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材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隐者不遇》教材谈
《寻隐者不遇》教材谈
《寻隐者不遇》教材谈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对于这样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歌,说实话,只五分钟,我的学生就会读,而且能轻松说出它的意思来了。
整整一堂课,教什么给孩子?我安排了两大块:一、品;二、写。
品出诗的独特之处,写出诗的意境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贾岛,唐朝有名的苦吟诗人啊,可这首诗似乎太平白太俗了一点吧,这样的大白话是诗吗?是名诗人的诗吗?粗看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可好诗是需要品的,首先看题目,五个字,却清清除楚地交代了事情以及结果,至于“隐者”的理解,可联系借助上学期《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的形象来了解。
其次,全文只有20个字,却生动地再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一问一答,完整连贯,一气呵成,可见其深厚的功力。
第三、诗歌还透过有限的文字,向我们暗示了诗人在整个寻访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每一句展示了一种心情:“松下问童子”,诗人满怀希望而来;“言师采药去”,诗人不由失望起来;“只在此山中”,诗人重又燃起希望;“云深不知处”,诗人彻底失望,面对“不遇”无奈归去。
有了这层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非常有效。
第四、诗中的景色看似无心之笔,其实寓意深刻,诗歌结合具体的事情插入了恰当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