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非遗撕纸》“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撕纸艺术的指法运用
一、案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美术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通过作品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指法技艺;培养学生基础设计与创意制作,掌握基本指法操作并能熟练运用;培养学生对材料、技法进行独立思考研究并发现新问题;帮助学生熟悉指法技能用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并能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本课位于民间工艺非遗撕纸教材当中第三章第二节:撕纸艺术的指法运用。
这是这门课程实践环节学习的关键章节,具体内容为:拇指和食指中指指法运用规律以及作品训练。
撕纸指法运用规律是各类表现形式作品实践练习的基础,而通过熟悉拇指和食指中指指法运用规律是为同学们掌握指法技巧以及多声思维打下重要基础的练习方式。
指法运用训练不仅有益于同学们未来实践操作课程的学习,对于师范专业同学教师基本功——儿童教学,更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教学大纲当中,这一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以,学生掌握的好坏与否,将对他们之后的专业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这一章节当中,要求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指法实践的技巧,采用对物体部位练习,整体设计训练和创意设计训练。
而在
此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两章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了各撕纸工艺流派艺术规律以及较为熟练的操作技巧理论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
撕纸工艺指法运用的实践学习。
学习的技
艺。
3.创意设
计:
重点训练培
养学生的创
新创意能
力。
4.配合完
成。
动,相
互倾
听、评
论。
三、审美提升、思路拓展1.欣赏
不同风格
形式的指
法运用作
品,分析
作品。
2.教师
对学生
提出对作
品完整
性和艺术
性的思
考。
1.示范实
践:以《十
二生肖——
兔子》为
例。
2.提问互
动:指法的
运用包含哪
些。
1.范做
欣赏。
2.思考
回答。
通过此教学环
节,让学生感受
实践作品的艺术
美。
指法的使用
包括了指法、指
尖、指肚的相互
配合,大拇指和
食指中指的实际
操作。
让学生用
自己的方式自行
练习相关类别的
作品,让美术作
品更具艺术性,
提高学生的美术
审美能
力。
四、开启智慧、创意课堂即兴创新
创意作品
创编。
1.让同学
对作品进行
二次创作创
编。
2.教师让
学生通过
讨论,挖掘
不同作品的
不同创作形
式。
1.师生
互动,
思考回
答各类
指法作
品的创
作形
式。
2.师生
互动,
进行即
兴创
编。
通过此教学环
节,激发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体
验不同形式指法
运用作品带来的
不同感
受,开拓
学生在未来工艺
美术课堂上的教
学思路。
种完全用自己的
身体来跟纸交流
的艺术,它有着
其它艺术门类不
可替代的特性。
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建党100周
年之际,以非遗
撕纸艺术作品展
现辉煌灿烂的革
命历史,推进实
践育人实效研
究。
在保护发展
非遗文化的当
下,红色文化具
有的独特文化内
涵和撕纸艺术独
特的装饰艺术价
值为人们所喜
爱。
本课基于撕
纸艺术为创作画
种,以建党红文
化主题作品为素
材,通过对红色
革命历史红色主
题作品展示,深
层次学习红色光
辉的革命历史,
沉浸式体验红军
的苦乐与崇高思
想境界,多维度
三、案例成效
(一)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后达成的目标
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在课程中浸润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得到拓展与延伸。
(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①做系列文创产品定制,让红色文化能够更好的走进人们的生活,输出红色主题IP形象。
针对特色元素进行设计,做独特的文化内涵、富有艺术气息的图案应用于旅游纪念品。
开展红色撕纸教学,通过教学活动撕出红色主题作品,从而更深层次的学习革命精神,让人人都能参与进来,实践中有所启示,撕出一场红色风暴。
通过视频记录撕纸的过程,更加直观的展现撕纸制作的过程,用一张张生动的视频画面来展现红色主题。
②该课程运用撕纸艺术展示红色文化,做建党100周年主题红色文化系列作品,作100周年100幅红色文化系列撕纸艺术作品。
通过对红色革命历史及经济社会等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多维度研究感悟以建党100周年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创作的专题撕纸艺术进行整理筹划和创作设计,深入理解创作作品中包含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宣传革命的红色文化,对推进实践育人也提供了实效性的研究。
③课程旨在通过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亲历昔日红军行军路,深入学习和弘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坚定信念,勇创新路”的红色精神,进而以大学生视角结合专业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以红色培训特色教学场所装饰设计等红色文化创意为实践创作平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为载体,将宏大的红色主题与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紧扣特定的革命人物、事件和重要节点等元素进行创作,完成红色文化系列作品。
并结合考察研学和现场创作实际,深入挖掘和研究撕纸艺术对弘扬红色文化的有效作用,着力提升宣传力度和传播效度,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四、教学反思
在保护发展非遗文化的当下,红色文化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撕纸艺术独特的装饰艺术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本课题基于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民间工艺撕纸课程为例,以建党100周年红色主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红色革命历史及经济社会等相关信息进行梳理,研究红色文化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
接着深层次学习红色光辉的革命历史,沉浸式体验红军的苦乐与崇高思想境界,多维度感悟以建党100周年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内涵。
最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创作的专题撕纸艺术进行整理筹划和创作设计,深入理解创作
作品中包含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宣传革命的红色文化。
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交流、碰撞和升华,充分积累了创作素材,有效激发了创作灵感,为专题创作主题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推进实践育人提供了实效的研究。
1.学情诊断评价。
通过课程回顾和课堂提问,判断学生课前对指法运用预习和练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速度和步骤。
2.学习过程评价。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即时把握学生对于指法运用每个步骤练习方式的掌握情况,依据评价,帮助学生提高技法技能以及美术表现力。
3.总结性评价。
师生共评,拓展优化。
在课程结束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以及自评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评价进行补充完善。
经过师生共评环节,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技能,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以达到巩固和拓展的目的。
同时,教师反思在此次教学环节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是否存在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目的。
五、特色与创新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艺术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融合多种智慧教学方式,将各种基本功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教学中,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让美术师范生们学以致用。
撕纸艺术是一种平面镂空艺术在纸上镂空呈现,以撕纸作品的形式实现爱国政治题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也为党性教育宣传提供一种更有意思表达途径。
通过撕纸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设计和对文化自信的传承。
在撕纸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持一颗“红心”,“撕”出精彩人生。
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专业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为载体,将宏大的红色主题与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紧扣特定的革命人物、事件和重要节点等元素进行创作。
(1)课程创新点:
以身体力行地方式践行着文化传承的重任,通过撕纸艺术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设计和对文化自信的传承。
在红色主题撕纸艺术作品创作中,始终保持一颗“红心”,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勇立时代潮头,“撕”出精彩人生。
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
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课程特色:
撕纸艺术是红色文化的绝佳承载,以撕纸作品的形式实现爱国政治题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也为党性教育宣传提供一种更有意思表达途径。
课题通过实地调研,分别提取了各类革命伟人、雕塑等为红色文化创作素材。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实践过程中各自的体验与认识,思考和感悟等元素细细品味,并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交流、碰撞和升华,既为专题创作主题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又充分积累了创作素材,有效激发了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