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片1滑坡远景
照片2 滑坡侧缘坡角
岩岩滑性坡为体泥属岩顺、向砂岩岩质及斜泥坡砂,岩下,伏潜基在岩滑属动侏面罗为系泥上岩统与蓬砂莱岩镇接组触(面J,3p滑)面,倾基 向268°,倾角69°。上覆土体在暴雨入浸过程自重逐渐增大,同时雨水渗透 基岩上覆第四系后继续沿基岩砂岩与泥岩接触面渗透,泥岩在雨水浸润的 作用下软化,形成软弱结构面;而该斜坡坡脚由于S106修筑时坡脚被开挖, 修筑的挡墙又未能承受该斜坡体向下滑动力,从而垮塌形成临空面,于是 斜坡体在上覆土层推动下,沿软弱结构面开始滑动,形成基岩滑坡。诱发 滑坡体的因素有:(1)地质因素:顺向坡和泥岩软弱结构面,为滑面的形 成提供了有利条件;(2)降雨因素:雨水下渗;(3)人为因素:修筑 S106线开挖坡脚,形成临空面。主要诱因为自然因素,即2010年7月25日仁 寿遭遇特大暴雨。
表9-2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按致灾地质体稳定性判定
致灾地质体在不利工况下的稳定性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
不稳定、欠稳定
可能性大
基本稳定
可能性中等
稳定
可能性小
表9-3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按形成条件的充分程度判定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城市、农村和其他人 口集中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 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 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仁寿县境内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与川中台拱、威远 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 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 威远穹隆构造。
地质灾害: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 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 灾害。”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一般分类有:按成因、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 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负荷地质作用运动特点几种 分类方式。
1、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 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2、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 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 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1000-100
100-10
<10
崩塌
体积(104m3)
>100
100-10
10-1
<1
泥石流
体积(104m3)
>50
50—20
20—2
<2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试行)规定,结 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执行(见下表4-1 、4-2、4-3、4-4、4-5)。
照片13 盛景丽园酒店滑坡侧视图
成因分析:1、滑坡体大部分由人工堆积土构成(修筑酒店停车场),下伏 基岩岩性为泥岩、砂岩及泥砂岩,潜在滑动面为人工填土层与基岩接触面。 2、由于人工筑坡时,对人工回填土未夯实,加之前缘挡墙不牢,遇暴雨时 雨水入侵,使土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土体内聚力下降,降低了坡体 的稳定性能,在重力作用下造成堆积土体顺基岩面(滑面)滑动变形。
仁寿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
1 .滑坡:斜坡(含边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 运动的现象。
2 .危岩:陡坡或悬崖上被裂隙分割可能失稳的岩体。 3 .崩塌:岩(土)体离开母体崩落的现象。 4 .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流动的现象. 5 .地面塌陷:土体或岩体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现象。由岩溶
1、首先要搞好滑坡、崩塌灾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增强全民对滑坡、 崩塌灾害的科学知识,从而使人们在从事工程经济活动时主动地遵循自然规 律,免遭大自然的报复。
2、加强预先勘察,防患于未然。 3、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以免破坏斜坡的稳定性。 4、及时治理不稳定斜坡。 5、要严禁无规划、不合理地向斜坡引流、排泄地表水及地下水和生产、 生活废水,也要防止坡体上蓄水池、渠道等输水、蓄水设施向坡体渗漏,并 严禁在稳定性差、裂隙发育的斜坡上进行农业灌溉。 6、严禁在山坡上不合理地开荒造田、乱砍滥伐、破坏山坡保护层。 7、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自然的 法规,用法律的手段督促人们保护大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样便可 防止或避免灾害的发生。
兆嘉膨润土矿采空区塌陷
又如绵竹市清平乡电桩包塌陷
兆嘉膨润土矿地裂缝
电桩包采空区塌陷带
电桩包采空区塌陷坑
电桩包采空区塌陷盆地向倾向方向移动
电桩包采空区塌陷裂缝
(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简易监测: 1、大地形变位移监测;2、深部位移动态观测;3、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4、水文地质观测;5、地表水文观测;6、应用目估、判断监测。 (二)、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三)、矿山开采地裂缝防治措施: 在矿山开采条件下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裂缝产生的机会,下面
两点可供矿山开采防治地裂缝灾害参考: 1.开展回填采矿法; 2.治理地裂缝,消除隐患; 3.采矿影响范围;
一切致灾地质作用都受地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控制。地质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 1.岩土体物性:岩土体类型、组份、结构、工程地质特征; 2.地质构造:构造形态、分布、特征、组合形式和地壳稳定性; 3.地形地貌:地貌形态、分布及地形特征; 4.地下水特征:类型、含水岩(组)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规律和水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 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 内的地质灾害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 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照片6 滑坡远景
照片7 滑坡体因前缘牵引形成裂缝
照片8 滑坡体变形形成土体低鼓
照片9 滑坡体坡体变形
照片10 仁寿县天仁公园滑坡远景
照片11 仁寿县天仁公园滑坡后缘下错裂缝
成因分析:1、滑坡体大部分由人工堆积土构成(修筑景区公路),下伏基
岩岩性为泥岩、砂岩及泥砂岩(此类岩石相对人工堆积土较坚硬),潜在滑动面
漆树沟泥石流流通区
漆树沟泥石流堆积区
受漆树沟灾害发育1处地面塌陷和7条地裂缝,均位于青店子矿段之采 空区,地面塌陷位于主井巷之上,该处井巷距地表约8m;7条地裂缝下 矿体采空区距地表约40~50m小于矿区安全采深75.44m,其诱发因素属 矿业活动。如下照片:
照片3文林镇福利院基岩滑坡侧缘顺坡向基岩
照片4文林镇福利院滑坡临空面
照片5 绵竹市清平乡板棚子滑坡照片
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地质构造;(2)地形地貌;(3)岩土体物性;(4)气象;(5)地 表水;(6)地下水;(7)地表植被;(8)人类工程活动。 另一方面,坡体后缘为一矿山公路,过往的重型车辆,对坡体后缘也起着一 定的加载作用。 该滑坡形成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即岩土体物性、地形地貌,从属因素为 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植被等,激发因素为气象(大气降水)、地表水(四合 堰)人类矿业活动。
质水量; 5.地表水活动:径流规律、河床沟谷形态、纵坡、径流速与流量等; 6.地表植被:种类、覆盖率、退化状况等; 7.气象:气温变化特征、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蒸发与风暴等; 8.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形式与规模。
表9-1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分类表




等级
灾种
指标




滑坡
体积(104m3)
>1000
4、根据负荷地质作用运动特点(崩落、潜移、滑动、流动作用), 可分为崩塌、不稳定斜坡、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 裂缝等。
所谓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 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 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照片14崩塌体节理发育情况 照片16崩塌易发区
照片15崩塌体正面 照片17 崩落块石
照片18 绵竹三星岩崩塌
该崩塌的形成主要系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候条件等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危岩区地形坡度达70~80°、构造裂隙及卸荷 裂隙发育、裂隙面结合构成不利于斜坡稳定的组合等地质构造因素是崩 塌形成的内在因素及主导因素,区内降水丰富、季节温差变化大等气象 因素及地处强烈地震影响区(基本烈度Ⅶ度)等则是崩塌发生的主要诱 发因素。
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开采塌陷。 6 .地面沉降:区域性的地面下沉现象。 7. 地裂缝: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典型滑坡素描
滑坡洼地
坡壁
滑坡周界
滑 滑坡台阶
基岩



滑动面
滑坡裂隙
滑坡鼓丘 滑舌
2010年7月25日,仁寿县遭受特大暴雨,全县多 处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其中一处位于S106线仁寿 县—眉山段,黑龙滩社区辖区范围内,具体情况如 下:
为人工填土层与基岩接触面。2、由于人工筑坡时,对人工回填土未夯实,加之
前缘挡墙不牢,遇暴雨时雨水入侵,使土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土体内聚力
下降,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能,在重力作用下造成堆积土体顺基岩面(滑面)滑
动变形。3、2010年7月25月25日仁寿遭遇特大暴雨雨水下渗,诱发滑坡体。
照片12 盛景丽园酒店滑坡后缘
该崩塌区的形成受控于以下地质环境因素。 (1)地形地貌:崩塌体近于直立,坡高5~18m,有利于崩塌形成; (2)地质构造:该崩塌风化裂隙较发育,边坡岩体受节理面控制而形成棱角状块体, 其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小,较易失稳崩塌,在顺坡向节理发育的作用下,岩体较易失稳而崩塌; (3)岩土体物性:崩塌区岩性为砂岩,而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抗风化能力相对泥岩 较高,由于差异性风化,砂岩坡脚容易因泥岩的风化而形成临空面,从而在重力作用下崩落; (4)气象:大气降水尤其丰水年雨季暴雨、绵雨期,是崩塌高发期。降水大量入渗, 在增大了岩土体自重的同时、润滑顺坡破裂结构面岩体内聚力,促进节理裂隙的贯通;此外, 长期风化作用、昼夜温差季节变化也将促使崩塌的发生; (5)地表植被:陡崖上植被多沿岩体裂隙而生根,随着植被的生长,植被自身重量增 加的同时,其根茎变粗而产生根劈作用,在风力作用下协助下植被摇摆,促进岩体裂隙扩张、 贯通、崩落; (6)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主要是修公路采石挖方、切坡爆破,使坡体变陡,岩体被震 动松动。 由此可见,该崩塌区形成的主导因素为地质构造、岩土体物性;从属因素为地形地貌; 激发因素为气象、地表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
仁寿地处浅丘地区,发生泥石流的几率相 对很低,下面仅举其他地方发生的泥石流供 大家认识:
绵竹市清平乡漆树沟泥石流: 该泥石流形成主要系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1)地形地貌条件:流域由 中低山渐变为低高山地貌,可谓山高、谷深、坡陡,利于水流和松散物质 汇集。流通区地形狭窄,利于泥石流物质的迅猛排泄;下游堆积区开阔平 缓为松散物质堆积提供了场所。(2)地质条件:区内出露基岩岩性主要 为灰岩、白云岩、砂岩等硬质岩夹泥岩、页岩等软岩,由于区域构造发育, 地震活动较强烈,岩体受结构面切割较强烈而相对较破碎,基岩坡面易于 风化、松动、碎落及第四系残、坡、崩、滑堆积物为形成了泥石流有利的 物质基础。(3)气候条件:清平地区降水丰富,降水多较集中,雨季特 别强降雨季节是泥石流活动季节,雨水作用诱发滑坡、崩塌使物源形成, 又为松散物的搬运提供动力,是诱发泥石流最重要的外因,也是泥石流的 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流域内多数区域属高寒地区,气候垂直分带性明显, 昼夜及四季温差大,对泥石流形成有利,高山冰雪强烈消融季节也是泥石 流多发季节。(4)采矿活动:区内采矿活动已久,矿山建设一定程度上 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快了泥石流的形成,矿渣及尾矿的不规范堆 放又成为泥石流物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