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二期︵总第八十八期︶
收稿日期:2022-06-21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WYG-20018)
作者简介:王晓(1982—),女,山西晋城人,讲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
一、案例背景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
本案例基于绿色理念,将“绿色生活”主题贯穿单元学习任务,旨在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构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单元核心价值,尝试改变英语教学有“语言”无“文化”的窘境。
二、教学设计本案例以《新技能英语》第2册Unit5Green Living 为例,将“绿色生活”主题贯穿单元教学设计,紧紧连结单元各模块内容,在主题引领下设计阶梯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形成对绿色生活的深层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高职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不喜欢长时间的脑力活动,但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在做中学,愿意参与社会实践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即环保资料(听力)—口头输出(口语)—绿色新生活导读(阅读)—“绿色周”活动撰写(写作)。
以学习通为教学平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打
造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课堂。
通过以翻转课堂、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主线,结合自主学习方法、情景模拟法、任务型驱动教学法及课赛证融通的实践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过程系统化。
三、教学实施
本案例单元紧紧围绕“绿色生活”这一话题展开,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模块内容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讨论环保现状,开启绿色生活。
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激活能力、课中实践探究和课后拓展应用”三环节,以生态环保任务为主线,创设情境,完成听说读写的项目任务。
(一)精听泛听精听泛听,,磨耳精炼课前,让学生在U 校园App 上自学词汇,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词汇测验,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讨论区留言和测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在线答疑解惑。
课中,师生先共同对课前作业词汇测试纠错,掌握词汇发音及用法;其次采取精听+泛听方式训练听力技巧。
精听找出环保措施的语句;泛听获取更多有关污染和生态环保的信息。
最后,用思维导图归纳有益于环保的举措。
课后借助学习通平台,自主进行听力拓展训练,完成在线测试。
摘
要:基于绿色理念,以高职英语课程《新技能英语》第2册Unit5Green Living 为例,从教学设计、实施、创新、反思
和改进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关键词:绿色;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78(2023)02-0043-04
DOI :10.3969/j.issn.1674-5078.2023.02.011
基于绿色理念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Green Living ”为例
王晓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048026)
职业技术
学
院
学
报
二○二
三
年
第
十
六
卷
第
二
期︵总第八十八期︶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当堂学练
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任务:调研晋城
市存在的污染问题。
课中,创设“世界地球日”情境,介
绍2022年“世界地球日”主题“Invest In Our Planet”,结
合调研,以小组活动形式呈现调研报告,对所学句
式进行当堂学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为掌
握职场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三)疏通全文
疏通全文,,积累感悟
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以文化传播为导
向,以思考辨析为重点,以三观养成为目标,采用“读
前—读中—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
标。
读前,让学生查阅学习与绿色生活相关的词汇,
通过头脑风暴熟悉词汇。
读中,教师通过日常生活
中影响环境的小事激活学生已有知识,(leave the tap
running while brushing your teeth,leave a light on when
leaving the class;drop a piece of paper without bothering
to pick it up),铺垫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思考“绿色生
活”的how,速读课文,完成任务,匹配副标题。
通过
副标题指引,再次精读课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绿色生活的三个关键词
(3Rs:reduce,reuse,recycle)及对应的环保措施。
读
后,小组进行问题讨论Can you list more green activities?
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说明,引
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能
够灵活运用课文里的观点和词汇描述环境问题及
措施,以及自己能为绿色生活做出的努力。
同时,
引导学生生成观念——绿色生活是每个人的选择
结果:树立环保观念,关注环保现状,加入环保
行动。
(四)结合实际
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课前,教师让学生在学习通平台总结上传实现
“绿色生活”的各种行为措施,
教师了解学情。
课中,
表1Green Living单元模块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二期︵总第八十八期︶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绿色行为”的造句扩句练习任务,呈现“绿色周”海报结构,个人完成,小组互评,教师查看分析,补充评价,总结问题。
完成之后,教师选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英文版里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句子让学生欣赏并练习。
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绿色发展the path of green development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生态文明建设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等。
课后,要求学生观看视频《我们走在大路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批判性思维,撰写作文“Live under the same sky ”。
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近几年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巩固语言知识学习,增强国家自豪感。
四、教学创新(一)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以多重角色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工作,指导者、考官、点评员等不同角色融于一身,进行教学与课堂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丰富教材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由“书本为主”变为“多元化、立体化”教学素材相结合。
课程教学中立足学生专业与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当前时事与生活,将各种资源与素材依托网络平台与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内容与活动中,极大地完善和丰富了传统教材,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时代性和有效性。
(三)以“活动活动””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学习与移动碎片式学习相结合,既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丰富了学习活动形式,也实现了师生间的及时沟通交流与互动,师生关系更为紧密,实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教育
树立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要求,达到于无声处育人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1)高职学生英语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授课整体环节中要提前了解学生,合理安排补充知识的时间与授课时间,从而使水平各异的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
(2)活动内容适当提前安排,保证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活动顺利开展。
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学习通、
微信等上传相关思政资料,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自行查找相关信息,丰富个人思政元素内容,以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大力拓展课下的英语课程思政形式。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课程思政内容,整合成学习包,上传至学习通、微信等平台,让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思政元素,作为课堂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二是拓宽课外学习互动渠道,如英语社团、英语角等,可以选取时事政治和社会热门话题,精心设计主题,采取英语讨论、辩论等形式,在此过程中加入思政元素,给学生正面引导,使课程思政更接地气,能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如“词达人”词汇大赛(思政词汇)、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写作大赛、演讲竞赛等,命题时灵活融入思政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比赛不仅成为展现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舞台,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思政觉悟和提高学生辩证思考能力、人文知识素养的平台。
六、教学改进
(1)通过课后诊断发现积极活跃的同学很多基础知识薄弱,教师不仅需要课前课上给学生补充各种知识,而且要通过课中课后活动环节适时补充学生所欠缺的知识,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
(2)对照英语重大比赛项目与实用英语1+X 证书试点要求,优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3)教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刻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具备较高的思政育人能力,深刻明白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具有挖掘英语思政元素的眼光和将其设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使高职英语的思政育人效果最大化。
同时教师还要创新课堂,灵活教学手段,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蔷,葛晓培.英语课标(2022年版):突破有“语言”无“文化”的教学窘境[J ].中小学管理,2022(6).[2]莫莹莹.高职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高教论坛
[J ].高教论坛,2022(9).
[3]刘瑾.基于大观念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二
三
年
第
十
六
卷
第
二
期︵总第八十八期︶
设计[J].英语学习,2021(S1).
[4]陈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以湖北职业
技术学院《大学英语》为例[J].思想政治研究,
2021(5).
[5]胡志红.“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绿色生活”主题为例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
Desig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Green Concept
—Take“Green Living”as an Example
WANG Xiao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ncheng,Shanxi048026,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green concept in Unit5“Green Living”in Volume2of New Skills English, the paper elaborates from teaching design,implementation,innovation,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It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to understand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ies on everyone’s action.In the study,the core value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reflected,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literacy in the classroom is promoted.
Key words:green concept;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