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监管法律案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案例背景
某市燃气公司(以下简称“燃气公司”)是一家从事燃气供应和管理的国有企业。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气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在燃气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计量监管问题也逐渐凸显。

某年,市民李某发现其家中燃气表读数异常,怀疑燃气公司在计量上存在违规行为。

经过调查,李某发现燃气公司在燃气计量上存在违规现象,于是向某市计量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经调查核实,燃气公司确实存在违规计量行为。

随后,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燃气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件经过
1. 市民投诉
2019年5月,市民李某发现其家中燃气表读数异常,怀疑燃气公司在计量上存在
违规行为。

经查询燃气公司相关资料,李某发现燃气公司在其供气区域内,部分燃气表存在超期未检、检定不合格等问题。

李某认为燃气公司的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某市计量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2. 计量监督管理部门调查
接到投诉后,某市计量监督管理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燃气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经调查,燃气公司确实存在部分燃气表超期未检、检定不合格等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规定,燃气公司被责令立即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

3. 李某提起行政诉讼
燃气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认为其行为并未对李某造成实际损害。

李某则认为燃气公司的违规行为损害了其合法权益,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燃气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法院审理
法院受理了李某的诉讼请求,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审理了以下争议焦点:
(1)燃气公司是否存在违规计量行为?
(2)燃气公司的违规行为是否对李某造成实际损害?
(3)燃气公司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件判决
1. 燃气公司存在违规计量行为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燃气公司作为燃气供应企业,应当依法对其燃气表进行检定,确保计量准确。

燃气公司在部分燃气表超期未检、检定不合格的情况下,仍然向用户供气,其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构成违规计量。

2. 燃气公司的违规行为对李某造成实际损害
法院认为,李某的燃气表存在违规现象,导致其支付的燃气费用可能存在不合理的部分。

因此,燃气公司的违规行为对李某造成了实际损害。

3. 燃气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燃气公司立即停止违规计量行为,并依法对李某的燃气费用进行退还。

同时,燃气公司还需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四、案例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计量监管法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1. 案件涉及面广,涉及燃气供应、计量监管等多个领域。

2. 案件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涉及燃气公司、用户、计量监督管理部门等多方利益。

3. 案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规范燃气行业计量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判决结果表明,我国法律对计量监管问题高度重视,对于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本案也提醒燃气企业,要加强计量管理,确保计量准确,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总之,本案对加强燃气行业计量监管、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燃气企业应以此为鉴,切实加强计量管理,确保燃气计量准确,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
一、案件背景
某市计量局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某企业涉嫌违法使用计量器具。

经调查核实,该企业确实存在违法使用计量器具的行为。

为确保案件查处合法、公正,某市计量局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查处。

二、案件经过
1. 调查取证
某市计量局接到举报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涉嫌违法使用计量器具的企业进行调查。

调查组通过查阅企业相关资料、询问企业相关人员等方式,掌握了以下证据:
(1)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
(2)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性检定;
(3)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存在损坏、磨损等现象,影响计量准确度;
(4)企业未按照规定建立计量器具档案。

2. 调查组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核实
经调查核实,该企业确实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1)未按照规定对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性检定;
(2)未按照规定建立计量器具档案;
(3)使用的计量器具存在损坏、磨损等现象,影响计量准确度。

三、案件处理
1. 责令改正
某市计量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责令该企业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包括:
(1)对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2)对损坏、磨损的计量器具进行维修或更换;
(3)按照规定建立计量器具档案。

2. 罚款
某市计量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共计人民币xx万元。

3. 公开曝光
为警示其他企业,某市计量局将此案公开曝光,并在官方网站、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

四、案件总结
1. 提高企业计量意识
此案的发生,暴露出部分企业对计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

通过此案的处理,提醒企业要提高计量意识,严格遵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确保计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加强计量监管
某市计量局将继续加大计量监管力度,对违法使用计量器具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切实维护国家计量法制和社会公共利益。

3. 强化企业自律
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计量管理制度,加强对计量工作的管理,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企业生产的计量数据准确可靠。

五、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3.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通过此案,我们可以看到,计量监管法律在维护国家计量法制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提高计量意识,确保计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3篇
一、案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计量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为加强计量监管,维护市场公平正义,某市市场监管局对一起电子秤作弊案进行了查处。

二、案情简介
2021年6月,某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在某市某超市购物时,发现电子秤存在作弊现象。

经调查,该电子秤在称重过程中,存在擅自调整称重数值、增加称重重量等作弊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商品标签价格不符,存在欺诈行为。

三、调查过程
1. 初步调查
接到投诉后,某市市场监管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投诉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通过现场检查,发现该超市使用的电子秤存在作弊现象,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 深入调查
为进一步查明案情,专案组对超市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配合调查。

经查,该超市使用的电子秤系非法改装,商家通过调整电子秤程序,实现作弊目的。

此外,商家在进货、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商品真实重量,欺骗消费者。

3. 固证证据
为确保证据确凿,专案组对电子秤进行了技术鉴定。

经鉴定,该电子秤存在严重作弊行为,确属违法。

四、案件处理
1. 责令整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某市市场监管局责令该超市立即停止使用作弊电子秤,并要求商家对已售商品进行退赔,消除不良影响。

2. 罚款处罚
鉴于该超市的违法行为,某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进行了罚款处罚,罚款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

3. 通报批评
为警示其他商家,某市市场监管局对该超市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提高商家和消费者的法制意识。

五、案例分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计量作弊案件,涉及商家故意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特点:
1. 涉及面广:电子秤作弊现象在市场上较为普遍,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扰
乱了市场秩序。

2. 手段隐蔽:商家通过非法改装电子秤,实现作弊目的,隐蔽性强,给监管工作
带来一定难度。

3. 损害严重:电子秤作弊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虚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

六、启示
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商家和消费者的法制意识,使商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2. 强化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3. 提高技术手段:加强计量监管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确保市场公平正义。

总之,本案的发生提醒我们,加强计量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