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指的典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夫指的典故
“千夫所指”这一典故出自《汉书·王嘉传》,汉哀帝的宠臣董贤庸碌无能,御史大夫王嘉上书指斥他是千夫所指的罪人。

千夫指的典故出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事件。

汉哀帝时期的御史大夫
董贤因为受到贵族官僚集团的强烈抵制,加上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得他难以有所作为。

汉哀帝不好女色,却喜欢男宠,其中董贤就是他的男宠之一。

董贤长相俊美,汉哀帝在宫中看到他时,被他的容貌吸引,封他为黄门郎,后来更是升他为大司马。

董贤因此一路平步青
云,步步高升,而汉哀帝对他也非常宠爱,甚至为了不打扰董贤睡觉,而割断了自己的衣袖。

然而,这种行为最终引起了贵族官僚集团的强烈反感。

王嘉是汉哀帝时期的丞相,他上书指出董贤是千夫所指的罪人,并反对汉哀帝封董贤为候的计划。

他认为如果封
董贤为候,必然会为万人指责,董贤也会得到不好的下场。

汉哀帝不听从王嘉的劝告,将王嘉抓到监狱里,但王嘉在监狱中绝食二十余日后呕血而死。

后来,“千夫所指”这一典故被用来形容众人的厌恶和指责的对象。

鲁迅在他的《自嘲》诗中使用了这个典故:“横眉
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厌恶和对青年朋友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