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禽曲霉菌病的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畜牧兽医2017年第38卷
苯尼考注射液)0.1ml/kg、鱼金注射液(金银花、鱼腥草)0.1ml/kg,一面一针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

(2)全群投药,进行药物预防。

每吨草料中投入中药制剂麻黄鱼腥草散(麻黄、黄芩、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2kg,清肺止咳散(桑白皮、知母、苦杏仁、柴胡、金银花等)4kg,在每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5kg和电解多维0.5kg,连用7d。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牛舍环境。

饲喂优质草料,杜绝饲喂霉变饲料;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牛舍干净卫生;用聚维酮碘和戊二醛1:00倍液交替消毒。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周后回访养殖户,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新病例发生。

6 小结
(1)本病的发生与运输应激及气候突变有关。

因此控制本病应从运输环节入手,避免受寒。

牛只购入后,要精心管理,饲喂优质饲草,注意防寒保温。

要隔离饲养,确认健康无病,方可与原来动物混群。

(2)此养殖户为初次饲养,缺乏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

建议养殖户要多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发现患病时要及时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诊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预防本病应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牛只,必须引进时,对引进牛要严格进行检疫。

(收稿日期:2016–10–11)夏季禽曲霉菌病的预防措施 王长凯(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4-0080-01
1 加强种蛋卫生管理和消毒
消毒过的种蛋在入孵前,用28ml/m3的福尔马林熏蒸20min。

种蛋孵化到18~19日胚胎落盘时,再用28ml/立方米福尔马林熏蒸30min,出雏到50%左右时,再在出雏器内用10ml/m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min,以彻底消除曲霉素。

以切断和控制曲霉素感染。

2 不喂鸡发霉变质饲料
夏季高温、高湿,饲料吸潮,吸收水分后易发烧和发霉变质。

因此,要保存好料库的饲料,但不可过多贮备,防止霉变、虫咬和鼠盗,造成损失。

3 抓好鸡舍清洁卫生
养鸡要抓好平时清洁卫生环境、自然鸡就少得病。

每天都要定时清出粪便和污染的垫料,勤起勤垫防止霉菌感染,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每天至少要清洗1~2次饮水槽、刷洗干净,经常用开水烫洗,以防止霉菌的滋生。

鸡舍要封好纱窗,防止苍蝇入内。

因为凡苍蝇爬过的粪便和霉菌污染的饲料,健康的好鸡吃了就容易得霉菌病。

因此,鸡舍要清洁卫生、干燥、不潮湿,防止生霉。

4 加强舍内通风换气
夏季养鸡气温高、鸡最怕热,应加强鸡舍内的通风,可排出舍内污浊的热气和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换来含氧多的新鲜空气,并能有效的降低舍内的温、湿度和舍内空气中的霉菌数量。

因为空气中的霉菌,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霉菌少了,感染机会也少了。

尤其夏养鸡,大有加强舍内通风换气的必要。

天太热时,自然通风风量小,根据需要可打开电扇,以增强排出霉菌的数量。

但肉仔鸡小的育雏期要保暖,日温差不宜过大,应按雏鸡日龄逐渐降低和脱温,防止雏鸡体温骤降而得热伤风。

因此,要合理通风换气,处理好保温与通风换气,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5 防制和治疗方法
(1)制曲霉菌素疗法,每100只雏鸡用50万IU,拌料喂给,每日分早晚用药2次,连用2~3d,可抑制霉菌的生长。

(2)硫酸铜疗法:按1:20000比例配制硫酸铜水代水饮鸡,自由饮用。

可有效控制鸡曲霉菌病的蔓延和传播。

(3)中药疗法:金银花、连翘、炒莱菔子各30g,丹皮、黄芪各15g,柴胡18g、桑白皮、枇杷叶、甘草各12g。

水煎,为500只鸡一日量,每日分4次拌料喂,1剂/d,连用4剂。

(收稿日期:2016–11–28)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孙景宪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兽医局 274200)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4-0080-0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鸡传支,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以咳嗽,打喷嚏,雏鸡流鼻液,蛋鸡产蛋量减少,呼吸道黏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为特征。

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根据组织嗜性和损害的主要器官,致病表现型主要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鸡都可感染,以雏鸡和产蛋鸡发病较多,尤其40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最为严重,尤其在秋冬和冬春交替、气温寒冷多变季节易发生。

通风不良、舍温过低或过高、饲料营养成分配比不当等应激因素促进本病发生。

本病易于大肠杆菌混合发生,死亡率很高。

2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2.1 呼吸型传支病鸡精神萎靡、咳嗽、甩头,嗜睡、食欲废绝、鼻腔、喉头、气管内有多量分泌物,蛋鸡产蛋量下降20%~50%,同时软壳蛋、砂壳蛋或畸型蛋增多。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