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优质课公开课课件省级比赛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搜集有关黄鹤楼的其它诗文,积 累知识。
2背诵默写这首诗。
美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
丽
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
的 传
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 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 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
说
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
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
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
便在其地盖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 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 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 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 黄鹤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诗意。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704?—754 年)唐玄宗开元11年 (公元723年)进士。他 才思敏捷,长于写诗, 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 苑传》把他和王昌龄、 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 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第二个 “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 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 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2.描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 诗是?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 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
这两句并不是单纯写景,而是为下文抒 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楼》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省级比赛获奖课件
崔 颢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故址在今 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 (223),历代屡毁屡建。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 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有“国运昌则楼 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 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 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 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3.颈联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尾联 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这运用了什么手 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 之情,烘托出作者孤寂的思乡之情。
意境美
前两联发出_人_去__楼_空__、_岁__月__不_再_ 之 感慨,寄托着诗人的悲__叹__。第三联 写_江__上_景__色_之__美_,画面顿生_明__暗_对__比__, 但随即落笔暮霭烟波,原来是 _乐__景__写_哀__情_,愁绪无限。
分明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原
草木茂盛的样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乡
长江
黄鹤楼
仙人已昔乘人黄已鹤乘飞黄去鹤,去这,里此只地留空下余空黄空鹤的楼黄。鹤楼。
黄鹤飞黄去鹤不一会去再不回复来返了,,白而云白千云载千空百悠年悠来。依旧 空自飘荡。
晴天里晴汉川阳历平历原汉上阳的树树,木芳清草晰萋可萋见鹦,鹉鹦洲鹉。洲 上也长满盛放的香草。
可是日日近暮黄乡昏关,何极处目是远?眺烟,波我江的上故使乡人在愁哪。呢? 凝视长江上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研读共品
1.“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 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 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自立于苍茫宇 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 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听读诗歌,注意 字音、句读。
2.学会有感情的朗 读诗歌。
黄鹤楼
崔颢
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
只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飘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