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R 基为—C 3H 5O 2的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C 、H 、O 、N 的原子数分别为( )
A.5、9、4、1
B.4、8、5、2
C.5、8、4、1
D.4、9、4、1
2.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原因有( )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合成的场所不同 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④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应激性等
B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C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
A .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核糖体
5.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 .蛋白质
B .核酸
C .糖类
D .光合作用色素
6.下列化合物中都含有N 元素的一组是( )
A .葡萄糖和胆固醇
B .蛋白质和磷脂
C .果糖和糖原
D .核酸和纤维素
7.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 、RNA 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8.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9.变形虫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
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选择透过性
B .流动性
C .保护性
D .主动运输
10.下列关于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 .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C .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 .乳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ATP
B .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
C.细胞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D.温度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12.如右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膜外一定是低浓度,膜内一定是高浓度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是固定不变的
1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
2和H
2
O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14.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B.CO2C.胰岛素D.K+
15.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部分结构和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
B.E的结构特点是上有一定的流动性
C.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物质在E的内外侧都存在
D.与③、④、⑤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有单层的E结构
1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17.对下列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
A.菠菜和蓝藻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18.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C.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D.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19.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该菌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
20.细胞内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DNA和RNA B.蛋白质C.RNA D.DNA
21.下列细胞可能发生癌变的是()
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B.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
C.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D.酶的活性降低
22.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
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D.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23.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具有的特征不包括()
A.某些酶的活性降低B.色素积累增多
C.细胞核体积增大D.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24.研究表明在化疗(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唯一手段
B.二甲双胍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D.人患乳腺癌的几率与心情无关
2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由于细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D.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26.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27.如图中A、B、C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图中糖酵解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三种人体细胞有各自不同的形态,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这三种细胞不可能是红细胞,细胞C可能是神经细胞,细胞A肯定是胰岛B细胞
C.三种细胞都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D.三种细胞的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所以此三种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2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B.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的消失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29.下列关于癌细胞的结构或物质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快速增殖过程中的癌细胞DNA数量一般比正常细胞要多些
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黏连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大量减少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原来的生理状态,不断增殖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3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B.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31.某学生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一个双核细胞,该细胞可能是()
A.正常分裂的后期细胞
B.高尔基体被破坏,末期未能形成细胞壁
C.两个细胞的直接融合
D.环境变化使分裂停止在间期的细胞
32.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变化关系最密切的一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细胞核B.线粒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33.下列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积累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
34.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A.青蛙的上皮细胞B.玉米的叶肉细胞
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
3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可以维持组织器官中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
D.细胞编程性死亡受遗传物质控制
36.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实例的是()
A.蝌蚪长到一定程序后尾巴消失B.人皮肤表皮细胞的脱落
C.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D.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37.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38.下列是关于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符合在一个细胞周期内发生顺序的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3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
40.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C.N和Q/2D.N/2和Q
4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一般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42.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末期细胞板处聚集较多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
43.下列属于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
B.人的红细胞的产生
C.青蛙红细胞的分裂
D.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
4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分离分别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B.间期和后期C.间期和中期D.间期和末期
45.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46.若某种生物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
①22对②22个③44个④88个
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①和⑤B.③和⑥C.④和⑥D.④和⑤
47.冬季,利用温室生产蔬菜时,不利于提高蔬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调控昼夜温差B.阻止空气流通C.调控温室湿度D.补充人工光照
48.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A.CO2B.H2O C.[H]D.ATP
49.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50.测得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
2的释放量比O
2
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结果是()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5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时,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52.在一定浓度的CO
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
2
的变化
量,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可能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53.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
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
D.真核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且必须有水参与反应
54.下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
2
的浓度变化,假设一昼夜5时日出,19时日落,假
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CO
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
2
浓度变化情况,绘制
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55.如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表示的是ATP
B.③⑥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水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所有原核生物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56.下图为植物某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l、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图l中的A是NADPH,图2中的B只来自丙酮酸
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图l、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
57.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
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
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
B .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 2的释放量和O 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 .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
D .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58.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 .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 .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59.为研究淹水时KNO 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 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樱桃根细胞厌氧呼吸生成CO 2的场所是线粒体
B.图中A 、B 、C 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还原氢最多的是点C
C.淹水时KNO 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
D.实验过程中可以改用CO 2的产生量作为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
60.图甲为依据某植物夏季一昼夜中CO 2的释放量和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图,图乙为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bc 段和de 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时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B .图乙中[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与A 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
C .图甲中C 点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造成的
D .图乙中[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二、综合题
1.(每空1分,共11分) 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 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 、b 、c 、d 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
图3为25℃时,a 、b 两种植物CO 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 的场所有_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用a 、b 、c 、d 表示)点。
光照强度为d 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个单位的CO 2。
(2)图3中,对于b 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klx 以上植物才能生长。
对于a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
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 、M 点移动方向为:P 点__________ ,M 点_____________。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 且光照强度分别为d 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_______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 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 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 3溶液或CO 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O 2,放射性元素____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中。
2.(每空1分,共10分)某研究小组对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蒸馏水)、通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
据图分析:
(1)第2-6天,种子从外界吸收________,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导致干重增加。
6天后种子干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种皮未突破前,种子以无氧呼吸为主,第4天,实验小组测得种子吸收的O 2和释放的CO 2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机物________增多,该物质产生于细胞的_______中,产生该物质的葡萄糖占被分解葡萄糖的比例
是______。
第______天,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3)实验小组在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大豆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大豆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__℃左右,在此温度下,每l00mm 2叶面积上1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_________mol 。
(4)研究小组发现沙尘天气影响大豆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______产生,其次沙尘堵塞大豆叶气孔,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
3.(每空1分,共9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 开始到 结束。
(2)图A 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 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de 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
(3)图B 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 中 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
(4)图C 所示细胞与图B 所示细胞相比,在图A 中de(或ij)段的显著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A 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 有重要意义。
辽宁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R 基为—C 3H 5O 2的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C 、H 、O 、N 的原子数分别为( )
A.5、9、4、1
B.4、8、5、2
C.5、8、4、1
D.4、9、4、1
【答案】A
【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C 2H 4NO 2—R 可知,谷氨酸分子中C 、H 、O 、N 的原子数分别为5、9、4、1,故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原因有( )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合成的场所不同 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④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所以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具有多样性,由于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而生理功能不同,原因可能是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故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应激性等
B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C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答案】C
【解析】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故A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故B正确;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分不同的层次,但是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A.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细胞壁
C.细胞膜D.核糖体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重要的差异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A正确;原核生物也具有细胞壁、细
胞膜、核糖体等结构,故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A.蛋白质B.核酸C.糖类D.光合作用色素
【答案】D
【解析】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细胞中,皆含有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物质,故ABC错误;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色素才进行光合作用,而蓝藻也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人们过去
把它作为一类植物,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蓝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下列化合物中都含有N元素的一组是()
A.葡萄糖和胆固醇B.蛋白质和磷脂
C.果糖和糖原D.核酸和纤维素
【答案】B
【解析】葡萄糖和胆固醇都是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A不合题意;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磷
脂含有C、H、O、N、P等元素,故B正确;果糖和糖原都含有C、H、O三种元素,故C不合题意;核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纤维素含有C、H、O三种元素,故D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答案】B
【解析】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有无机盐,B错误;生物体内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
胞的渗透压,进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C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故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