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语篇分析^p 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
学 - 英语论文
论文【关键词】:^p :语篇分析^p 语篇教学法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语篇分析^p 的目的在于培养读者以语篇为整体出发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并在此根底上对文章进展综合的分析^p 、评论。

语言本质的研究离不开把语篇作为研究对象。

语篇分析^p 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还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引言
语篇分析^p 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语篇进展的理解、分析^p 和评价。

语篇分析^p 理论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语言学界和应用语言学界的关注。

语言本质的研究离不开把语篇作为研究对象。

语篇分析^p 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还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语篇分析^p 概述
语篇通常是指在信息传递、逻辑推理、篇章构造等方面相对独立和完好的语言片断。

无论是阅读一篇科研报告、一本文稿,还是阅读一封书信、一张便条,都是在阅读语篇。

人们通过语篇来完好、系统地表述自己在纷繁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思想〔胡壮麟,2022:3〕。

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读者的世界知识和语言知识互相作用,影响着对阅读材料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1952年由Z. Harris发表的《话语分析^p 》常被认为是现代语篇分析^p 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起,语篇分析^p 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使读者科学、系统地分析^p 语言材料在文中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组织形式及规定这些组织形式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同时识别篇章中的组织形式及规定这些组织形式标记的语言手段。

语篇分析^p 的目的在于培养读者以语篇为整体出发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并在此根底上对文章进展综合的分析^p 、评论。

从制作者角度而言,重要的是要看作者意欲透过语篇表达什么意图。

意图主宰语篇制作的策略,因此对语篇功能有莫大影响〔张美芳,2022:37-41〕。

语篇分析^p 以语篇为根本单位,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分析^p 人物性格或事件的缘由,总结中心思
想和写作技巧,分析^p 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连接,从而把握篇章的主题思想。

3. 语篇教学法的理论根据
语篇教学法有系统严密的理论,大体可分为四点:
〔1〕整体性
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整体又是由局部组成的。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那么会导致只能理解词句而不能理解全文,造成学生对篇章整体意义理解的缺失。

〔2〕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明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周密细致地进展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局部及它们之间的联络,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明晰表象。

随着学习的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他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因此,在割裂整体篇章的根底上进展难点词句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图式理论
Nuttall提出,阅读是“an interactive process of munication”〔交流的互动过程〕,并把外语阅读描写为“active interrogation of a text”〔对语篇的积极询问〕
〔1982:31〕。

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展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一个互动过程〔Harris - Hodges, 1995: 28〕。

因此,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

图式是认识或心理或智力构造,这种构造把有机体所发觉到的事物按照一般的特性组织到“群”中去。

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互相作用的过程〔赵艳芳,2022:190〕。

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能促进对语篇构造双向心理过程的强化,增进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