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芒市第一中学2016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
..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
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
A、反应物所具有的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
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
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1);⊿H=-57.3kJ/mol。

将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1<⊿H3<⊿H2 C.⊿H l<⊿H2<⊿H3 D.⊿H1>⊿H3>⊿H2
6、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共价键(或
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H ─H 键的键能为436kJ/mol ,Cl ─Cl 键的键能为243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431kJ/mol ,则H 2(g)+Cl 2(g)=2HCl(g)的反应热(△H )等于( )
A.-183 kJ/mol
B. 183 kJ/mol
C. -862 kJ/mol
D. 862 kJ/mol
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
3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 ,同时生成3mol C
B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 ,同时消耗3mol B
C .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D .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9、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 .加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10、对于反应A 2 + 3B 22C 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B 2) =0.8mol/(L•s); B 、v (A 2) =0.4mol/(L•s);
C 、v (C) =0.6mol/(L•s);
D 、v (B 2) =1.0mol/(L•s)。

11、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21O 2(g)ZnO(s);ΔH =-351.5 kJ ·mol -1 Hg(l)+21O 2(g) HgO(s);ΔH =-90.84 kJ ·mol -1
则锌汞电池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 为( )
A. ΔH =+260.7 kJ ·mol -1
B. ΔH =-260.7 kJ ·mol
-1 C. ΔH =-444.2 kJ ·mol -1 D. ΔH =+444.2 kJ ·mol -1
12、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O 2 == 2NO ,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 )
A .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
B .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C .压强不变充入He 气
D .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1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 (g )+Y (g )
2Z (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已知如下反应:2X(g)+Y(g)2Z(g) ΔH <0在不同温度(T 1和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
物Z 的物质的量n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T 1<T 2,p 1<p 2
B .T 1>T 2,p 1>p 2
C .T 1<T 2,p 1>p 2
D .T 1>T 2,p 1<p 2
15、对于可逆反应A (g )+2B(g)
2C(g)(正反应吸
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c CO ·c H 2O c CO 2·c H 2。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17. 在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 2,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 c 为浓度商)
( )。

A .Q c 不变,K 变大,O 2转化率增大 B .Q c 不变,K 变大,SO 2转化率增大
C .Q c 变小,K 不变,O 2转化率减小
D .Q c 增大,K 不变,SO 2转化率增大
18、已知:CaCO 3(s)===CaO(s)+CO 2(g) ΔH >0,ΔS >0,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 .低温
B .高温
C .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19、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

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催化剂 高温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0分)(1)已知C(s、金刚石)+O2==CO2(g);ΔH=-395.4kJ/mol,
C(s、石墨)+O2==CO2(g);ΔH=-393.5kJ/mol。

①石墨和金刚石相比,石墨的稳定性金刚石的稳定性。

②石墨中C-C键键能____ __金刚石中C-C键键能。

(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肼(N2H4气体)和N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

两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g),已知16g气体肼在上述反应中放出284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0.5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1082.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22、(12分)在80 ℃时,将0.40 mol的N2O4气体充入2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
生如下反应:N 2O 4
2NO 2 △H ﹥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 /mol 0 20 40 60 80 100
n (N 2O 4)
0.40 a 0.20 c d e n (NO 2) 0.00 0.24 b 0.52 0.60
0.60 (1)计算0~40 s 内用N 2O 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mol· L -1·s -1。

(2)计算在8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

(3)40s 时,NO 2的的浓度b= mol/L ,反应最迟到 s 到达平衡状态
(4)反应进行至100 s 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5)要增大该反应的K 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增大N 2O 4的起始浓度
B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 2
C 、使用高效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23、(1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3 mol CO 2和2 mol H 2混合于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 2(g)
+H 2(g)CO(g)+H 2O(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

(2)已知在7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0.6,则该温度下反应
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常数K 2=________,
反应12CO 2(g)+12
H 2(g)12CO(g)+12H 2O(g)的平衡常数K 3=________。

(3)已知在1 0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为1.0,则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 或“放热”)。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c (CO 2)=c (CO)
C .生成a mol CO 2的同时消耗a mol H 2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5)在1 000 ℃下,某时刻CO 2的物质的量为2.0 mol ,则此时v (正)________v (逆)(填“>”、
“=”或“<”)。

24、(16分)向2 L 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气体A 和b mol 气体B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 A(g)+y B(g)p C(g)+q 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12v (A);反应2 min 后达到平衡,A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13
a ,B 的物质的量
减少了a
2 mol ,有a mol D 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 内,v (A)=________;v (B)=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中,x =________、y =________、p =________、q =________;
(3)反应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 为1.5a mol ,则该反应的 ΔH ________0(填“>”“<”或“=”);
高二化学期中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D C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D A C B B A
21、(10分)
(1)大于 大于
(2)N 2H 4(g )+NO 2(g )====3/2N 2(g )+2H 2O (g ),⊿H=-568kJ / mol
(3)(B 2H 6)(g )+3O 2(g )=== B 2O 3(s)+3 H 2O (l )⊿H=-2165kJ / mol
1016.5 kJ
22、(1)0.0025 mol / (L ·s (2)1.8 mol / L
(3)0.2 mol / L 80 s (4)变浅 (5)D
23. (1)K =c CO ·c H 2O
c CO 2·c H 2
(2)1.67 (3)吸热 (4)C (5)大于
24、
(1)a/12 a/8
(2)2 3 1 6
(3)a/2b
(4)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