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合集下载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better than by using the continual biomass factors as functions of stand measured factors. Due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stribution regions, it should be better to develop (or select) these allometric equation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regions.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罗云建 1, 2,王效科 2,张小全 1, 3*,朱建华 1,侯振宏 1,张治军 4,褚金翔 1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3.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北京 100600;4.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昆明 650216)
生物量及其变化的准确估算是核算生物量碳贮量及其变化量的基础[3-4],广泛使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有生 物量相对生长方程、生物量-蓄积量方程、生物量估算参数、3S 技术等[7]。生物量估算参数通常包括生物 量转扩因子(Biomass conversion and expansion factor)、生物量扩展因子(Biomass expansion factor)、根茎比 (Root: shoot ratio)、木材密度(Wood density)等参数[3-4]。生物量估算参数的值随林分调查指标(如林龄、蓄积 量、胸径、树高)和环境因素(如立地条件、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的变化而变化[8-17],其中生物量转扩因 子和蓄积量的函数关系本质上等同于生物量-蓄积量方程[18]。木材密度一般在实验室进行测定,其他估算 参数则无法在传统林业活动中得到[11],故而,下文中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特指生物量转扩因子、生物量扩展 因子和根茎比等 3 个参数。

如何编制黑龙江森工林区人工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

如何编制黑龙江森工林区人工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
以上 。
表 1 现 实 林 分 各树 种 可 能 最 大 径 阶
农林 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 l 9
如何编制黑龙江森工林区人工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
杨 延 国
( 黑龙 江省 第三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0 0
摘 要: 黑龙江森工林业人 工造林面积大、 数量 多, 主要树种有 : 工落叶松 、 工红松 和人 工云杉 , 以说编制人工树种二元立木材 人 人 所 积表具有现 实意义。 关键词 : 黑龙江森工林区 ; 二元立木材积表 ; 法; 方 步骤
1 黑 龙 江 森 工 林 业 人 工 林概 述 于不 同 的径 阶 。
黑龙 江省 森工林区营造林工作经 过几代人 的努力 , 人工造林形 1小班 ( 分) 2 . 林 现 成 了规模, 大 、 面积 数量多 。树种 中人工红松 、 人工落 叶松 、 工云杉 地 区 划 。 对 于 选 中 人 在现 实林分 占有面积 和蓄积较 大, 年代 长, 广, 径 阶均 的小班, 造林 分布 大小 如果在二类 有分布, 于黑龙江省森工林 区的生长 环境 , 适 也是本地 区速生 丰产林 调查 中所 区划 的小 和商品林树种的主要培育对象。 班包 含 了两个 以上 黑龙江省森工林 区于 19 编制了五个人工树 种 f 9 6年 包括人工 的林分, 可以根据小 表 2 各树种径级组变动系数 红松 、 人工 云杉 、 人工落 叶松 、 人工 樟子松 和人 工杨树) 的一 元立木 班 区划条件。 现地 区 材积表, 但是人工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表从未编制过 , 在各种营林活 划 出不 同的林 分, 并 动 中, 由于一 元立木材 积表, 控制 因子单一, 很难满 足现实 的计 算要 标 注在 1 5万 地 形 求 , 目前 为止 还没有精度较高 的计量数 表。基于 以上原 因和根据 林相 图上, 该小班 到 在 《 国林业数 表体系 建设导则 》 全 ,编制 二元立木 材积表选 定人工 红 内编 号 。如 2小 班 松、 人工云杉和人工落叶松三个 树种为编表对 象。 划分成三个小班f 林 2 编 制 人 工 树 种 二 元 立 木 材 积 表 的 方 法 与步 骤 分) : 号为 : , 编 则 2小 二元立木材积表 的编制完全按 照国家林 业局制定的《 二元立 木 班 、. 班 、. 21小 22小 材积表 编制技术规程 》 全 国林业数表体系建设导则》 和《 执行 。 班。 21编表样木数量确定 . 小 班 划 分 基 本 树种 合计 小 级组 中径级 组 径 大径级组 特大径级 组 21 .. 1径级组 划分 与径 阶距确定 条件 : 划分小班应尽 ^In 橙 44 2 24 4 10 4 3 8 2 按照 《 黑龙江省森工林 区森林 资源规划设计 调查 技术细则》 规 量 以 明显地形 地物 人I i杉 47 6 21 7 13 4 2 3 3 0 定, 2厘米为径 阶距 , 米起 测, 阶为 6 8 1 、2 1 、6 ……等 。 为界 , 5厘 径 、 、0 1 、4 1 、 同时兼顾资源 径 级 组 划 分 为 :小 径 级 组 : 1 f. 1.) 6 2 50 2 c — ~ 9 m;中 径 级 组 :4 2 调查 和 经营管 理 的 1~4 (3 — 49c 大径级组 : ~ 62 .~ 69c 特 大径级组:83 )m 需 要 考 虑 下 列 基 本 1. 2 .) 0 m; 2 3 (5 3 . m; 6 0 ) 3( e %0 条件 : 不 同; 类别及林 种不 同; 权属 森林 生态公益林 的事权与保护 等 21 .. 2编表各树种最大径 阶木确定 级不 同; 林业工程类别不同; 不同; 源不 同; 地类 起 优势树种( 比例相 组) 根据现用一元立木 材积表和 2 0 0 6年验表数据 分析,确定现实 差 二 成 以 上 ;I 级 以 下 相 差 一 个 龄 级 , 龄 级 以 上 相 差 二 个 龄 级 ; V龄 Ⅶ 林 分各树种可能最大径阶如表 1 。 商 品林 郁闭度相差 02 . 0以上 , 公益林相 差一个郁 闭度 级, 木林相 灌 21 .. 3样本数苗确定 差一个覆盖度 级; 坡向 、 坡度级不同, 地位级不同; 林层( 单层林 和复层 a . 胸高形数的变动系数计算 林) 同; 不 造林环境( 冠下和非冠下) 同。 不 重点考虑是否属于不同的林 利用 2 0 0 6年材积表验表数据计算 出编表 树种 径级组变动系数 分, 最小小班面积不小于 l m 。 h (k c) 如表 2 。 d 木定位与编号 。 . 样 凡是采集到的样木 均利用 G S P 定位, 以小班 公式 :k(/∑1 (一 自2/ 目 c=、 ( / x x )) n. ) x 为单位进 行编号, 现地做 出明显标记, 检查 验收。将选 中的小班 以备 b样本数量计算 . 与样木标 注在 1 : 的地形林 相图上 。 5万 根据 以上变 动系数,按下公式计算 , 出应采集样 本数量如表 得 e . 所选取 的样木应根 据现实林 分分布状 况, 均匀分 布于各 相对 3、 4。 总体 、 立地条件f 向、 坡 坡位 、 坡度 、 土壤类型 、 土壤厚度等1林分年龄 、 c. 样小数量确定 f 龄级) 闭度 等级 、 、 郁 树高等级内。 样本数量 的最后确定遵循 以下原则 : 2厘米为径 阶距时, 当 每个 £ 干形和生长正常 、 未断稍 、 无病虫害等危害。 径 阶的样 木株数不少于 4 O株; 公式计算 的径 级株数均匀地分 配 将 3 人 工 树 种 二 元 立木 材 积 表 编 制 成 果 到径级 内各径 阶。径 阶株数少于 以上规定 时, 按上规定确定; 大于以 31二元立木材积公式 与参数; . 展开二元立木材积表 。 上规定时, 以计算 的株数为准; 按照检验样本数量不少于编表样本 数 32编制报告 . 量三分之一 的原则, 确定验表样本为编表样本 的 3 %, 阶分 布与编 5 径 编制报告包括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 。技术报告主要 内容包括编 表样本 的径 阶分布基本一致 。 表 范 围、 原始数 据及来源 、 编制 方法与结果 、 检验方法 与结果, 表 数 22 样 本 采 集 与 立 地 环 境调 查 . 使用说 明。其 中数表使用说明包括二元 立木材积模 型、 编表样本的 样小采集: 自变量 区间和 因变量区间 、 误差计算公式 以及其它注意事项。工作 样木采集可 以在森 工个林 业局 内完成 f 直属林场 归到相邻 的林 报告主要 内容包括参与人 员 、 编制工作过程 、 质量控制等。 业局) 了控制样木各径 阶的株 数, , 为 将黑龙江森 工 4 0个林 业局划分 33编表和检 验所使用 的原始材料 . 为1 0个总体, 以总体为单位 收集样木, 各总体收集 的样木要 均匀分 331野外调查记录表格; . . 布于相对 浅 山 、 中山 、 山不 同的区域 , 同的林 业局 、 深 不 林分类 型和 33 编表软件及其他技术材料: .2 . 立 地 环 境 。 样 木 采 集 采 用 小 班 f 分 )调 查 方 法 。 林 33 .3包括编表过程 中形成的计算机软件 、 . 软件说明等。 a总体划分原 则 。基本 属于 同一 自然生长 区域, . 编表树种 的林 3 电子 文 档 . 4 分、 龄组 有一定 的数量 分布, 通方便( 交 详见黑龙 江省 森工林 区人工 以上各种 书面材料对应的电子文档。 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操作规程1 。 b样木选择。单个小班( . 林分) 取的样木株数不超过 5株, 选 且属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和蓄积量变化分析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和蓄积量变化分析
编排 , 采 用合 规 的 2 6块 密度 运 营 的 生 长 时段 的 区 别 来 解 析 了 实 际 的 径 阶 布 局 、 均 衡 胸 径 增 长 量 和 总 蓄 积 量, 以运 营 密 度 表 为 标 准 供 育 4间伐 的 进 度 和 结 果 。 关键 词 : 长 白落 叶 松 ; 人 工林 ; 胸径和 蓄积量 ; 中图分类号 : ¥ 7 9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9 4 4 ( 2 0 1 7 ) l 1 — 0 1 0 4 — 0 2
该地 区的森林 类 别较 多 , 人 工 林 中 主 要 是 长 白 落 叶 松 林 , 大面积造林工程 在 2 O世 纪 6 0年 代 迅 猛 发 展 , 栽 种
现实运用中 , 依 照 优 势 木 胸 径 与 冠 幅 的 线 性 联 系 推 测 出 每株 树 木 的 潜 伏 最 大 树 冠 面 积 。根 据 测 量 的 6 l株 长 白落 叶 松优 势 木 胸径 ( D) 与冠幅 ( C ) 数值 , 设 回 归 方 程, 为C 一 a+ b D。 还 需 测 算 林 木 的 树 冠 投 影 面 积
2 O 1 7 年6 月 源自J o u r n a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绦 色科 技
第 1 1期
长 白落 叶松人工林胸径 和蓄积量 变化分析
夭煜油
( 辽 宁省林 业种 苗 管理 总站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策 略。
与林下被压木相 比 , 则树冠 大 , 形成最合适 、 经 济 的树 冠 面积 在 林 分 竞 争 状 况下 饱 满 的 萌 发 , 因 为树 冠 的 面 积 林 木 会 出现 干形 结 构 , 出材 概 率 高 。 因此 , 林 木 最 好 的 营 养 空 间取 决 于优 势 木 树 冠 面 积 大 小 。每 株 林 木 具 备 最 合 适 的成 长 空 间 , 优 良林 分完 整 构 造 是林 分 的 最适 密 度 的表 现 。若 每株 林 木 的 树冠 面 积都 具 备相 同 径 阶 , 包 围 全 部 林 地 面 积 等 于树 冠 面 积 之 和 时 , 完 成 最 合 规 的 林 分 构 造 。所 以 , 适 当 的 林 分 密 度 由 优 势 木 的 树 冠 面 积 来

浅析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及生物碳计量_陈瑶

浅析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及生物碳计量_陈瑶

2012年5月(上)农林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浅析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及生物碳计量陈瑶(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1引言落叶松(Larixolgensis)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它属于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在泥炭沼泽地、极干燥山坡均能生长发育,对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养分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落叶松耐低温耐寒冷,一般在最低温度达-50℃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由于落叶松树势高大挺拔,冠形美观,根系十分发达,抗烟能力强,所以,又是一个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落叶松的木材抗弯力大,耐腐性好,亦耐水湿,但是对落叶松加工锯解、刨光等比较困难,所以它是直接使用原木的优良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

因此,研究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和碳计量对研究全球CO2浓度及全球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

2生物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国外研究现状生物量的研究和测定在研究森林生长的过程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森林生物量研究开始结合不同内容深入到各个层面,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同时其研究的尺度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生物学计划(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简称(IBP)中关于不同类型的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调查和研究,开始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大规模研究。

Ebermeryer最早于1876年在德国进行几种森林的树枝落叶量和木材重量的测定。

1910年,Boysen Jensen在研究森林自然稀疏问题时,研究了森林的初级生产量。

1929~1953年,Burger研究了树叶生物量和木材生产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开始重视对森林生物量的研究。

到了80年代后期,伴随着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视,研究者利用以前的样地生物量和面积的统计资料,估算由于土地变化而引起的一个区域向大气中释放的碳量。

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王万常;赵航前
【期刊名称】《山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分密度与各项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而编制的。

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以林分密度为自变量,建立各种数学模式,绘制在双对数纸上,图上有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条曲线。

该图经过几方面检验,证明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和资源清查等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总页数】6页(P13-18)
【作者】王万常;赵航前
【作者单位】[1]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太行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J], 梁守伦;王洪涛
2.林分密度蓄积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的研究 [J], 刘君然
3.华北地区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J], 王玲;赵广亮;周红娟;杨英;耿玉清;王新杰
4.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油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J], 王万常;赵航前
5.滇中地区云南松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与运用 [J], 刘培华;郭安;和世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松建筑材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油松建筑材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Vol.44No.2 Feb.2021第49卷第2期2021年2月油松建筑材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其应用贾茜贾忠奎孙启越张晓文赵连清谭红岩迟明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油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平泉市国有黄土梁子林场)摘要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大径级建筑材措施。

结果表明:河北油松建筑材林的培育,阳坡中土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培育中大径材,期间经过2~3次间伐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

阳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3000~3300株/111!12,10年生间伐强度10%,10年生强度22%,25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9~10m,培育小径材。

阴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2700-30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5%,10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9~11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2200~25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0%,0年生强度25%,27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叫培育大径材。

阴坡厚土林分,初植密度2000~23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5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1000~12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3年生强度20%,23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13~15m,培育大径材。

关键词建筑材;河北;油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分类号S773.4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nsity Management Map of Pinus tabulaeformis//Jia Xi,Jia Zhoogkui,Sun Qiyue, Zhang Xiao w en(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Pines tabulaeformis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a-istratioo,Beijinn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n100033,P.R.China);Zhao Lianqiink Hebei Forestry Investiytion Plaa-niny and Desinn Institute);Tan Honyyan,Chi Mingfena(Heaaatuliaaazj State-ownee Forest Farm,Pingqeaa City)// JoorcaO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20,49(2):65-69.The experimeet was condected to study the manaoemeet measure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foe the purpose of buiOina Oivation,and discuss the acccmulatior chanaes irnder the control of yensity of P.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in the whole life cycle,which proviees a scieetific basis for sustainaaie forest manayemeet.The yeesith manaaemeet map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P.tabulaeformis plantatior in the three main site types of the middle slope,the shaay slope middle soil and the shaay slope thich soil in Pinaquan,Hebei Province,and the1^x83110$foe cyltivetina sman,medium and laryx diameter buildina materials were obtaineb.Tha cyltivetion of P.tabulaformit forests in Hebct Province,the0^-tivetion of small-Oiametee hmbxr in the midede slope of the sunny slope,the cySivetion of larye-Oiameter timber in the mid­dle slope of the shaay slope and the thich soil of the shaay slope,durina the perioP of2-3thinninas te achieve efficient .06X11^;.In the midede slope of the slope,the initial plantina deesith is3000-3300per hectare,the10-o thinnina inteesith is12%,the15-o intensita is20%,the25-o intensita is25%,and the main tree is9-0m in the main chttina , and the small-Oiameter material is chltiveteb.In the shaay slope,the initial plantina densita is2700-3000per hm2,the 9-o thinnina intensita is25%,the10-o intensita is30%,and the main tree is9-10m in the main chttina,and the mebl-um-Oiameter material is chltivated;the initial plantina densita is2200-2550per hm2,9-o thinnina intensita20%,17-o strenath25%,27-o strenath3。

黑龙江人工落叶松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建模

黑龙江人工落叶松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建模

黑龙江人工落叶松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建模李屹【摘要】林分水平的计量数表是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必不可少的度量衡.利用黑龙江省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53个人工落叶松(Larix spp.)样地实测数据,结合已经颁布实施的《落叶松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行业标准,建立了林分水平的基于断面积和平均高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确定系数(R2)在0.91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在4%左右,可以满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精度要求;提出的建模方法,也适用于建立其它地区或其它树种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林分模型;落叶松【作者】李屹【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业基金管理总站,北京100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2林业数表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度量衡,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计量工具[1]。

在林业数表中,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等调查数表是最重要的基础计量数表[2]。

关于立木水平的计量数表,40年前我国就编制并颁布实施了56个二元立木材积表[3],近年也相继颁布实施了落叶松[4]、云杉、冷杉等13个树种组的33套一元和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和碳计量参数行业标准。

但是,林分水平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数表,目前尚未建立行业标准。

而林分水平的计量数表,更是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必不可少的工具。

尽管也有人开展了林分水平蓄积量和生物量建模方面的研究[5-6],但这些模型难以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三类调查等林业生产实践中应用。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53块人工落叶松(Larix spp.)样地实测数据,结合已经颁布实施的《落叶松立木生物量模型和碳计量参数》[4]行业标准,建立林分水平的基于断面积和平均高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以期为开展二类调查、三类调查等林业调查监测工作提供计量依据,为建立实用型林分水平计量模型提供方法参考。

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W a g Jn i g Xi o Ya g W u L n Z a g C a Lu Ch n u n i yn a n o g hn h o uyn
( o hat oet n esy N r es F r r U i rt) t sy v i
Ab ta t B s d o e d t fse a ay i r m 5 smpe t e n 5 s pe posfrI ixog n i ln to swi i- sr c : a e n t aa o tm n lssf h o 2 a l r si a l lt o af le sspa t in t df e m a h frn o e tc n i o e e tfrs o dt n,te mo eso rd cig te bo s fte tu i h d l fp e itn h ima so rnk, rn h,e fa oa re o i ge te r h b a c la nd ttlte fa sn l r e wee
Ke o d :ai o es l ti sbo as f i et em d ;r i i yw r sL r l ni p n t n ;i s o n e; oe pe co x g s aa o m sg r l d tn
生物量的实质是绿 色植物在单 位面积 上通过 同化器 官 进行光合作用 积 累的有 机质 和 能量。测 定树 种 的生 物量 , 对于评价该树种的生产 力及提高 营林 水平 和综合 利用其 产 品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 以不 同年龄 、同密度 及不 同立地条 件下落叶松人工林 为研 究对 象 ,构 建落 叶松 人工 林单 木的 各分量生物量模型 。
et lhd T er ut so e a tem dl i t ae hs i r io (vr 5 adl e r ’, h her s bi e .h sl w dt th o e eppr a hg pe s n oe %)n w r r rsw i al a s e sh h s nh h ci 9 o eo c b sdt pe i ebo as f i et ef axo es l t i s eue r c t i s n e r r l nipaa o . o dt h m o s g r o L i g s n tn l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ntueo oet c n a sn ea dDe g f inP o ic ,Ch n c u 0 2 1 Istt f rs yReo n i a c s n o Jf r v e i F r s n i i n agh n102 , 3
C ia . c o l f oet ,Notes F rs yUnv rt ,Habn1 0 4 ,Chn ) hn ;2 Sh o F rs y o r r a oe r iesy h t t i ri 5 0 0 ia
Ke r s L r l e s ;P a tt n;Bi m as M o e y wo d : ai o g n i x s ln ai o o s; dl
生物量是指在 一定 时间和一 定空 间内一种或
t e c a g w f o e t i m a s f i e e t g s d d n i e : tn i ma s n r ae c e h h n e l o r s o s f r n e e s i s S a d b o s i c e s a f b o d a n a t s wih、不 同密度 的 落 叶松 ( ai les )人 工林 为研 究对 象 ,基 于 L r ogni x s 9株标 准木 的树 干 解析 和枝 解 析 生 物量数 据 ,研 究 不 同大 小树木 因子 与 单木 各分 量 生物 5 量之 间的关 系 ,应 用 统计 分析 软 件 建 立落 叶松 单木 各部 分 生物 量 的 回归模 型 ;利 用 单木
A s at nti pp r h eerho jc a xogni Patt n f iee t g s n bt c:I hs a e ,tersa bet s f le s l a o s f rn e ad r c iLi s ni od a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测定模型研究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测定模型研究

营, 提高东折棱河林场长白落叶松的碳汇能力 。
关 键 词 :长 白 落 叶 松 ; 人工林 ; 森 林 蓄 积量 ; 森林生物量 ; 碳 储 量 ;碳 密 度
中图 分 类 号 :S 7 9 1 。 2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Re s e a r c h o n b i o ma s s a n d c a r b o n s t o r a g e o f La r i x o l ge ns i s p l a nt a t i o n
t i ma t e d t h e b i o ma s s mo d e l s o f L a r i x o l g e n s i s , c a r b o n s t o r a g e a n d c a r b o n d e n s i t y b a s e d o n s t e m a n a l y -
d e n s i t y a r e 1 9 5 3 8 . O 0 t , 9 9 5 8 . 5 2 t a n d 2 3 . 6 5 t / h m 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i t h we a k e r c a p a c i t y a n d l e s s
文章 编 号 : 1 0 0 7—4 9 6 1 ( 2 0 1 3 ) 0 2— 0 1 2 8— 0 4
长 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 与碳储量测定模 型研 究
张 俊
( 山 西省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1 2 )
摘 要 :以黑龙 江省 东折 棱河 林场 人工 长 白落 叶松 为研究 对 象 , 应 用 标 准地 生 物量 解 析木 数 据 研究 森 林 碳 汇 的测 定 技术 与方 法 , 重 点在 长 白落 叶松单 木 生物量 模 型 、 区域 森林 生 物 量 、 碳储 量 、 碳 密 度 等方 面 进 行 了研 究 , 旨在探 索 精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作者:孙浩然孟庆彬张巍孙楠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05期摘要:指出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主要造林树种,每年的采伐蓄积达到2万m3,搜集了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1398株长白落叶松实际造材数据,拟合长白落叶松的树高曲线并检验,从而计算得出了长白落叶松径阶6~42 cm材种出材率表,出材率在68%~84.2%。

准确计算材种出材率表可以为孟家岗林场乃至佳木斯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查、预估林分材种出材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材种;树高曲线中图分类号:S791.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15-021 研究区域概况试验地设置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东经130°32′42″~130°52′36″,北纬46°20′16″~46°30′50″)。

地处完达山西麓余脉,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50 m。

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10℃积温2547℃,年平均降水量550 mm,无霜期120 d左右。

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

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1)材料来源。

编制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基础数据来自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实际造材资料,项目结合实际生产,伐倒一定数量的林木进行实际造材,并依据实际造材结果推算林分材种出材量。

各径阶样木的株数统计表如表1。

(2)计算方法。

材积计算公式采用国家颁布的原木材积表(GB4814-84)中的原木材积公式进行计算。

原木材积计算公式。

小头直径在4~12 cm的小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为:V=0.7854L×(D+0.45L+0.2)2/10000小头直径在14 cm以上的小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为:V=0.7854L×(D+0.5L+0.005L2+0.000125×(14-L)2×(D-10))2/10000式中,V为原木材积(m3);L为原木检尺长(m);D为原木检尺径。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碳循环最重要的碳库。

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

对于人工林而言,掌握其生态系统碳累积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评价并预测林分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能为林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本研究以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多年积累的样地调查、标准木解析、生物量实测数据和含碳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体系(FIM)下圆形整群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测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同时,在充分解析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及其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嵌入长白落叶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值,调校相关调整系数,模拟了人工经营措施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并有效地预估了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密度。

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密度的计算。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测数据,基于相对生长法建立高预估精度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植被生物量的估算,基于残体蓄积通过体积密度和腐烂率转化计算残体生物量,得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为202.843t.hm-2,包括植被活生物量156.704t·hm-2和残体死生物量46.139t·hm-2,其中乔木生物量136.225t·hm-2,所占比例达67.16%,占据绝对优势。

同时,测定生物量不同器官组分的含碳率值,得到长白落叶松群落的平均含碳率为45.8%,其中乔木(47.6%)、枯立木(44.6%)、林下植被(44.1%)、木质残体(41.2%)和凋落物(37.4%)。

测定得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9.538g·kg-1。

最终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空间分布序列是:土壤(91.847tC·hm-2)>植被(74.451tC·hm-2)>残体(19.029tC·hm-2),平均为185.327tC·hm-2。

落叶松(日本、长白)经营技术措施图的编制

落叶松(日本、长白)经营技术措施图的编制

(L r a m fr a d L. og ni) a i k e pei n x less
JA G Qn—b ,w u Y o in S N e l IN i 0 a —xa , O G D — i U Z e ,W h n—d o Y N a —x a u A G B i un
落 叶 松 (日本 、 长 白) 材 质 优 良 ,生 长 迅 速 ,是我 省 主要 用材 树 种之 一 。解 放 后 , 我 省 营 造 了 大 面 积 的 落 叶 松 人 工 林 ,大 约 有
2 0x 1 h , 已 成 为 我 省 重 要 的 用 材 林 基 0 地 。但 是 ,这 些 森 林 绝 大 部 分 处 于 中 、幼 龄 林 阶 段 , 正 亟 待 采 取 一 些 科 学 经 营 管 理 措
o f
ke pe n amfr a dL. o v s . nepr e t q ai a enoaie — n e i t n/ a xei na eu t nhdbe }a d a dd a自w ri rw n a s m l o a r okn da i g g
i n man e nth d et o ag me a be , mpi d. .c l e Ke y w0r : lr 出 a ch: wc k n r wi g o a g c i g d a n fm na eme t Co n; mpif n lo i
级木 。
施 。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森 林 的 综 合 效 益 。 因 此 ,我 们 依 据 多 年 来 掌 握 的 资 料 ,编 制 了落 叶 松 经 营 技 术 措 施 图 ,为 生 产 单 位 提 供 理 论 依据 和参 考 。 l材 料 来 源 与 编 制 方 法

营造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合理密度的探讨

营造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合理密度的探讨
0 雷昌G 8雷8 G邑雷电雷 岂雷
( 上接第 1 5页) 破 坏 面积 增 加 , 被 减少 了地 被 植 物 尤 其是 草本 植物 固着 土壤 能力 , 国外报 导 , 据 造林 当年 水 土流失 比未 造林 前 提 高 , 体 表 现 在 径 流量 和流 具 失 土量增 加 , 地受 土壤 侵蚀 影 响 , 降低 幼林 造林 林 会 成活 率 和保存 率 。
4 个 别林 分 受高密 度造 林影 晌 , 易引发 病 害
始造 林 密度 可大一 些 , 位 面积 株数 多一些 , 争提 单 力 前郁 闭 , 少地 面 蒸 发 量 , 把 落 叶松 造 林 设 计 成 减 可 15×15 m) . . ( ;红 松 设计 成 15×2 I)一 次 间伐 . ( I, T 后保 留株 行距 分别 为 3× ( 和 3× ( 。 3 m) 4 m)
围不 大 。
[]李德志 , 1 秦艾丽 , 天然次篁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直径分布规律 的研究 [] 吉林林学院学报 , 9. 等. J. 14 9 [] 2 孙长忠 , 国舫 , 我困主要树种人工林 生产力现状及潜力 的调查研究 [ ] 林业科究 , 0 . 沈 等. J. 2 1 0 [ ]丁宝水 。 3 张树森 , 落叶松人工林 林木分级 的研究 [ ] 东北林学院学报 。 8 . 等. J. 1 0 9 [ ]Ci r .D o s dvl m n i N r m r a e o i a r iubne. o J . cl aae 18 4 le .Fr t ee p e tn o h e c b lwn m j s rac F r ] Eo, n g.9 1 v C e o tA i l g o d t [ m [ ]洪伟 , 5 林武星 , 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 争与生长 的研究 [ ] 福建林学院学报 , 9 . 等. J. 1 5 9

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

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

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摘要】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又称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数或播种点数,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它是形成一定林分结构的数量基础。

本文就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控制技术1.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最适的林分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林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数量范围;造林密度(即初始密度)是形成林分各个时期密度的基础,其大小不但影响林分形成的速度和状态,而且后期林分密度的延续关系影响林分的生长、发育和稳定性,从而对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产生明显的作用。

此外,造林密度的大小还与种苗需用量、造林用工量及造林密度密切相关。

因此,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技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确定造林密度的总原则是:一定树种在一定的林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的造林密度。

1.1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经营目的首先反映在林种上林种不同,在培育过程中所需的群体结构不同,林分密度也不同、因此造林密度也应有所不同,如选用材林,一般培育大径材(锯材、枕木、胶合板等)的造林密度宜小一些,以使林木个体有较大的营养空间;培育中小径材,可适当密一些,以追求更大的材积生长量,培育防护林则应根据林种类型的不同要求确定林分密度,水土保持林密度应大一些;防风林密度稀一些,有较低的林下高度,利于背风。

农田防护林要密度和所需透光系数相适应。

改造经济林的密度,要有利于主要利用部位或其他的产生,因此密度要小一些,使林冠得到充足的光照。

营造和利用生物量为目的的薪炭林和超短轮伐纸浆林,—般采用密植,争取早期充分利用空间。

1.2树种特性与造林密度造林密度的大小与树种的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有很大关系,阳性树种、速生树种宜稀一些,如杨树、落叶松等;阴性树种、慢生树种宜密—些,如云杉、侧柏等;干形通直而自然整枝良好的宜稀,如杉木、棕树等;树形易弯曲而且自然整枝不良的宜密,如马尾松、部分栋类树种:树冠宽阔而且根系庞大的宜稀,如毛白杨、团花等;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凑的宜密。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摘要对林分密度的基本概念及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确定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对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林分密度;确定方法;经验法;试验法;调查法;查图法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是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

林分密度是林业工作者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适宜的密度可以直接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最大的功能[1]。

在森林的不同发育阶段,林分密度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区别,将林分密度分为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

初始密度是指森林形成时的密度或单位面积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其中后者也称为人工林的造林密度。

经营密度指林分在某个生长发育时期,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为了合理确定森林密度,一般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密度的作用机理。

因为人工纯林结构简单,影响因子较少,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可在其他类型的森林培育工程中借鉴。

根据密度作用规律和确定密度的原则,在确定林分密度时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1-4],其所具备的条件可参照使用,也可同时使用。

1 经验法借鉴以往取得经营成效的林分密度,分析判断密度的合理性以及需要调整的地方,以此确定新条件下的林分密度[1-2]。

采用经验法时,为了防止出现主观随意性,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及生产经验[1-2]。

2 试验法一般来说,最可靠的确定方法应该是通过造林试验确定的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但是当前大部分试验所选的密度间隔不合理,致使得出的结论存在矛盾。

吴增志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指出,密度试验首先应遵循指数(或几何级数)原则,其次是供试林分必须同种、同龄,苗木质量和立地条件应保持一致[1-3]。

由于密度试验耗时较长,一般需要半个至一个轮伐期的时间,且营造试验林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所以不可能兼顾每一个树种,只能研究几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典型生长条件下的密度规律。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表)的编制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表)的编制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表)的编制
蒋伊尹;李长胜
【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木生长及林分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林分密度效应为基础而编制的一种图。

它是控制单位面积产量、培育目的树种、科学营林的重要工具。

本文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13个林管局林业局调查的202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编制了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表),为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经过用生产单位测定的未参加编制图(表)的数据进行精度检验,满足要求。

从计算、编表、绘图到精度检验,实现了电算程序化。

【总页数】6页(P32-37)
【作者】蒋伊尹;李长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用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研究 [J], 江希钿;黄以平
2.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及林分密度的调查研究 [J], 任宝平
3.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标准表及生长过程表编制的研究 [J], 刘君然
4.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数学模型及编制的研究 [J], 刘君然
5.林分密度蓄积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的研究 [J], 刘君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管涔山华北落叶松林抚育密度表的编制

管涔山华北落叶松林抚育密度表的编制

管涔山华北落叶松林抚育密度表的编制
杜向宽;贾富恒
【期刊名称】《山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依据管涔山华亲落地检次生林37a抚育试验资料,先编制出标准表,再分别不同立地条件根据生长量大小优选出最佳密度组在适宜密度中心线,当林分平均胸径在7-21cm时,其适宜密度中心值相对应的相对为0.76-0.80,逐渐递增。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杜向宽;贾富恒
【作者单位】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管涔山森林经营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2
【相关文献】
1.太行山共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经营密度表编制的研究 [J], 单亚伟;王晓军
2.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分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J], 李云飞;邓丽娟;陈继东;平丽丽;屈柏林;董宁
3.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灌木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J], 邓丽娟;李云飞;穆蕾;张章;董宁
4.林分密度对人工华北落叶松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以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为例[J], 李颖;余治家;佘萍;马杰;贾宝光;王正安
5.间伐抚育对小五台山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持水特性的影响 [J], 尤海舟;毕君;宋熙龙;王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以吉林省汪 清林业局金沟 岭林场 的落 叶松 人工林为研 究对象 ,首先建立 了不 同立地了不 同地位 指数级 的落 叶松生物量林 分密度控制 图,并检验分析 了其在 实际生 产 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能满足 经营 需要。
第3 3卷 第 1 0期
2 0 1 3 年 1 O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e n t r a l So u t h Un i v e r s i t y o f F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d i a g r a ms we r e v e r i ie f d t h r o u gh a c t u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 Th e r e s u  ̄ s s h o w ha t t t h e i n t u i t i v e r e s u Ks o f t h i s s ad t y c a n me e t he t o p e r a t i ng n e e d s .
Ke y wo r d s : L a r i x o l g e n s i s ; b i o ma s s ; s t a t u s e x p o n e n t i a l o r d e r ; d e n s i y t c o n t r o l d i a g r a m
2 . Wa ng q i n g F o r e s t r y Bu r e a u i n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 Wa n g q i n g 1 3 3 2 0 0 , J i l i n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By t a k i ng t h e La r i x o l gc i r s i s p l a n t a t i o n i n J i n g o u l i n g F o r e s t Fa r m o f Wa n g qi n g F o r e s t r y Bu r e a u i n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a s t h e
t h e n , he t d e n s i y t c o n t r o l d i a g r a ms o f L . o l g e n s i s b i o ma s s e s wi h t d i f e r e n t s t a t u s e x p o n e n t i a l o r d e r we r e d r a wn u p ; i f n a l l y , he t mo d e l s a n d
d i a g r a ms
XI ANG Yu. g u o , ZHENG Xi a o — x i a n , LI U Bo - y u n , GAO Xi a n g , XU Gua n g 。
( 1 . Ke y L a b . f o r S i l v i c u l t u r e a n d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 B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i f r s t o f a l l , t h e b i o ma s s e s t i ma t i o n mo d e l s we r e s e t u p f o r t h e p l a n t a t i o n s wi h t d i f e r e n t h a b i t a t s a n d d i f e r e n t d e n s i t y ;
随 着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 人 类 对 森 林 生物 量 的 关 注 度 与 日剧 增 。世 界 各 地 的 学者 针 对 热 带 雨 林 、 温 带 阔 叶 林 、 北 方 针 叶 林 的生 物 量 做 出 了大 量 的 研 究 , 并估 算 了 世 界 上 不 同地 区 、不 同类 型 的 森 林 生 物 量 。 由于 森 林 生 物 量 是 森 林 生态 系 统 最 初 的第 一 性 生 产 积 累 量 , 因此 在 碳 储 量 等 许 多研 究
V o l 1 . 3 3 No . 1 0
0c t . 201 3
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向玉 国 , 郑 小贤 , 刘波 云 , 高 祥 , 徐 光
( 1 . 北京林 业大学 森林 资源与环境管 理国家林 业局 重点实验 室,北京 1 0 0 0 8 3 ; 2 . 吉林省 汪清林 业局 ,吉林 汪清 1 3 3 2 0 0 )
关键词 :落 叶松 ;生物量 ;地位指数级 ;密度 控制图 中图分类号 :¥ 7 9 1 . 2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2 3 X( 2 0 1 3 ) 1 0 - 0 0 9 9 — 0 4
Es t a bl i s hm e n t o f Lar i x o l ge n s i s pl a nt a t i o n bi o ma s s de ns i t y ma na g e me n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