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 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在打开课本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勤劳、养育、慈爱、温柔、无私,根据这组词语,你想到了谁?对,这个人就是母亲,她用她那双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用她那慈爱的眼神、温柔
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先生,看他是如何用他的笔,用他的情来描绘他所敬爱的母亲。
(课件出示课题、作者)请一位同学读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生:读
师:纠正:“邹”的读音,并板书,生齐读
师:在正式阅读课文之前,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出示词语)
生:(接龙)读
师:指出“查”“咽”“红”的多音字的读音,
板书“瞥、辗”的写法
生:(拿出手书写两字写法)齐读一遍
初识母亲
师:文章的题目是《我的母亲》,那我的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对她又有什么样的评价呢?现在就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自己母亲的。
要求:找出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她的感情。
(课件出示初识母亲)
生1:第四小节最后一句(读)“如果母亲生在现在,……良师”,看出孩子对母亲的肯定师:回答的很好,原来在孩子的眼中母亲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那还有没有其他的评价呢?或者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评价呢?
生2:第8小节,(读)“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更有贡献的分子”可以看出孩子对母亲的惋惜之情
师:说得真棒,母亲是这么优秀的一位女性,却葬送在封建社会,实在令人惋惜(板书:惜)。
那在这一小节中只有惋惜之情吗?在惋惜之中还蕴藏着孩子对母亲的……
生1:(抢答)赞美
师:很好(指明该学生),具体说说看,赞美了母亲的什么?
生1: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板书:赞)
师:嗯,请坐。
原来在儿子的眼中,母亲是一个可爱的、努力的,能干的女性,她值得赞美,但令人惋惜的是她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被埋没在封建社会这个大家庭里。
我们现在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
师:指导朗读:读赞美的语句时语调应高昂些,(范读)如:她的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
而表示惋惜的语句,应低缓些。
重读的词:但是、都埋没、都葬送,否则、一定
生齐读
回忆母亲
师:在母亲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使得他的儿子对她有这样的评价。
现在就让我们回过来再读课文,对于母亲,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她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些事件。
事件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回忆母亲)(预习布置,课堂稍微整理回答)
生1:第三小节写了元宵节的晚上,母亲背着我去看灯;第四小节写了母亲讲故事,我感动的哭了。
生2:第五小节写了儿子被父亲打,母亲哭了;第六小节是母亲在夜里为孩子做鞋
师:两位同学归纳的不错,预习工作做得很好。
(课件出示:往事再现:1、元宵节母亲背我看灯;2、母亲深情讲述故事;3、儿子受罚母亲落泪;4、母亲深夜为儿做鞋)
诉说母亲
师:文章的3、4、5、6小节,也就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
片段,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并试着从中分析母亲的品质。
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课件出示诉说母亲)
生1: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三小节“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从中我看到了一位活泼青春的母亲。
师: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的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板书:可爱
生2: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三小节“她嘴里叫我什么……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从中看到了一位十分关爱孩子的母亲。
师:这段文字具体描绘了灯光以及孩子的欢乐的景象,突出了母亲“负”着“我”走来走去观灯,让我能饱眼福的用心和爱意。
以及第三小节倒数第三行的“蹑手蹑脚”、“好几次”等词也表现母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和爱意。
请同学们在下面自己读读看。
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师:好,我们接下来在看下面的文字,看看哪些语句令你动情。
生3: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四小节“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从中我看到了一位感情丰富的母亲
师:这是个细节描写,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且善良,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板书:善良)
生4: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五小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从中我看到了一位疼爱孩子的母亲
师:母亲看我被打而哭,这让我们想到了一句老话“打在儿身……”
生齐答“疼在娘心”
师:在这个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慈爱之情。
(板书:慈爱)
生5: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五小节“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打得好’”,从中我看到了一位矛盾的母亲。
师:矛盾的母亲?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如何矛盾?
生5:就是她舍不得儿子被打,但又希望他好好读书,所以哭着说“打得好”
师:请同学们试着读读“打得好”,请一位同学示范
生6: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六小节“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所以很忙”,从中我看到了一位辛苦的母亲。
生7:最令我动情的内容是第六小节“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从中我看到了一位勤劳的母亲。
师:在这段文字中有环境描写的语句,请同学们思考看看有什么作用?
生8:描写了一个寂静的环境,表现母亲在很晚的时候还在为我做鞋。
师:为什么要晚上做鞋,不能白天吗?
生(抢答):不能,白天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师: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了孩子十分辛劳的母亲。
(板书:勤劳)请同学们在下面先自己试着读读,找找感觉,马上请同学来齐读
生:自由读,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在你们的声音里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
在元宵的灯光下,我看到了一位可爱的,而又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孩子的母亲。
在生动的故事中,我读到了一位善良而又情感丰富的母亲。
在泪如泉涌的脸颊旁,我感受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我又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写的这四件事发生在自己多大的时候?
生:2、3岁、10岁
师:你们知道吗,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2岁了,也就是说这些事距他写的时候已经过了三四十年了,是什么样的感情让作者过了这么多年还能将这些事、这些细节记忆犹新?生抢答:是他对母亲的爱!
师:对,是他对母亲的爱,同时也是母亲对他的爱!
板书:爱
师:“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的人,她就像路边一棵普普通通缀满花朵的绿树,静谧、安详,既不起眼也毫不声张。
然而当我们不经意走近她时,却一下子闻到了满世界的芬芳。
描绘母亲
师:同学们,其实你们的母亲也是这样的,她们每天在为家庭、为你们无怨无悔的操劳着,你们注意到了吗?感受到了吗?请拿起你的笔,回想生活中的母亲,仿照课文,写一个描写母亲的片段。
(可运用动作、神情、细节等描写方法)
生写(下课铃响)
师:好,没写完的同学课后可以接着写,相信你们的母亲在你们的笔下一定也很美。
老师在最后推荐同学们在读读“胡适《我的母亲》”和《感动童心的108个亲情故事》。
反思:《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母亲。
学完后感觉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不仅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教导,掌握了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同时感受到了母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所以在学的时候,还设置了写的环节。
但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上所提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都能理解并回答正确,而一些较差的学生,对于文章的具体事例不能做出准确的概括。
学生的朗读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