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草莓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草莓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马秀玲戴虹杨金明廖开志冒布厂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1期
摘要为保证设施草莓优质高效,从品种选择、避雨繁苗、石灰氮土壤消毒、水肥一体化应用、二氧化碳施肥、蜜蜂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提高设施草莓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草莓;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00-01
东海县是江苏省草莓主产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 600 hm2以上,主要以温室、大棚促成栽培为主,平均纯效益15万元/hm2以上,日益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生产上总结了一套提高设施草莓品质、增加草莓产量的技术,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东海县的“黄川草莓”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栽培环境与消费市场,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主要有红颜、章姬、宁玉、太空2008。
从品种产量、生物期、果实性状、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红颜草莓果实色泽鲜亮,口感风味好,耐贮运,很受市场欢迎,但不抗炭疽病、白粉病,夏季常规露地繁苗困难;章姬草莓果形整齐、果肉柔软多汁、肉细、偏甜,完熟时品质极佳,但不抗白粉病,抗炭疽病能力比红颜强;宁玉草莓适应性强,繁苗容易,虽然口感比红颜稍差,但上市比红颜早15 d左右,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太空2008植株表现生长健壮、果型大,产量高,适应性强,当地种植75 t/hm2以上[1-3]。
2 大棚避雨繁苗技术
草莓繁苗时,多数莓农采用无保护措施的露地繁苗,繁苗技术水平低、受气候影响较大,导致草莓繁殖系数低,病虫害发生重,甚至繁不出苗。
利用现有大棚,顶膜固定不动,大棚周围采用裙膜和防虫网覆盖,可大幅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草莓繁苗系数和苗体素质,保证农户对草莓苗的需求。
在棚内定植脱毒草莓苗,定植1.5万株/hm2左右,或将母株定植在装有基质的栽培槽内,待抽出匍匐茎长出子苗时,及时将子苗固定在穴盘内,才能培育出健壮无病的子苗用于大田生产。
3 石灰氮太阳能土壤处理技术
石灰氮的主要成分为氰氮化钙,其他成分有氧化钙和碳素等。
石灰氮曾一度被广泛地应用于调节土壤酸性、补充植物钙素等农业生产。
石灰氮遇水分解,产生的液体氰胺与气体氰胺可
以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等,且有一定的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
太阳能日光消毒灭菌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利用太阳能提高土壤温度,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生物。
石灰氮日光高温消毒灭菌综合运用2种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
一般用石灰氮1 200 kg/hm2,加上碎草、新鲜有机肥30 t/hm2。
这种土壤处理方法无污染、无残留,因此可以取代溴甲烷法进行土壤消毒。
4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又称滴灌施肥,是借助滴灌系统,将滴灌和施肥结合,以滴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滴灌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
滴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3个部分组成。
首部枢纽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设备和仪表等,输配水管网是按照系统设计,由主管、支管和滴灌带组成。
滴灌带铺设在2行草莓中间,垄上覆盖地膜。
示范了文丘里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上端与供水管控制阀门相连,下端与微灌系统相连,采取并联安装。
灌水时,将供水控制阀门、文丘里施肥器控制阀门和滴灌支管控制阀门打开即可,灌水结束关闭供水管控制阀门,如滴灌管水压力不足,滴灌支管控制阀门开分段打开,以提高灌溉效果;施肥时,关闭文丘里施肥器控制阀门,使水流经过文丘里施肥器的支管(细管),造成控制阀门前后有一定的压差,利用水流通过文丘里管(细管)产生的负压,使水溶性肥料溶液从敞口的肥料桶中均匀吸入管道系统进行施肥,达到了节水、节肥、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效的目的[4-5]。
5 蜜蜂授粉技术
草莓促成栽培花期处在冬季,棚室内气温较低,湿度较大,花粉不能飞散,易造成授粉不良,出现畸形果,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及品质。
开花期间除根据天气状况,尽可能多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以外,棚内人工养蜂是提高授粉机会、增加坐果率的有效办法。
可于放养蜜蜂前10~15 d彻底防治病虫害1次,于草莓初花期放蜂,放蜂量为放养蜜蜂15箱
/hm2,到盛花期时,蜜蜂已充分适应了棚室内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授粉。
放养蜜蜂后,如必须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应选用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施用时应闭好蜂箱孔,将其搬到棚外,隔4~5 d再搬进棚内,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6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
冬春季节,由于棚室经常密闭,棚内白天二氧化碳浓度低,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为此,需要通过人工给棚室内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增施方法有多种,如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智能精准气肥机自动施肥法、化学反应法、颗粒剂法等。
在设施草莓生产中推广了吊袋式二氧化碳(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100页)
施肥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施用方便,成本较低,效果好。
据试验,增施二氧化碳气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抑制或减轻病害发生,增加产量10%以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
7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繁苗过程中,采用了露地与大棚覆盖2种方式进行繁苗,主要展示了大棚防虫网覆盖及田间采用频振式杀虫灯2种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再利用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如夜蛾类。
该方法无公害,成本低,效果好,节省了农药成本,保障了产品安全;在草莓定植后生产中主要示范推广了防虫网应用技术。
由于经过石灰氮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基本不用防治,而草莓主要害虫蚜虫,由于推广使用蜜蜂授粉,也不能使用黄板进行防治。
因此,示范推广防虫网应用,对蚜虫及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效[6-8]。
在药剂防治方面,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生物药剂和植物源药剂,如Bt、仙草灵、蛇床子素、阿维—印楝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并配合改进农艺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配合平衡配方施肥,增强植株抗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
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草莓的安全水平,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8 参考文献
[1] 唐梁楠,杨秀瑗.草莓无公害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122-123.
[2] 吉沐祥,潘跃平.草莓标准化生产实用新技术疑难解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马鸿翔.棚室草莓栽培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陈培民,孙钟,石慧芹,等.设施草莓无害化栽培的病虫害调控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2):66-67.
[5] 陈素娟,陈国元,袁卫明,等.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J].北方园艺,2013(16):50-52.
[6] 单忠德,徐文华,陈友祥.盐城地区大棚草莓茬水稻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1):8-10.
[7] 孔淑云,范永江.辽西地区设施草莓栽培五种主要病害的防治关键技术[J].果农之友,2014(6):25.
[8] 石慧芹,王建平,苏慧明,等.内蒙古地区设施草莓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