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教师美工个人专题工作计划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幼儿教师美工个人专题计划(如何指导幼儿手工制作)一、指导思想
手工制作是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点状、线装、面装、块装)的具有可面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适合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呢?就此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三、方法与措施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富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如: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在教室内布置好折纸环境。
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其重要。
为了给幼儿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各种蝴蝶在飞舞,用绿色纸折出许多可爱的"小青蛙",和幼儿起名为"青蛙合唱团"。
用红色的纸折出各种花,用黄色的纸折
出美丽的小金鱼,还有"鸟的世界"等等。
一一装饰在室内,有的小朋友高兴的说:"老师,我们的活动室真漂亮。
"有的说:"老师,快教我们折纸吧!"幼儿在这个时候兴趣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折纸的愿望。
例如:折纸示意图是幼儿看不清,感到有困难,我就以游戏"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去记忆,如折叠线、折、剪开、反折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符号,开阔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她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
(二)给幼儿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幼儿的手工制作意图大多是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而要多为他们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如:让幼儿在使用各种软硬不同的纸等活动中,了解纸的软硬程度及易变化、易造型等特性;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纸的同时进行各种活动,让幼儿在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也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
例如:当幼儿用纸盒制作出"电视机"后,可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海关,为作品修饰、增色。
在幼儿折纸完毕后,可引导幼儿将作品贴在底纹上,鼓励他们通过想象,添画上富有新意的形象,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同时想象力、探索能
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她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在玩耍与欣赏中明确制作意图。
幼儿手工制作的意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的,因而在手工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渐明确制作的意图。
如:幼儿拿了一张纸,在无目的地玩耍,教师可以启发他们联想:"你想用纸折成好看的东西吗?""你想折个什么东西呢?"等等。
在引导幼儿的欣赏折纸作品过程中,也可以向他们提问:"你想不想也来做一个?"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使他门产生明确的意图。
(四)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
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
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
如:知道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教师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表象形体的记忆。
如:在分析兔子的形象时,可让幼儿背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红的眼睛短尾巴,蹦蹦跳跳真可爱。
(五)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
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掌握每一种动作的方法与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中做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例如:剪纸,幼儿需要分别练习剪短直线、长直线、曲线及各种形状,还要分别目测剪、沿轮廓剪和折纸剪。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幼儿练习时间应
先密后疏,即开始分步练习时,时间短一些,进行整体练习时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
幼儿园幼儿教师美工个人专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新《纲要》中也明确指示了艺术教育目标的精神,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活动,感染幼儿,诱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动机和兴趣,并培养其初步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我们力求利用美术活动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
让孩子在艺术教育中获得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优美、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力图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更宽松、更平等、更互动的环境中学得更多的本领。
本学期我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班第一学期的美术兴趣班教育计划如下:
二、班级分析
我班教师在工作中力求互相学习、互相切磋。
我们对美术都有很大的兴趣,并乐意对美术特色教学进行新的尝试,探索新方法,能接受新信息、新方法。
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汲取别的老师的经验,不断取经,充实自己美术功底。
我们也注意自身的素质提高,通过学习理论和进行实践的操作以及相互学习交流中,对美术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新《纲要》的精神,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去选取题材,组织活动。
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
在活动中将更多关注孩子们参与的过程,并及时地把学得的经验和获得的信息与各位教师交流,共同探讨并努力研究出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现自己班级教师的个性和特色。
同时努力做到新《纲要》提出的整合性、创
造性等特点。
三、学期目标
1、在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下,注重幼儿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学习。
2、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孩子关注的主题内容,开创幼儿的思维,使之成为新的主题内容。
3、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对色彩的辨别能力。
4、注意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加强幼儿对油画棒、记号笔、颜料等绘画用具的使用,培养孩子参与各种形式美术活动及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容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
5、由课本学习变为人本学习,加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多让幼儿观察、讨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进步幼儿要以鼓励的正面态度对待,发现幼儿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6、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有意识的去收集各种优秀作品,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技巧,鼓励他们去模仿,同时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2、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活动,并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好每次的美术活动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具。
4、学习新信息及教育的好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
5、利用空余时间互相观摩美术活动,认真记录和做好评析,努力吸取她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幼儿园幼儿教师美工个人专题计划(创造性儿童手工活动)自从我接手此课题后,首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寻找各类书籍、文章,对“创造性”、“儿童手工活动”进行了定义。
同时收集一些美工活动方面的书籍。
组内的成员分别由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班的老师担任,期间我们研究、制定了在手工方面三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测查计划与方案,以便对不同年龄班儿童进行手工活动的现状调查。
为了今后加以对比,增加精确度,并决定在相应的年龄班中选一班级进行测查。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家苏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超越前人、战胜自我,才能有所成就。
丰富多彩的美工活动如同另一种语言,是孩子们传达自身丰富情感和对世界万物纯真理解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儿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孩子们自由充分地调动自身感官、情感、认知等各方面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掘出他们的各种潜力,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美工造型活动中,幼儿直接用双手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美工造型规律、装饰手段等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发展幼儿手部动作
的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考察表明,对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研究远落后于对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研究。
作为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一种,在幼儿园中该如何开展美工造型活动呢?
我园被确认为是美工特色园,因此,美工教研组将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学习、合作、支持、沟通,共同探讨和研究,逐步把《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与价值追求,在美工领域中进行尝试各个方面的积极、深入、大胆尝试。
二、教研组成员(XX XXX )
三、研究内容
1、创造性美工教育活动中的儿童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
2、创造性美工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工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等。
3、不同类型儿童美工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探索有效指导策略。
4、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师的成长。
5、研究美工活动的创新教育方式、途径,通过反复实践,积累自创的活动设计与方案。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运用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对幼儿创造型手工活动的内涵、目标及价值进行研究。
2、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了解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创作表现心理及个体差异,进行理性的分析,不断调整研究方向。
3、运用调查法,对幼儿在开展创造型手工活动前后创造性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
4、运用集成法和比较法,借鉴别人此方面成功的经验。
五、活动日程安排
2021年9月发动美术教研组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儿童创造性心理学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理论),制定计划。
收集美工方面的书籍。
2021年10月在手工方面确定每年级一个班级进行儿童手工活动的现状调查,设计测查的方案并制定出计划。
不同的年龄班进行测查、记录。
并在相应的年龄班中选一班级进行测查,以便今后加以对比,增加精确度。
2021年11月——2021年12月进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对手工活动的材料加以研究、开发。
定期进行亲子美工活动,交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