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王欣1,徐娜1,朱雨桐2
(1.菏泽卫生学校,山东菏泽274000;2.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中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护理相关工作人员人才输送的重要来源。
但是当前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对于我国当前护理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来说。
针对中职
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改进对策提升我国当前中职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护理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4-0074-02
一、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滞后,导致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与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辅工具,对于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所应用的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在实际的护理教学过程中与临床完全脱节,使得学生在临床中很难将护理教学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其中,导致临床实习过程理论知识缺失,对临床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不仅如此,教学大纲与教材的落后,也使得教师在课程规划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设置繁琐、机械等问题,使得教学成果与日俱下,很难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二)中职护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单一化,导致评判性思维能力欠缺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当前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相对比较单一化,很多部分采用理论、示教、回示、练习和考核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于此类方法出现了疲倦感。
因而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厌烦情绪,这样护理教学的最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过于细节的考核会使学生学会注重细节,但是与此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处理细节的同时忽略与病患之间的沟通,而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弱化实习,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终相关护理专业人才输送到不同地区之后都是要从事护理工作的,而护理工作中实践操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但是在实际的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临床实习所占的比例是相对较低的,而且不断被弱化,这就使得学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难以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很多知识的了解也相对比较浅薄,很难培养出实践能力相对较高的护理专业人才,这也是当前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四)学生处于意识独立初期,容易叛逆
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年龄比较小,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这一时期他们较难很好地控制情绪,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学习当中,这也增加了中职护理教学的难度,使得教学很难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
而且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都是住校的,缺乏父母的陪伴,在情感方面的缺失会使得他们很快形成自我意识并趋于成熟。
此外,这一时期他们对于很多事物的好奇心都是相对比较强的,如果不能科学引导,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对于护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五)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当前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要着重考虑。
学生对于当前所有课程学习的态度会影响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果。
如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是很难保证最终的学习质量的。
但是当前很多中职护理专业的相关学生,因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以及其他的原因,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这对于学生后续相关学习的开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较多的中职护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
相对于普通高中或者初中教育来说,中职院校在地方教育中的地位是相对比较低的,其在社会中的影响也没有前两者大。
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中职护理教师很难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因而较多的中职护理教学从业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不被重视等多种原因出现了职业倦怠,很难将自身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甚至有部分教师出现了辞职等现象。
(二)中职院校护理师资缺口较大
中职院校是我国当前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而且在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激励下,每年的招生情况也是相对比较火爆的,因此规模也随之扩大,这就使得教师队伍编制不足。
不仅如此,因为中职院校在地方教育中地位是相对比较低的,很难得到
作者简介:王欣(199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大学学历,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助理讲师。
74--
. All Rights Reserved.
重视,很多相关专业的教师在从事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该职业,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师资更加缺乏。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证足够的师资力量,很多中职院校也会通过聘请一些临时教师进行授课,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教师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
为了更好地扶持我国当前中职院校的发展,在中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国家会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来不断扩大中职院校的规模和师资力量,因而也会有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参与其中。
应届毕业生虽然拥有相对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系统的培训,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因为缺乏教学经验而很难将相关理论知识透彻地讲解给所有的学生,这就会使最终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中职护理教学管理问题
(一)缺乏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可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教学氛围,使相关人员之间能够形成有效配合,最终保证中职护理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
但是当前很多中职护理学校因为缺乏资金以及社会关注,因而中职护理教学缺乏管理人员,并没有制定相对比较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使得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中职护理教学管理缺乏他方支持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情绪对于教学最终效果的影响是相对比较大的,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与社会、家庭形成三方合作。
但是在当前的实际环境下,中职院校的地位相对较低,很多家庭对于中职院校的认可程度也相对较低,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支持,这就使学生在中职院校学习过程中学习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最终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质量难以稳步提升。
四、改进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护理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相关学习,这也就是所谓的兴趣驱动型学习。
而要改善当前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而教师要尽可能讲究方式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而且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主动学习,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因而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最终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要改善当前护理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就要注
重专业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注重护理专业教师师德的培养,使其以更加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应对教师这份工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信心和支持。
其次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与实践来慢慢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发现自身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进,合理利用相关教学工具,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可以学有所成,达到相对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业绩考核等方式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而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且如果校园环境相对过于宽松,或者周边有早恋、网络成瘾等现象,会容易受到影响,染上不良习惯,对于后续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问题累积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此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一些心理学相关知识,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加强教学管理,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
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营造一个相对比较有秩序的教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要加强教学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精神支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要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创造一个相对比较良好的教学环境。
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并联合社会教育,使教师和学生对职业院校有一个相对比较科学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避免教师和学生因为受到社会固有观念的影响,而无法正视中职院校的教学,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
五、小结
中职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我国当前护理人员的培养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而要保证中职教学问题的改善,我们就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学校必须重视中职护理教学工作,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工作,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多方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为护理工作岗位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赖文思,郑框,陈妙茹,等.基于护理工作岗位的护用药理课程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5):125-127.
[2]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7):22-23.
[3]王世泽,蔡福满,樊新,等.护理专业护生临床实习工作的探讨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609-610.
[4]黄刚,张军荣,李志成,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发展调研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4(18).
[5]张戈.基于隐性德育课程下的中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赤子(上旬),2015(18).
因编辑郭小琴
75--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