明清结合
式的建筑,五开间三进式布局,是牌楼式的典型代表。

三槐第,位于吉水金滩燕坊古村,宋末明初建,清乾隆年间重修,三
开间三进,是牌楼式的典型代表。

欧阳氏总祠,位于兴桥镇的钓源古村,建于明正德年间,五开间三进,为屋宇式典型代表。

二、门楼装饰的地域特征及时代特征
吉安地区宗祠门楼的装饰工艺主要集中在宗祠门楼建筑的屋顶、屋脊、门扇、门框及门上的其他附加装饰,如门神、门联、祈福物、辟邪物、应
时装饰物件等。

在宗祠门楼的建筑装饰类型方面主要以彩绘、泥塑、漆饰、木雕、石雕等为主要装饰类型。

题材多数为植物、动物、人物、山水、典
故等,多以单体或组合形式进行艺术表现。

整体的装饰风格,明朝时期略
显庄重,以简约质朴为美。

到了清朝则逐渐变得造型多样、富贵华丽、精
工细作,装饰手法也更为丰富。

渼陂古村的永慕堂,宗祠规模宏大,布局精美,造型独特,该门楼开
设在门厅上,是一座立体的木结构门楼。

宗祠大门依附于门厅上的牌楼结构,楼顶高出门屋的屋顶,凸显大门,门屋为三开间,前有门廊,中间的
开间开大门,门楼中央字牌书写“翰林第”,中门的门头上悬挂“梁氏宗祠”匾额。

左右两个小开间各开一扇小门,左右两根立柱都高于屋顶,上
方为一高两低的木结构屋顶,组成门牌楼。

其中宗祠门楼风格极具当地特色,门楼的屋顶造型尤为独特,屋角高翘,当地有“飞檐翘角坡屋顶,青
砖黛瓦马头墙”的说法。

屋脊上装饰有宝瓶,正吻饰有“鳌鱼翘首”,屋
顶的翘角上装饰有凤纹,门楼立柱及门楣之上都装饰有吉祥动物,如喜鹊、龙纹、狮子等,立柱上都装饰有宝瓶,象征四季平安,吉祥如意,雀替则
装饰以“福、禄、寿”为主题的雕饰。

整体造型为“官帽”结构,在当地
称之为“喜鹊聚巢”,是吉安地区家族祠堂的木构牌楼造型的典型特征。

敦仁堂,其宗祠门的建筑类型以院墙式和屋宇式相结合的“双门”,院墙
式为极具当地特色的“朝天门”。

“朝天门”外墙与大门为褚红色,然后
饰以白色块状纹,以彩绘、雕塑进行装饰。

屋檐装饰有卷草与鳌鱼,顶部
装饰有“魁星点斗”。

三、宗祠门楼建筑装饰的研究意义
在以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民间装饰艺术为背景,深入研究吉安宗祠门楼
装饰艺术,其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吉安宗祠门楼装
饰艺术研究进行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并力图通过对江西宗祠门楼装饰的
艺术角度分析其审美特征及成因,包括如何有针对性地借鉴传统文化的优
秀成果,作出相应的学术努力。

通过系统研究富田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由此探索其新的审美特征和新的理论对策。

借鉴传统艺术的成功经验和相
应的理论成果,针对当下江西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发展探索相应的对策
思路,对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装饰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