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课文原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咕咚》课文原文
关于《咕咚》课文原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咕咚》课文原文
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小猴子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这一下可热闹了。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二)《咕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木瓜挂图、各种动物的头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讲读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3、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种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反馈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这咕咚一定是委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吓得大跑起来?
6、全班齐读5——12自然段。

(1)指名反馈:狮子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狮子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这咕咚是什么呀?
(3)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松鼠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四、总结全文,启发、教育学生
1、读课文。

2、讨论: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3、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教育学生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

1、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演一演。

二、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2、游戏:摘苹果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说话练习:选择文中或“词语花篮”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4 咕咚
听看
吓得边跑边喊木瓜掉进水里。

(三)《咕咚》知识点学习资料
一、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吓(惊吓)(吓人)(吓一跳)
怕(不怕)(可怕)(怕人)(生怕)跟(跟头)(跟上)(跟斗)(跟从)家(大家)(家长)(家乡)(家门)羊(小羊)(山羊)(羊角)(牛羊)象(大象)(气象)(万象)(象牙)都(首都)(古都)(都是)(都有)三、会认字及组词
咕gū(咕咚)(咕咕叫)
咚dōng(咚咚响)(咕咚)
熟shú(熟人)(熟食)
掉diào(掉下)(扔掉)
吓xià(吓人)(惊吓)
鹿lù(梅花鹿)(小鹿)
逃táo(逃跑)(逃走)
命mìng(生命)(命运)
象xiàng(大象)(象群)
野yě(野生)(野人)
拦lán(拦住)(阻拦)
领lǐng(带领)(领导)
四、多音字
吓xià(惊吓)(吓人)hè(恐吓)
都dū(首都)(古都)dōu(都是)(都好)
五、易写错的字
怕:右部是“白”,不要写成“自”。

跟:左部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六、近义词
热闹——喧闹?拦住——挡住
逃命——逃生正好——恰好
七、反义词
热闹——安静笑——苦
最后——最先高——低
八、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野牛是怎么做的。

参考答案:因为动物们听兔子一说“咕咚”来了,害怕极了,根本没考虑“咕咚”是什么,就跟着兔子跑,只有野牛在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是什么。

九、教材分析
《咕咚》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

兔子听了之后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也跟着跑起来,最后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明了情况,大家一起来到湖边,看到了真相,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动物们都哈哈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