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开瓶后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烧煤火的室内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D.露置在空气中的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2.2020年5月27日11时整,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这是中国第三次进行珠峰高度测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登顶后队员感觉呼吸困难是因为山顶气压变大
B.队员在向上攀登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在不断增加
C.登山队员穿防滑鞋是为了减小压强
D.山顶常年处于冰冻状态,所以山顶的白雪不具有内能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山C.流水D.河岸
4.下列四种场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铁轨铺在枕木上,主要是减小火车对地面的压强
B.图乙:用力F压着物块静止在竖直墙上,现增大力F,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C.图丙:用手指托住乒乓球,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同时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掉D.图丁: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玻璃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5.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图乙中,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图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图丁中,人的眼睛被凸透镜放大是投影仪的原理的应用
6.“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B.飞船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凝华后液化,放出了大量热保护了飞船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放出了大量热保护了飞船
7.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GPS导航”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丁图中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8.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的构造如图所示,手电筒内装了两节干电池。
关于手电筒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电池为电源,按键为电路开关
B.灯泡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金属弹簧为绝缘体,不属于电路的一部分
D.灯泡发光时,灯丝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9.纽约一家创业公司开发了一款手把内置蓄电池的跳绳,只要不断跳绳就可以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像移动电源一样给手机充电,夜晚跳绳时,绳内的LED光源还能发出两束光,对这款跳绳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LED灯的材料是超导体
B.跳绳时能给手机充电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C.跳绳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D.跳绳时改变挥动绳子的方向产生的电流方向不会改变
10.如图是小明入校测温用的电子测温仪及工作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显示仪的示数越大,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显示仪的示数越小,说明R两端电压越小
D.被测温者体温越低,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小
11.2020年1月,华为手机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了一款功率高达20W的高速无线充电器(如图所示),其输出电压约为5V,关于该充电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该充电器充电头输出电流可高达20A
C.该充电器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D.该充电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
12.对如图所示的实例或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A.图中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线板不会有安全隐患
B.图中人站在绝缘板上,双手同时握住火线和零线不会触电
C.图中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D.图中可用来演示发电机原理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一个玩具汽车上的控制电路,小明对其进行测量和研究发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1Ω,保护电阻R为4Ω,当闭合开关S后,两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
2V,则1分钟在电阻R上产生热量______J,电动机消耗电能______J。
14.如图所示,将重为1.9牛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浸没在酒精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牛,则铁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
铁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牛。
若增加铁块浸没在酒精中的深度,酒精对铁块下表面的压强将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_m,大小为_____ N。
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得功为_____J。
他在1min内做功的功率为_____W。
16.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94秒后,“天和号”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天和号”核心舱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与火箭分离之前,相对于火箭,“天和号”核心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7.行车记录仪是汽车使用的黑匣子,透过高清镜头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
如图所示是一款行车记录仪,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物体离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________(填“大”“小”)。
三、实验题
18.陕西的西凤酒历史悠久,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小彬为了测定西凤酒的密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处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所指的位置如图1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调平衡后,在烧杯内倒入一部分酒,并将它放到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待天平重新平衡后,右盘上的砝码与标尺上的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2所示,则烧杯与酒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3)用针筒从烧杯中抽出部分酒,如图3所示,针筒内酒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然后再用天平测得烧杯与剩余酒的总质量为15.8g。
由此,他求出西凤酒的密度为
___________ kg/m3
19.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忽略绳重和摩擦):
(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______m/s。
(2)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
(3)小明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1.小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黄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5N.22.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连接完成最后一根导线时的电路如图(a)所示。
①请找出小华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并说明正确的操作;________
①小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规范,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
示,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欧;
①接下来小华通过_______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得到多组数据。
23.如图甲所示,小红在检查视力时发现用到了平面镜,于是她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图中A、B是两根相同的蜡烛。
(1)相同条件下,______(填“平面镜”或“玻璃板”)所成的像更清晰,实验时小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
(2)如图乙,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此像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移动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实验后小红明白了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如图甲,若测视力时要求人到视力表距离为5m,房间宽度3m,则小红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 m。
四、计算题
24.长安汽车SUV车型长安CS75四驱版是国产车的代表。
如图所示,车静止于水平地面,整车质量为160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在测试时由长安工作人员驾驶行进路程约3km时,用时20min。
求:
(1)该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该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该车在某水平路段匀速直线行驶了500m耗时2min,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为自重的0.1倍,求牵引力在此路段所做的功。
2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10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10Ω1A”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3A”,图乙是灯泡的I﹣U图像。
当R2的滑片P 在b端,且只闭合开关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R2的滑片P在a端,且同时闭合S、S1、S2时,灯泡正常发光。
求:
(1)电源电压;
(2)滑片P在a端且同时闭合S、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及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只闭合开关S、S2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及此种情况下电路1min消耗的电能。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开瓶后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燃烧煤时,会放出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固体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松脆的膨化食品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
(1)大气压强既然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高度大的地方,密度也小,所以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详解】
A.登山运动员感觉呼吸困难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故A错误;B.队员在向上攀登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在不断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B正确;C.在雪地里行走穿上防滑鞋,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有益摩擦力,故C错误;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12页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增大摩擦的方法、内能,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3.A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A.若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所选的参照物是船,故A符合题意;
B.不能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若以流水为参照物,因为船在水中行驶,所以无法得出山向船尾跑去的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若以河岸为参照物,山相对于岸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山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A.铁轨铺在枕木上,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二力平衡条件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G,增大压力F时,物体仍保持静止,重力和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不会改变摩擦力大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乒乓球不会掉下来,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当时的大气压,因此不会因玻璃管倾斜而改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
【详解】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B错误;
C.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前,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使光线推迟会聚,故C正确;D.人的眼镜被凸透镜放大是放大镜原理的应用,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飞船“燃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故A错误;
B.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
飞船摩擦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能吸收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故C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若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是为了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若要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需要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故A错误;
B.由图知,两列声波的形状不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丙图中“GPS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由此可知,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干电池为电源,提供电压,按键为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故A正确;
B.灯泡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B错误;
C.金属弹簧为导体,属于电路的一部分,故C错误;
D.灯泡发光时,灯丝中的电流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A.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LED灯所用材料主要是半导体,故A错误;
BC.跳绳时能给手机充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原理相同,故B正确,C错误;
D.跳绳时改变挥动绳子的方向即改变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显示仪与R0并联,所以显示仪是电压表,故A错误;B.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分得的电压越大,因此显示仪的示数越大,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小,故B错误;
C.因为显示仪就是电压表,并且电压表测量R两端电压,因此显示仪的示数越小,说明R两端电压越小,故C正确;
D.被测温者温度越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小,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大;电源电压不变,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A 错误;
B 、高速无线充电器的最大功率约为20W ,充电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 ,则最大输入电流为
200.09220P W I A U V
==≈ 故B 错误;
C 、该充电器在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故C 错误;
D 、手机充电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 ,故D 正确。
故选D 。
12.D
【解析】
【详解】
A .图中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线板会造成电流过大,存在安全隐患,故A 错误;
B .图中人站在绝缘板上,双手同时握住火线和零线会造成双线触电,故B 错误;
C .图中可用来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不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C 错误;
D .图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D 正确。
故选D 。
13. 60 120
【解析】
【详解】
[1]由电路图知道,电动机与保护电阻串联,电压表V 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 2测量保护电阻R 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 后,由欧姆定律知道,电路中的电流
I =
U R R =2V 4Ω
=0.5A 1分钟在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
Q=I 2Rt=(0.5A )2×4Ω×60s=60J
[2]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道,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M R 6V-2V=4V U U U =-=
故电动机消耗电能
W=U M It =4V×0.5A×60s=120J
14. 0.4 1.5 增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称重法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 -F =1.9N-1.5N=0.4N
[2]由F 浮=G -F 可知,铁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
[3]根据p =ρ液gh 可知,增加铁块浸没在酒精中的深度,酒精对铁块下表面的压强将变大。
15. 1.5 360 144
72
【解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的力臂
0.6m 0.9m 1.5m l =+=
[2]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得,小明平衡时
G Fl Gl =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600N 0.9m 360N 1.5m
F ⨯== [3]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功
360N 0.4m 144J W Fs ==⨯=
[4]1min 内做的总功
30144J 4320J W nW ===⨯总
做功功率
4320J 72W 60s
W P t =
==总 16. 变大 静止
【解析】
【分析】 (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低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详解】
[1]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天和号”核心舱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
[2]在核心舱与火箭分离前,核心舱与火箭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核心舱是静止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影响因素、相对运动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17. 实像 大
【解析】
【详解】
[1]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拍摄物体时,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可知物体离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18. 左 56.4 50 0.812×103
【解析】
【详解】
(1)[1]用天平测质量前,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图1中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图2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 码=50g+5g=55g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为1.4g ,则烧杯与酒的总质量
m 总=55g+1.4g=56.4g
(3)[3]由图知,针筒的分度值为2mL=2cm 3,针筒中酒的体积(活塞上端所对的刻度值)
V =50mL=50cm 3
[4]用针筒从烧杯中抽出部分酒,测得烧杯与剩余酒的总质量为m '=15.8g ;则针筒里酒的质量为
m =m 总-m '=56.4g-15.8g=40.6g
则酒的密度
ρ=
m V =340.6g 50cm
=0.812g∕cm 3=0.812×103kg∕m 3 19. 0.3 4 相同
【解析】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n =3,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
v 绳=nv 物=3×0.1m/s =0.3m/s
(2)[2]忽略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Gh G W Gh G h G G η==++有
总动动
由图乙可知,G 动=1N ,η=80%,则
80%=1N
G G + 解得:G =4N 。
(3)[3]小明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为额外功,额外功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因此总功相同,由W W η=有总
可知,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20. 1.30 3.6 ﹣4①
【解析】
【详解】
[1]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的左侧与6cm刻度线对应,长度读数要估读一位,所以物体A的长
l=7.30cm-6.00cm=1.30cm
[2]弹簧测力计读数注意分度值和指针位置,图示中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
3.6N。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①,细玻璃管中液面位置在零下,示数为﹣4①。
21.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4大于
【解析】
【详解】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一个小格代表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杠杆的右端:2G×2L=4GL,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也应该是4GL,左端力的力臂为L,所以在左边B处第1格处挂4个钩码.(3)当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时,力臂变小,即L1<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得,1N×2L=F×L1,因为L1<4L,所以F>0.5N.
点睛:(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设杠杆每格长L,钩码重G,右边A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GL,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也应为4GL;杠杆根据其省力情况可以分为三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3)当弹簧测力计斜着拉时,其力臂小于杠杆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出答案.22.见解析5移动滑片
【解析】
【详解】
①[1]由图(a)知,在连接电路时,开关闭合,滑动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下端。
正确的连接方法是:在连接电路时,断开开关,变阻器接线柱要一上一下接法,并把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
①[2]由图(b)知,电压表所选为0~3V量程,对应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2V;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A量程,对应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那么待测电阻的阻值
1.2V 5Ω0.24A
U R I === ①[3]接着,小华需要通过移动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得到多组数据,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
23. 平面镜 既能成像,又能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A 反射 相等 不能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线。
在相同条件下,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多,所成的像更清晰。
本实验中,要确定像的位置,因玻璃板能成像,且玻璃板是透明的,能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故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既能成像,又能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2)[3][4]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人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像,故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A 侧观察;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故此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5]因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移动蜡烛B ,直到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 和B 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6]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被光屏接收,所以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7]视力表挂在距平面镜3米的墙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3m ,而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米远,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5m-3m=2m
24.(1)9km/h ;(2)5210Pa ⨯;(3)5810J ⨯
【解析】
【详解】
解:(1)该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km 9km/h 20h 60
s v t ===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41600kg 10N/kg 1.610N F G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